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老年大学”:啃噬银发梦想的黑色陷阱
发布时间:2025-03-25 16:49 浏览量:6
近日,有关“伪老年大学”利用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健康的重视,诱导其购买高价课程、保健品的报道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些不良商家打着“免费体验”“名师授课”的旗号,将推销课程包装成“学习机会”,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权益。
老年大学作为老年人学习、社交的重要场所,本应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精神乐园。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却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利用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信息不对称的特点,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商业推销。他们不仅推销高价课程,还捆绑销售保健品、养生器材等,甚至诱导老年人申请网络贷款,手段之恶劣,令人发指。
这些“伪老年大学”的存在,不仅让老年人掉入了消费陷阱,更打击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原本充满希望的学习之旅,变成了令人疲惫的消费陷阱,许多老年人因此产生了挫败感和被欺骗感,对社会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
“伪老年大学”的泛滥,暴露出市场监管的缺失和老年教育资源的不足。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老年教育机构的严格审核和有效监督,包括办学资质、课程内容、教师资质等多方面,让唯利是图的商家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应扩大公办老年大学的规模,增加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社区、街道等基层单位也应积极推荐正规、优质的老年教育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
作为子女,我们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学校情况,选择正规、优质的老年教育机构。在报名老年大学时,一定要签订正规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尤其是学费、课程安排、退费政策等关键条款。同时,我们也要教会父母识别商业陷阱,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此外,全社会都应关注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和精神世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社交平台,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依然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活力。
“伪老年大学”的存在是对老年人权益的严重侵害,也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公然挑战。我们每个人都应行动起来,共同守护老年人的精神家园,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充实、幸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愿景。(杨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