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痛失爱妻后,独住高端养老院,获评“感动中国人物”引争议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8  浏览量:10

17天前,也就是4月8日,第22届《感动中国》的盛典如期举行,却引发了一场关于获奖者资格的争议。

当这位白发苍苍的牛犇走上《感动中国》的舞台时,观众们自然而然地被他那丰富的演艺生涯所感动。

然而,当大屏幕上滚动出他的介绍时,很多人却感到意外。

有人质疑,牛犇(bēn)这位老演员凭什么能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们认为,牛犇虽然敬业,但似乎没有做出过足以震撼人心的事迹。

那么,牛犇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在《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上,牛犇的发言深情又充满力量。

他讲述了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看法——电影首先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

牛犇提醒大家,真正爱电影,不应只迷恋其表面的光鲜亮丽,比如赢得掌声和花环,更应是对电影艺术本身的热爱和奉献。

牛犇还分享了他拍摄中的艰难,几乎每个关节都曾经历过伤痛,但面对拍摄任务时,他往往还未完全康复就已经投入到下一场紧张的工作中。

直到今天,他的身体上还带着拍摄时留下的伤痕。

岁月滚滚,牛犇的爱人王惠玲一直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19岁时,牛犇与王惠玲在乒乓球桌旁相识,而后,两人的缘分就开始了。

后来两人结为夫妻,携手共度六十余年。

2019年,84岁的牛犇痛失爱妻。

为避免睹物思人,他选择搬进一所年费高达150万元的高端养老公寓。

这一决定也让他受到了外界更多的质疑和不解,有人甚至认为他这样“高奢”的生活方式不符合“感动中国人物”的形象。

甚至有人直言:

“他连我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中国?

其实,除了直接的社会贡献,《感动中国人物》还应该是行业典范的象征。

理解了这一点,大家或许就会明白牛犇为何名列其中。

牛犇的艺术生涯始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那时,导演沈浮准备拍摄电影《圣城记》,正缺一个小演员,院里的邻居谢添便向导演推荐了牛犇。

在谢添的指导下,牛犇展现出了不错的表演天赋。

他在电影《圣城记》中饰演“小牛子”,这个角色让他第一次尝试了影视表演。

开始时他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对镜头,直到一次导演的严厉批评和一巴掌让他泪流满面,也意外地打开了他的表演之门。

之后,他也得到了导演沈浮的赏识和更多的机会。

从此,牛犇开始专注于演艺事业,后来,他凭借《牧马人》中“郭谝子”的角色一举成名。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这个角色的经典台词成了公众的口头禅,也标志着他的演技得到了观众和同行的认可。

很少有人知道,牛犇其实叫张学景。1948年牛犇赴香港拍片,临行前谢添说:“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你又属牛,那就再添三只牛吧!”

就这样,张学景有了“牛犇”之名。

牛犇的艺术生涯不局限于表演,他也为国家的文化输出做出了贡献。

更重要的是,牛犇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责任。即使在享誉电影圈之后,他仍然选择回到内地,投身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

七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牛犇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从电影到电视剧,每一个角色都是他用心艺术的证明。

他的表演让无数观众感动,也让他赢得了无数荣誉。

他曾说过:

“一个演员的使命,是通过角色讲述生活,触动人心。”

现在的牛犇已经快九十岁了,他还在坚持拍戏,身边也没有助手,一切都亲力亲为。

牛犇谦虚地说,自己不愿意给别人增添麻烦,所以一直没有请助理或经纪人,尽最大努力完美呈现每一个角色。

至于他这种生活选择,实际上是对自己身体和晚年生活的一种负责。

高档养老公寓提供的完善服务和设施,对于他这样年事已高的老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更何况,牛犇本人的生活并非奢侈,一直以来他都低调节俭

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他还资助过上百名贫困学生,并捐建了多所养老院。

他的大部分片酬都用于了公益,甚至有时候还会拒绝接受片酬,只为能更好地塑造角色。

牛犇一直坚持拍电影是为了服务人民,并不只是单纯为了名利。

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和演艺的不易,但这并没有阻挡他追求梦想的步伐。

无论是在受伤后依然坚持完成拍摄,还是在高龄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牛犇都展示了他对生活和事业的执着和热爱。

牛犇的职业生涯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阶段,从戏曲电影到现代电影,每一个角色都诠释得淋漓尽致。

就算是一个理发师的角色,牛犇也会亲自去理发店学习技艺,只为了在镜头前更真实地还原人物生活。

他的坚持和付出,是为了能够在银幕上为观众呈现出最真实的人物形象,让每一个小人物都有自己的声音。

这样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关怀,难道不是感动人心的力量吗?

也许,当我们看到一个演员获此殊荣时,会感到意外。

在那些质疑声中,大家可能只是看到了牛犇高昂的生活费用,却没有看到他为艺术和社会所做的无私贡献。

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给社会带来的正面影响是两码事。

艺术家的价值除了在于他们的艺术作品本身,还在于他们背后无声的付出和牺牲。

综上所述,牛犇获评感动人物2023年度人物不止是因为他的艺术才能,也是因为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对艺术的敬业精神,完全有资格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

这种精神和努力,正是我们应该传承和推崇的。

这次的“感动中国人物”荣誉不仅是对牛犇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演艺界的一种警醒。

不过,牛犇并不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演员,以前成龙和濮存昕也曾是《感动中国》的人物。

如今的演艺圈,一些演员因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频频引发争议,他们或许技艺高超,但在精神和品格上却难以与牛犇相提并论。

或许,牛犇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带来的争议和讨论也是对“感动中国”意义的一种扩展和深化。

名誉永远伴随着争议,但真正的感动来自于每个人对故事的共鸣和理解。

了解完牛犇的经历后,我们不妨更加宽容和公正地看待评选结果。

希望牛犇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演员。

牛犇的一生,是对后来者的一种启示——真正的艺术不仅是为了表演,更是为了触动人心,启迪思考。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