医生提醒:老年痴呆和睡觉有关?过了60岁,午睡牢记这“5不睡”
发布时间:2025-03-25 13:03 浏览量:4
文 | 外科丁医科普Talk
编辑 | 外科丁医科普Talk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有没有发现,家里上了年纪的长辈,午睡时间越来越长,但醒来后反而迷迷糊糊、记性越来越差?你以为是“年纪大了正常”,但其实——午睡不对,真的可能加速大脑“掉链子”!
别不信!研究表明,午睡过长、过深,甚至错误的午睡方式,都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是的,你没看错,睡觉也能睡出问题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60岁之后,午睡一定要牢记这“5不睡”,别让大脑“提前下班”!
吃完饭就犯困?这是人体的“饭后犯懒模式”,但立刻躺下午睡,问题可大了!
刚吃完饭,血液都跑到肠胃“加班”去了,大脑的“供血”可是大打折扣。这时候睡觉,容易导致大脑供氧不足,醒来后不仅不清醒,甚至可能头晕、犯恶心!
正确做法:吃完饭,先活动一下,比如洗个碗、溜达溜达,等30分钟-1小时后再午睡,给身体一点“缓冲时间”!
有些人午睡一睡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直接能“睡到天黑”!但你知道吗?午睡睡太久,反而更容易损害记忆力!
研究发现,午睡超过1小时的老人,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风险比正常午睡的人高出40%!这背后的原因是:午睡时间太长,大脑会进入深度睡眠,醒来后会出现“睡眠惯性”,导致反应变慢、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夜间睡眠!
正确做法:午睡控制在20-30分钟,最多不超过40分钟,让大脑小憩一下就行,别让它“过度放松”!
很多老人有个习惯,午睡时喜欢趴在桌子上,觉得这样“睡得快、醒得快”。但实际上,趴着睡的危害可不少!
会压迫胸口,影响呼吸,导致大脑供氧不足,醒来后容易头晕、乏力。其次,长时间低头会让颈椎受罪,导致脖子僵硬、肩膀疼。更严重的是,趴着睡还可能加重脑部供血不畅,长期下来,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都是迟早的事!
正确做法:午睡最好躺着或靠着椅背,让身体放松,同时避免压迫脖子和胸腔,让呼吸顺畅,大脑才能真正休息到位!
有些老人觉多,上午没睡够,下午又补一觉,甚至到了四五点钟还在午睡,这样可不行!
人体的生物钟是有节奏的,午睡太晚,会打乱昼夜睡眠规律,导致晚上睡不着、夜间频繁醒,甚至影响深度睡眠。长期如此,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的风险大大增加!
正确做法:午睡时间安排在中午12:30-14:30之间,最迟不超过15:00,给晚上睡眠留足空间,避免“昼夜颠倒”!
你有没有试过,在电视开着的客厅里午睡,或者拉着窗帘、开着灯睡觉?感觉睡着了,但总觉得不踏实?
其实,光线和噪音,都会影响大脑的深度休息!光线过亮,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噪音会让大脑持续处于“警觉状态”,导致午睡不踏实,甚至影响记忆力和专注力!
正确做法:午睡时,保持光线柔和,尽量在安静的环境中,如果外界噪音太大,可以戴上眼罩和耳塞,让大脑真正进入休息模式!
午睡虽好,但千万别“睡错”!
很多人觉得,午睡就是“随便眯一会儿”,但其实,午睡方式不对,反而可能加速大脑衰老!
60岁以后,午睡牢记这“5不睡”——
吃完饭不立马睡,给肠胃和大脑时间调整!
午睡不超过30分钟,太久反而影响记忆力!
别趴着睡,脖子和呼吸系统都会被折腾惨!
午睡不超过下午3点,否则晚上睡不着!
环境别太吵、光线别太亮,睡眠质量才高!
健康的午睡,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讲究方式方法!调整好午睡习惯,让大脑清醒有活力,远离老年痴呆,才能真正“越睡越年轻”!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学到了新知识,赶紧转发给家里的长辈吧!毕竟,比起让他们记住你的名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一直记得你!
参考文献:
王声湧, 李小英. 午睡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8): 951-956.
陈晓丹, 张艳, 王建华. 老年人午睡习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23): 2804-2809.
孙宏艳, 赵艳霞. 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6): 437-442.
李伟, 刘晓红. 老年人午睡时长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 41(10): 2045-205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老年痴呆防治指南(2020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