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写给老年朋友们的生活智慧指南

发布时间:2025-03-24 19:13  浏览量:5

文/山间清溪

退休后,我步入老年人行列,与老年朋友们一道,踏上后半生新征程。

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退休前,我也曾戴过区域教育专家桂冠,自觉无愧无悔于前半生职业生涯;退休前后,我重拾业余爱好,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经常应各方之邀,主持团队心理健康讲座,也力所能及,给有需要的人做心理疏导及个案心理咨询。

后半生,力所能及、发挥余热,照亮别人、成就自我,力求无怨无憾。

前不久,我应邀给一单位刚退休的老干部团队讲座。备课过程中,我思考并整理了不少老年人生活智慧。生活中,我也耳闻目睹不少生活状态不甚幸福的老人。感觉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老年朋友们的自我心理调适及自我健康管理十分重要。因此,我归纳总结了五条九方面建议,惟愿年朋友们身心同康健,幸福永相随。

01.饮食有节

每日保证足量的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虾/奶等。控制高糖、高盐、高脂、高胆固醇等摄入。多吃蔬菜,适量吃时令水果。

如果身体允许,最好自己买菜、做饭。做了拿手菜,可以召唤儿女们回来一起吃。不要过早地依赖儿女为自己做饭或送饭。当然也不能大包大揽,天天围着灶台转,追着儿孙跑。

我和老伴儿都会做饭。他还没有退休,儿子小两口在外地打拼。所以我经常一个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必担心另一半在家吃不上饭。去老人那边,有时他做,有时我做,都不累。

我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时候也不凑合。有时不知想吃什么,去市场一转,菜单就出来了。如今辅助做饭的智能家电也多,用好统筹方法,小家电齐上阵,老两口或一个人的餐桌,不用半个小时就能搞定。而且减少了油烟对身体的影响。

另外,推荐少食多餐模式。有些老年人为省事,干脆吃两顿饭,这样其实不甚科学。

02.运动有持

我给自己定下的运动目标是每天至少快走6000步。平时在家的时候,一般都是上午十点左右或下午三四点钟下楼快步走,交互几圈慢跑。这样还可以多晒晒太阳,预防骨质疏松。

如果外出,3公里之内,我一直坚持步行。婆婆家、妈家距离我家都是步行30分钟左右的路程,我们基本不开车。一则停车难,二来正好运动,一举两得。

晚间,我会做做八段锦,进行半小时正念冥想。有时也会跟着小视频做做瑜伽。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动爱好及习惯。只要喜欢、适合、有度,就持之以恒吧,我们的身体定能受益。其实,以正念之心对待生活,买菜、做饭、做家务,又何尝不是一种运动呢?

03.作息有律

退休在家,尤其注意的一点就是万不能作息紊乱。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确是退休生活带来的自由,却不是一种对健康友好的好习惯。

我经历过退休初期的生活紊乱状态,大约两个月左右吧?结果身体出现了各种不适。体态发胖还在其次,体检中发现胆固醇、血糖指标都出现了“红箭头”,还造成频繁性失眠。以前工作时也时常出现入眠困难现象,却没如此频繁。好在后来我及时醒悟并主动调适,退休一年多,我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精神状态也一如既往地好。外出旅游,初次见面的朋友都夸我年轻态。

每天早晨睡到自然醒,起床后就像上班时一样,先将自己收拾利落。从容用早餐后,读读报(单位给订的老年生活报、半岛都市报)刷刷手机,大约十点钟左右下楼运动。兴起就近爬爬浮山(青岛),有时干脆乘地铁去崂山景区,我称之为“洗肺”运动。每周至少探望两边老人各一次。

午饭后,我有小憩习惯。哪怕睡不着,也躺半小时左右。下午剪辑一下小视频、码码文字,任时光飞逝。

西藏行即景 摄影/山间清溪友

04.防范有招

概括来说,就是防火防盗防骗。尤其是防骗,如今骗子的欺诈手段简直令人发指,网络欺诈手段更是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

做智慧老人,只要坚持这样的信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即使天上掉馅饼又与我何干?不贪小便宜就不会吃大亏。

至于网络诱惑,我经常跟曾一度迷上网购的老妈说:咱们退休金不低,不缺小钱。大钱如果那么好赚,世上比咱聪明的人多了去,也轮不到咱。年龄大了,提高警惕,安安稳稳守好钱袋子就足够了。家里缺啥,自己喜欢啥、想要啥,可以跟孩子们说。孩子们也乐得我们提出明确需求,这样生日及几大节日,孩子们就不必耗脑却买不到老人们心坎里了。

我们还动员老妈解除了支付宝、微信钱包与银行卡的绑定,我们经常性地给她转零花钱。不过我妈也不要我们的钱,一般给她转多少,她都会如数给我们现金。钱包里一没钱,老妈就会跟我们说。

05.转念有得

心理咨询界有个观点:谁痛苦谁改变。意思是说,谁对某人某事感觉不舒服甚至痛苦,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及态度,而不是试图去改变甚至改造他人。整天唠唠叨叨,会让人敬而远之,还于事无补。

比如昨日,我看到老伴泡完脚后又将袜子脱在沙发旁不管了。以前多次跟他说顺手洗出来或者放到待洗衣服的盆里,他却经常“遗忘”。

在我懂得如许多的心理学道理后,我知道,一件事强调三遍后对方仍旧我行我素,不必再唠叨。看不顺眼就顺手收拾了。要知道,脏袜子在对方眼里那都不是事儿,人家不嫌,是咱嫌碍眼,也就是“痛苦”的其实是咱,该改变的当然也是咱了。

那么,你无非两个策略:其一,你同样无视,到他看不下去或者没袜子穿的时候自然就做了;其二,你拾起袜子放洗衣盆里,或者顺手帮他洗出来。注意不能负气做,要做就高高兴兴,要么就不做。因为这是你在解决自己的痛苦。当然,也可以让他看到这一过程。

好多让我们痛苦的事,其实就在于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心念一转,海阔天空。之前我曾写过这样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去翻阅。

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 摄影/山间清溪

06.社交有度

如果你经常有孤独感,不甘于寂寞,那么就主动走出家门。只要敞开心扉,小区里就会有聊得来的朋友。不过,朋友过多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那些酒肉朋友。步入老年,朋友圈也应断舍离。知心好友,三五个即可。基本原则就是相处不累,最佳交往状态就是优势互补、守望相助。

有了朋友,你也就不会过度介入子女生活。更不能倚老卖老,“赖”上儿女,“迫”使他们围着自己转,否则就斥其不孝。我们既要保持”儿孙自有儿孙福”的通透豁达,又要对儿孙持无条件的爱与包容。当孩子们需要我们的时候,主动搭一把手,享受付出的快乐。

如果你乐于享受孤独,那么可以多一些时间独处。像我,更喜欢独处,时间由自己支配,一个人旅行、读书、摄影、制作小视频、写写头条.....别有一番情趣,退休后的每一天都感到很充实、很快乐。有朋友召唤或需要,我也会放下一切奔赴相约地。与好友喝喝茶聊聊天散散步,本身也是一种生活的疗愈。

我与好友在西藏

07.雅趣有益

试着探寻自己最想做的事,把它作为退休后的兴趣爱好长期坚持。比如我的一位闺友,小时候就有绘画天赋。但我们生长的农村地区,那时哪有如今这么好的条件和机会。有了女儿后,她想培养女儿画画,无奈女儿更喜欢的是音乐。

退休后,她第一时间从网上报了一个国画班,花鸟鱼虫、山水草木,挥毫即成。一年多的时间,她的画已经可以参赛获奖了。

如果你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就想一想让你最快乐的事是干什么?有朋友可能会说:我就喜欢窝在沙发上刷手机,或者搓麻将、打扑克,这也算吗?要我说,只要不触法律的红线,不触道德的底线,不伤害健康,凡事皆宜,只要你想、你感到快乐,而且你的家庭稳定幸福。

西藏 布达拉宫之夜 摄影/山间清溪

08.科技有助

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智能家居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就拿做饭来说吧,很多人远庖厨,一是因为不会做饭,二是因为不想闻到油烟味。如今的现代化小厨电,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不说智能炒菜机,单说一些辅助做饭的小设备,如我现在经常使用的智能化高压锅、电炖盅、破壁豆浆机、小煮蛋器、电蒸锅、小酸奶机、空气炸锅、电火锅、电煎锅、面包机......不必动明火就可以来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家宴。

老年人本身就提倡清淡饮食,也应当改一改过去每餐必油烟爆炒的习惯了。如今的小厨电交互性都很强,只要识字,根据说明书操作,十分简单。

就拿我80岁的老妈来说吧,给她一个空气炸锅、一个智能高压锅,一开始她说不懂、不敢用,只有我们回去才拿出来我们用。当学会使用,现在都用着上瘾了。羊肉(或猪骨)山药胡萝卜汤,成为餐桌必有;空气炸锅烤地瓜、玉米、芋头,甚至烤鱼、烤鸡翅,老妈乐此不疲,貌似成了她的新玩具。

09.学必有恒

终身学习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主动应对新时代发展,是现代老年人幸福快乐的途径之一。在给老年朋友们讲座时我常说:只要不落后于信息化,你就永远不会落伍于这个时代。

不惧怕现代化挑战的老人,都会有着乐观豁达的品质,有着与时俱进的能力。赶上儿时做梦也想不到的新时代,过上过去想也不敢想的新生活,我们这代人还有我们的上一代人,是何其荣幸!唯有倍加珍惜,好好享受。

如今你要做的,就是时常抚触内心,探寻自己真正的需求,并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对于想做又不会做的事,只要你在手机屏幕上动动手,就会获得你期许的帮助。

当然,学而知是一个层面,知而做又是一个层面。比如,读完我写的这篇文章,你也许会赞同。但如果让你付诸行动,且持之以恒定会获益,却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滋养身心,光耀四围,应当成为我和老年朋友们共同的精神价值及追求。

10.简而有序

倡导极简生活模式。其实房子无需太大,东西无需太多。生活无比便捷的新时代,需要什么一个电话,或者网上下一单,甚至不用一小时就会送到家。可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上一代人一样,仍抱有节俭习惯、储物习惯,往往有多大的房子、家里有多少柜子都是满满当当,乃至外溢。可有多少是多年也用不到一次的呢?

自从了解了断舍离理念,我就开始践行极简生活模式,可还是很难做到彻底。不过,毕竟我们比上一辈人通透了许多。我跟老妈常说:你用不上的物品、穿不着的衣物,如果有人能够用得着、穿得上,那就不是浪费;你无用的物品只要占据一平方米,就相当于浪费了三两万(当前我们这儿的房价两三万一平方)。

我们也看到,身边很多老年人活得比我们更通透。

我有一位企业家闺友,家住大别墅,却给自己购置了一处公寓楼,复式结构,按照喜欢的风格装修,电梯下到底就是一家大型购物超市。她说现在作为茶室和孩子的补习学习室用,等孩子们成家,老两口就搬到这里住。权当旅居,要那么大空间、那么多东西干嘛?

我一位同龄的亲戚最近也把自己的大平层换给了儿子一家,儿子腾出来的三居室她都不乐意住,而是搬去了一套小二居,说家小容易收拾。

家不在大小,洁净有序、有爱盈盈就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