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医靠”: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养结合关爱老年人传递温暖真情

发布时间:2025-03-27 11:25  浏览量:2

“一人住院,全家受累”是许多家庭在面对亲人住院时的真实写照。云南省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在全市率先开设“无陪护病房”,通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护理员团队,把病房建成“家”,为家属解决后顾之忧,让失能患者得到更有温度的治疗和护理,传递了温暖真情。

创新模式打造医养“一体化”服务

今年85岁的吕奶奶在曲靖已经工作生活整整62年,今年夏天,吕奶奶步入阿兹海默症、心衰终末期。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工作繁忙、抚育子女,吕奶奶的康养遇到了难题。为妥善解决失能老人的康养问题,子女在5年多的时间里多次帮助老人请护工、送养老机构、送医院救治,身心俱疲。

尽管家门口社区“幸福餐桌”提供免费饮食,但老人已不能自主进食,且有众多基础病须经常到医院住院治疗,而社区卫生机构医生8小时工作制、“非职业地点不能开展诊疗活动”,并不开展上门诊疗服务;对吕奶奶这样多种高危慢性病、多发病时常发作的失能老患者,开口闭口“您能接受多少钱一天的护理?”,让家人左右为难;ICU、CCU,日均万元的费用,实在也不是普通家庭所能够承担的。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失能老人的健康问题经不起等待。和吕奶奶一样的老年人还有很多,他们选择住进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满足了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让老有所养变为现实。

“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看病、护理需求,也给我们解了燃眉之急,老人平常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一旦病情加重,马上可以转入救治,我们也很放心”,吕奶奶家属说。

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无陪护病房”,是一种有3-10个床位,设专人24小时、具备特级卫生护理、生活照顾的病房。“无陪护病房”中配齐急救设备、吸痰器、吸氧机、心电监护仪、氧饱和仪器、除颤仪器、鼻饲管等;配齐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各种癌症康复期常用药品;配齐医生、护士、护工。

“我们疗护费用是根据患者的基础情况,需不需要用药、需要哪一级的护理等来决定,其中床位费是统一的”。医院“无陪护病房”一位负责人说。

医院提供吃、喝、拉、撒、治疗、护理、康养、殡葬“一体化”服务,医疗、养老、护理费用由家庭、医保、民政分级负担,俨然就是一个为失能、丧失生活自理的患者建立起来的“幸福窝”。

专业护理关爱生命健康

每天,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人员都像迎接新年一样“洒扫庭除”,按时、按点,井井有条的开展个人卫生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活动护理、安全护理、皮肤护理、医疗管理、观察记录、社会支持和睡眠护理等常规的基础护理工作。同时,护工们还为特殊的老年患者进行了细致的刮胡子、洗头、床上擦浴、按摩等服务,让慢性病老年患者们外表焕然一新。

医护人员还会专门组织行动方便的老年病患开展健康教育,陪伴已脱离呼吸机的清醒患者聊天、纾解情绪,与家属长期没来探视的老年人聊家常,搀扶着能勉强行动的老人散散步,天晴时到院区户外晒晒太阳。让他们内心感受到更多的关爱与温暖,为老人带来了极大的安慰和鼓励。

“随着老年社会的加剧,为引导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康养事业中来,我们医院最近又接收了110名实习生,我得尽快安排他们到岗,把服务老年人的康养疗护技能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到社会中能尽快选择到空岗较多的康养疗护工作中。”介绍吕奶奶入院的五院总护士长晏琼主动向吕奶奶家属解释医院的工作开展情况。

在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无陪护病房”,严所权,何鹏,朱爱兵是三名“身强力壮”的男护士。与其他医疗机构不同,这样性别的“特殊性”与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完美结合,体现出了护理的另外一种优势——体力。带头加班、带头干“重体力活”、“拉长班”、“120”出诊,他们“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老年病科“无陪护病房”护工王姐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带班护工,来到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已经有四年多了。因为是带班护工,苦活、累活她总是抢着干、主动干。

鼻饲患者是王姐每天最频繁的工作,一日三餐,一二三四个病患,反反复复。有能力下床的老人,王姐还要负责搀扶下床散步、坐轮椅、大小便。睡在床上不能下地的老人,需要照顾的就更多了,擦洗全身、更换纸尿裤、换衣服、翻身、喂水、喂饭、洁牙,一样都不能少,一刻也不能耽搁。

当看到家属来探视患病老人时,王姐总是主动上前与家属打招呼,介绍患者情况。当家属探视完毕,王姐又会主动上前,告诉患者家属:“大哥,您工作忙,没有时间就不用经常来探视了,这里是‘无陪护病房’我们会做好一切,请你放心工作。”

一天清晨,探视家属走进病房中,看到老人袜子脏了,就脱了下来,准备为老人清洗。王姐立即上前,接过袜子说道:“大哥,不用您清洗,老人住在这里,这些小事都是我们的职责。我就是喜欢这些老人,才会选择这个行业。我自己的父母也睡在床上7年多了,为了生计,所以我知道家属的难处。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就会把这些老人,当做我自己父母。我既然把老人们当做了自己的父母,我也不敢说我能够做得多好,我会尽心尽力的。”

“五星”服务守护“夕阳红”

在“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洋溢着浓浓的敬老情。为进一步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各科室负责人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展开了“一对一”节日慰问活动。有别于其他慰问活动,医院绝不走形式、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地结合每一名老年病患的特点,“VIP”定制“礼物”,有湿纸巾、纸尿裤、护理垫、牛奶、糕点、香蕉、苹果、石榴、柿子等等,每一份“礼物”都充满温馨,让“夕阳红”们倍感欣慰。

“我们这里的护工费都是结合曲靖的经济状况,明码标价,绝对不会‘高价收费’,增加你们家属的负担。”曲靖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中心负责人介绍到。

“老人家的降压药用完了,请你们到药店购买几天的口服药品。”

“今天是寒露节令,下雨了,天气转凉了,记得带点厚衣服来,我们给老人换上,以免着凉了。”主管医师邹双燕见到探视的家属,主动与吕奶奶家属进行了沟通。

“各位护理人员,你们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不要大意了!”科室护士长周玉丽随时走进病房,叮嘱护士时刻注意,小心谨慎。

“老人的衣服脏了,请你们帮老人更换了。”男护士朱爱兵看到老人衣服上的污渍,及时告诉护工帮助老人换了衣服。

每一句交流,都在传递温暖真情,寒冷的天气里暖意融融。

“在多数医疗机构强化技术、使用高精尖设施、设备、药品的当下,我们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达成一致共识,要把优质服务当作‘第一要务’来抓,将热心、专心、精心、细心、耐心‘五心’服务理念,转换为VIP‘五星’服务,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日慰问活动,守护最美‘夕阳红’,让老年患者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老年病科主任薛毅向探视家属介绍到。

“无陪护病房,感觉也只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目前来看,也只有有退休金的老人能够承担疗护费用。如果能够体现社会的公益性,解决没有退休金的绝大部分居民的医养问题。比如说,到了80岁以上,或者说失能老人,都能免费住进去,这才是有益的,才更接近医改的主旨。”一名社会资深人士说道。

“据资料介绍,2024年夏天,曲靖市累计接待避暑旅居游客200万人次,大部分避暑游客平均旅居时间超过10天,最长超过3个月。许多中老年人都是有基础病、慢性病的,如果把无陪护病房建成‘家’,把这些人中老年人都吸引到‘家’里来,这个‘大家庭’会很热闹哦!”一位朋友在网络评论中留言。

“安得广厦千万间,护佑失能老人俱欢颜。”据了解,2023年末,云南省常住人口4673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792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7.0%。65岁及以上人口558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1.9%。麒麟城区目前有常住人口为99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万人,占总人口的13.22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4752人,占总人口的9.51%,属老龄化率较高的四线城市。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占全区总人口的13.22 %的老龄人口中,“失能”人员不在少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百姓期待,建立“无陪护病房”,不仅可以惠及千万家庭,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当前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的有效探索,期待更多的“无陪护病房”诞生,关爱到更多的老年人。

通讯员:包建新 胡涛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