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老年人若每天吃坚果,或可悄悄改善这4种健康问题

发布时间:2025-03-29 16:29  浏览量: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很多老年人都在吃坚果,但大多数人吃得并不讲究,有的图个嘴馋,有的觉得坚果补脑,还有人当成替代零食。

有人说每天一小把对身体好,也有人担心吃太油会升高胆固醇。

其实真要说起来,坚果这玩意,藏着一堆别人看不到的秘密,它到底能不能起作用,起作用起在哪,其实跟“谁在吃”“怎么吃”“吃进身体后有没有被吸收”都有关系。

而医生发现的那些真正受益的人,往往不是“会吃”,而是“懂得慢慢吃”。

有意思的地方在这——每天吃坚果的老年人,有一批人原本身体状况并不太理想,有的有三高,有的肠胃差,有的晚上睡不着,还有的手脚不灵活。

结果吃着吃着,这些毛病开始慢慢淡下去了。

但这些改善不是突如其来的爆发式,而是一种“没声没响”的改变,连他们自己都说不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最被低估的一个点是,坚果其实是“咀嚼激活器”,老年人越不爱嚼的东西,越容易影响身体内部的大循环。

人上了岁数之后,牙口不行、咬合力下降,很多人自动选择吃软的、喝稀的,结果就是咀嚼动作越来越少。

问题是,咀嚼这事不光是嚼食物,它其实是一个神经信号发射器,一旦开始咀嚼,大脑、胃肠、心脏、甚至骨骼系统都会跟着“开机”。

日本有个研究特别有意思,他们让两组老年人分别吃软豆腐和混合坚果,监测咀嚼次数和脑部血流变化。

吃豆腐的那组,咀嚼次数不到120次,脑部血流变化不大;而吃坚果的组,咀嚼次数平均超过320次,脑部额叶区的血流明显增强。这块额叶是啥地方?

就是掌控注意力、短期记忆、情绪稳定的关键区域。

有不少记忆力变差、晚上睡眠不好的人,并不是因为大脑出了问题,而是脑供血太少。

这时候靠吃坚果咀嚼,能“顺带”带动脑部循环,比喝保健汤还靠谱。

而且咀嚼本身还能刺激唾液腺分泌,而唾液不是普通水,它里面有一种叫神经生长因子的东西,能帮助神经细胞修复。

如果咀嚼少、唾液少,大脑的修复机制也就慢慢钝化了。

再说个大家几乎都忽略掉的问题,那就是老年人吃饭时胃肠道的“启动难”。

很多人早上起床不爱吃饭,不是没胃口,而是肠胃系统没收到启动信号。

有人泡杯牛奶、喝碗粥就算过早饭,结果是肠道还在“待机”,血糖也不太稳。

这种时候吃几颗坚果,哪怕是轻轻咬,也能给胃肠发出“动起来”的信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有一项关于老年人肠道动力的研究,发现那些每天在早餐中加一小把坚果的老年人,肠道蠕动频率比不吃的人高出17%,而且更容易形成规律排便。

坚果里的植物纤维虽然比全谷物少,但咀嚼过程中释放的油脂能润滑肠道,加上本身脂肪不饱和度高,对胆汁的刺激作用也比较明显,这两者合起来,比光吃粗粮还有效。

很多人以为便秘是水喝少、纤维不足,其实不少便秘的根源在于肠道根本没启动,连个推进力都没有。

这种“假性懒肠”在老年人群体中特别常见,尤其是早上不爱吃、不爱嚼、不动身的这类人群最容易中招。

而那批每天早饭前咬几颗坚果的人,反而成了肠道功能最平稳的群体。

还有一件事也挺扎心的,很多老年人晚上腿脚发凉、手麻、走路脚底发空,看着像是神经或血管问题,其实更多是末梢微循环障碍。

吃药、泡脚、贴膏药都试过,效果也就那么回事。

而那批长期吃坚果的人,尤其是混合坚果中含有核桃、腰果、巴旦木那种富含α-亚麻酸的组合,末梢循环反而改善得更快。

理由也简单,这类坚果里的脂肪酸结构偏向“降炎+软血管”的方向。

2022年中国营养学会曾组织过一个全国性调查,发现60岁以上人群中,每天摄入10克以上坚果者,外周动脉僵硬程度明显低于不吃或很少吃的人。

尤其在夜间足部温度调节能力方面差异最大。

简单说就是,吃坚果的人睡觉不容易“腿凉”。这事很多人有体会,但从来没把它跟吃坚果挂上钩。

再说一个很隐秘的收获,就是对情绪的“润滑作用”。很多老年人表面上看着挺平静,其实心里烦躁、易怒、不爱社交。

有的吃药,有的练气功,但就是提不起情绪。

研究显示,坚果里的一种叫“色氨酸”的物质能帮助身体合成血清素,而血清素就是所谓的“快乐激素”。

它本身不能让人亢奋,但能缓冲神经系统的高敏感状态。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在2020年做了一项长达1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对象是11,000多位65岁以上的老人,发现那些每周至少吃5次坚果的人群。

在自评心理状态中“易怒”“疲倦感”“孤独感”这三项评分上,比低摄入者低了20%以上。

而且更有趣的是,坚果摄入最多的群体,在中风后的康复进展也显著快于其他人。

说明这些小小坚果,早就参与了“情绪修复”和“神经稳定”这两件事。

当然也有人说吃坚果会上火,怕热气、怕发痘。其实那些说上火的,多半是吃太多或者吃的是油炸盐焗加工款。

真正有效的是原味、轻烘干的那种,吃的时候细嚼慢咽,一次不超过一小把。

坚果不是药,但吃得像药那样精细,它就能起药的作用。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吴巧萍.中老年体检人群膳食结构与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03-24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