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观察丨中国有9000万“低龄老年人” 如何抓住“银发经济” 让老年人“有趣地老去”

发布时间:2025-03-27 06:15  浏览量:3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比分别为22%、15.6%,

3月23日下午,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指出,截至去年底,60岁到65岁的低龄老年人口规模约9000万人。预计2035年之前的10年左右时间,是本世纪剩余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的时期,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同时,唐承沛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蕴藏着的独特发展机遇,未来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唐承沛称,新进入的老年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较高、财富储备相对充足、社会保障较好,消费意愿强烈,老年人口人力资源禀赋突出,形成了新的“银发人才红利”。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占GDP比重将从6%上升到9%。

唐承沛提到,要推动养老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体育、家政等相关产业和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拓展养老服务消费领域和消费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浙江各地发展银发健康服务业,打造银发旅游团,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让老年生活有保障、有温度,更有趣。

银发专列 银发积分

按需定制让老年旅客说走就走

3月20日,针对银龄群体打造的“一路繁花去湖州” 长三角银龄乐游首发专列到站湖州,500多名60岁以上银发游客,从铁路南京南站出发,以“包高铁”出游方式参与春日之旅。

游客们一下车,工作人员就献上美丽的编织花环,用各色手举牌欢迎银发旅游团的到来。在湖州两天一晚的行程中,银发游客漫游南浔区、长兴县等地,参观南浔古镇,打卡图影生态湿地等,感受湖州“最江南”的魅力。

乘着高铁快旅慢游成为银发游客的出行首选。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春游运输从3月14日起至4月14日止,预计发送旅客8600万人次,日均发送268.8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6.3%。长三角铁路加大对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核心城市以及扬州、黄山、千岛湖等热门旅游地的运能投放。

随着清明假期将至,旅游市场热度上升,记者走访多家旅行社了解到,近期市民咨询量明显上升,尤其是江浙沪周边短途游备受青睐。

中国国旅(绍兴)国际旅行社推出的清明出游线路中,有不少是为老年人设计的。负责人陈林涛介绍,老年人一直是春游市场的主力,旅行社也会依据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提供针对性推荐。

“叔叔阿姨们也非常喜欢坐着高铁出行,一些银发专列产品比较火爆 。”陈林涛说。

与此同时,为助力银发族出行,国家铁路集团推出了“银发积分”政策

4月1日起,年满60周岁的常旅客会员乘坐旅客列车(暂不含旅游专列、国际列车)时将获得票面金额15倍的积分,相当于普通常旅客会员的3倍。即花费1000元乘坐火车,就可获赠1.5万积分,兑换火车票时可抵150元使用。目前,12306 手机App已更新积分权益板块。

需要提醒的是,“银发积分”限定老年人本人账户操作。积分兑换的车票可办理1次改签,并且要核收积分作为改签费,不能办理退票和变更到站的业务。

此外,铁路部门表示,将在当前购票、候车、乘车、交通接驳等出行各环节推出的一系列适老化服务举措基础上,持续提升适老化服务品质,深入落实增开银发旅游列车行动计划,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的旅行线路和服务产品。

“以旧换新”激活适老化消费

补贴大礼包提升养老幸福感

前不久,省民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细则》,新一轮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

今年,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录清单从去年65个增加到了70个,增加了智能检测和辅助类产品,改造范围包括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功能,按物品和材料购置成交价格的30%核定补贴,单件产品最高补贴3000元,每户补贴总金额不超过2万元

△适老化改造项目补贴范围目录

补贴时间自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视情调整相关政策。老年人年龄以身份证信息为准,按申请之日计算。

补贴发放后,嘉兴市民李女士给家里的老人添置一台电动老人椅,方便老人起身站立。这款老人椅的价格在4000元左右,参与适老化改造补贴申领之后,可以获得购置成本30%的优惠,相当于打七折,只需要2800元左右。“实实在在的优惠非常好,算了下能优惠1000多块钱,非常划算。”李女士说。

在政府补贴基础上,金华义乌不少企业还通过让利形式,持续加码改造补贴。义乌市民缪先生得知匠人智装门店推出让利优惠,马上为父母下单了智能家装产品。“我选了将近22000元的产品,政府补贴将近30%,再加上企业让利了2000元左右,算下来总共优惠了9000多元。比较划算,也让我们父母更舒服一点”缪先生说。

匠人智装义乌店经理孔令华介绍,企业针对老年人装修需求,提供了多种选择,“比方说卫生间的浴改淋、防滑地面和安全扶手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的选择,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浙里办”“浙里康养”“适老化改造”客户端已正式上线,有意愿申请的老年人可以通过客户端关注下一批“申购码”的发放情况,支持子女代办、社区帮办。

打造“银发时尚金街”

让老年人“有趣地老去”

不久前,杭州上城区“银发时尚金街”正式亮相,这是全省首个以银发时尚为核心主题的综合性街区。

该街区涵盖了吃、住、行、医等丰富业态,通过设立“孝亲商户”、增加适老化设施、打造老年友好无障碍酒店等举措,为不同年龄段老人提供专属的优惠和服务,从细节处提升老年人的体验感、安全感,助力银龄生活品质提升。

街区12家企业商户成为孝亲商户,为老人们提供专属折扣优惠,结合爱心椅、急救箱、老花镜、大字价目表等贴心措施。

杭州上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上城区老年人口年平均增加近1万人左右,预计5年后全区老龄化比例将达到30%左右。“周边银发人群普遍消费能力较强,来往游客络绎不绝,发展银发经济有着巨大的潜力空间。”

根据规划,2025年前为产业引导期,上城区将出台专项银发产业政策,打造时尚文旅、慈善助老、地名韵巷三条深度游线,并开展年度“十佳”系列评选。2026至2027年进入腾笼换鸟期,推动“前店后厂”模式,在北部布局“产学研+医康养”银发产业综合体。此外,上城还将打造银发产业展陈中心,集场景体验、项目孵化、交流展示于一体,为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吴玉韶指出,从养老到享老,老年人物质需求有止境,而精神文化需求无止境。

“银发精神文化业的重点领域包括旅居养老、老年教育、音乐舞蹈服饰美妆等。杭州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好的基础,因此杭州要好好研究如何让老人‘有趣地老去’,从养老到享老,既是一个理想,也是一个有潜力的产业。”吴玉韶表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