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后的愿望该不该满足?儿媳妇一句话,结果匪夷所思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  浏览量:10

作者身边的生活

刘伯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之后,非要回到自己当年插队的农村去看一看。

这个想法遭到妻子和儿女的一致反对,说他的身体状况经不起折腾。儿媳妇张悦觉得老人最后的愿望应该尊重,并尽量帮他实现,无奈她一个外人说不上话。

刘伯今年80岁,退休金4800块钱。退休前是一名机构干部。

他在四年前患上健忘症,经常独自出门,在某个十字路口迷路,打电话让儿子去接他,有时候被好心人送回来。

儿女都以为刘伯患上了老年痴呆,会慢慢的忘记一切,但他经常跟身边人,念叨自己当年下乡插队时的情形。

老人习惯遗忘,又善于怀念。

当大家在担心他越来越严重的健忘症时,刘伯被查出了更严重的疾病:肺癌,而且是晚期。

医生推测,他大概还有三个月寿命。他从川流不息的医务人员脸上,觉察到了一切,坚决出院回家,谁劝也不听。

儿子无奈帮他办了出院手续,到家当天晚上,他就提出:要到当初下乡的农村看一看。

儿女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极力劝慰道:

“爸,你身体不好,腿脚也不利索,现在是冬天,黑龙江那地方冰天雪地的。您真不能去。”

刘伯躺在床上叹了口气,翻过身子,背对着他们,不再说话。

他的食量一天天减少,身体渐渐消瘦,眼窝日渐深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来日无多的光景。

当刘伯第三次提出这个请求时,在一边倒水冲奶粉的媳妇张悦,忍不住插了句话:

“要不就是带咱爸去吧!这是他心里最大的愿望。”

她避免说出‘最后’两个字,儿子没有接话,沉默着 。

刘伯年轻时,在黑龙江插队。

从新郑机场到哈尔滨,要坐四五个小时的飞机,再到当年插队的村子,还有两三个小时车程,刘伯如今的身体状况,能受得了吗?

儿子看着父亲期盼的眼神,又回头看看坚定的妻子,点点头。

一家人做好充分准备,才乘车上路。刘伯的身体似乎恢复了不少,一路上精神抖擞,不断跟身边的儿女,讲着自己当初插队时的人和事。

大家随声附和着,有时哈哈大笑,尽管这些故事他们听过不下50遍了。

他们在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直接打了辆出租去刘伯记忆中的地方。

那是一个斜阳如血的黄昏,几个人站在陌生的街头,却没找到当初的村子。

一路找人打听,一个老人告诉他们:当初那个叫阳平的小村子,上世纪90年代就集体拆迁了,现在建了个大学生创业园。

刘伯沉默不语,儿子见状,就叫司机把车开到了那个大学生创业园。他们搀着刘伯在园区转了一圈,就近找了个宾馆住下。

返程的旅途中,大家都沉默不语,气氛相当压抑,张悦勉强打起精神,帮大家拿水递毛巾,心里想:自己是不是错了?

归家一个星期后,刘伯在睡梦中去世了,比当初医生预测的寿命还短一个半月。可能这一路的舟车劳顿,刘伯体力不支才提前走的吧?

没有一个人责怪张悦,但她内心很自责:公公的圆梦之旅,变成了更深的遗憾。

她在内心问自己:我真的错了吗?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