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下做新娘吧,我离婚,儿媳想赶走婆婆,结果自己被赶走了
发布时间:2024-04-29 18:21 浏览量:9
你留下做新娘吧,我离婚,儿媳想赶走婆婆,结果自己被赶走了
一个拥有坚定且正确的价值观的人,深谙生活中何为至关重要,何为无足轻重。对于关键之处,他总是能够洞察秋毫,牢牢把握;而对于无关紧要之事,他则能展现出非凡的豁达与释然。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是那样有自己坚定的见解,而在面对琐碎小事时又能如此超然物外,这样的人生态度无疑是令人称道的。
反之,若是个人的价值观出现偏差或不坚定,就难免会陷入种种纠结之中,无论是面对生活的重大挑战还是日常的小事琐碎,心态都无法保持平和。
对“价值观”的诠释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它不过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把标尺,用来自我衡量并评判周遭的人与事。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取决于其是否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是否公正无偏。
我们通常所说的“坏人”,在那些自认为“好人”的眼中,其价值观无疑是扭曲的。那些对自己不负责任、过分自我中心、盲目随波逐流之人,其价值观也是存在问题的,因为这不仅对他们自己造成损害,也可能对周围的人带来不利影响。
这样的人常常生活在被怀疑或自我怀疑的阴影中,无论是面对人生大事还是琐碎小事,他们总是陷入纠结,不断地做出错误的选择,因此他们的心态往往处于不佳状态。
就像朵朵对她嫂子的评价:“现实中确实存在许多被婆婆欺压的女性,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因为个别的恶婆婆就否定所有婆婆。我理解我嫂子对婆媳矛盾的反感,但她反应过激,我妈只是恰好错过了回家的班车,临时决定在他们家暂住一晚,她就立刻翻脸,甚至放出狠话要让妈妈留下当新嫁娘,甚至提出离婚,企图用这种极端方式将妈妈赶走。结果,她反而招致了我哥的不满,最终被扫地出门的成了她自己。”
朵朵的嫂子之所以被认为心态不佳,症结实在于她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偏差。她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内心所持的“尺子”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产物。别人告诉她不应该和婆婆过于亲密,她便盲目跟从,以至于出现了驱逐婆婆的行为。
即使在她当时表现得极为坚决的情况下,这种态度也不能算作健康的心态,因为这完全是在错误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做出的装模作样,与心态的本质无关。换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她真的拥有良好的心态,那么她就不会轻易受到他人言论的左右。归根结底,这一切的问题都源于她扭曲的价值观念。包括她在离婚之后心态的崩溃,追根溯源也是她的价值观念出现了问题。
在周国平的《人生因孤独而丰盛》一书中,他提出了三个与“价值观念”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我们不应放弃对价值观念的主动权。周国平这样说道:“人可以掌控自己的价值观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是自由的。只要拥有正确、清晰、坚定的价值观念,不论世界多么复杂,道路多么曲折,你的内心都会感到坚定。”
以此来审视朵朵的嫂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正是放弃了价值观念的主动权,她的价值观念是从他人那里借鉴而来的。这并不是说她本质上有什么问题,有时候单纯的人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比如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钟晓芹,她听信了一个女同事的建议后,便刻意模仿这位同事,在大半夜试探陈屿,这种行为显然与她的价值观念有关。虽然说男人在妻子怀孕后有责任呵护妻子,但如果女人盲目模仿别人去试探自己的丈夫,毫不思考,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如何行动,那就是价值观念动摇的表现,这样的情况下,心态受到影响是必然的。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过来人”,他们自己就是价值观念有问题的人,却喜欢对年轻人指手画脚,如果年轻人没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就很容易被他们带偏,从而导致心态的恶化。
生命与灵魂,是你来到这个世界时随身携带的宝贵财富,也是你此生此世独一无二的拥有。照顾好生命与灵魂,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你作为一个人的基本责任。在面对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行事与交友,你都应该根据它们是对生命与灵魂状态的助益还是损害来判断其价值,进而决定取舍。
价值观的作用之一,就是帮助我们做出取舍。你能否做出有益于生命和灵魂的取舍,取决于你是否重视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如果你不重视,你的判断就会出错,从而做出错误的取舍,导致不良后果,你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一个人过于看重外在的功利,忽略了照看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对其状态麻木不仁,甚至忽略不计,等到生命出现问题,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健全的生命和灵魂,他的心态怎么可能好呢?
你需要有自己的精神目标。虽然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劳作,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任由自己的精神世界荒芜。周国平曾说:“内心一定要清醒,要有自己的精神目标,有和没有是大不一样的。”
所谓的“精神目标”,就是在解决生存问题时能保持一种内在的力量,不被贫困压倒,也不被诱惑败坏。一个人在基本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能及时走上自己的人生追求之路,不再是为了谋生而工作,而是真正拥有自己的事业,这就是有精神目标的体现。
有些人在实现了“财务自由”之后,专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乐在其中,甚至发展成了事业,这就算是实现了精神目标。这种目标可以细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大目标和小目标,有跟没有肯定是不一样的。
始终有精神目标的人,会有种无形的牵引力,会为了一步步靠近精神目标而努力。他们完成了小目标或短期目标之后,始终会有大目标和长期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而没有精神目标的人,如果只是为了生存而努力,一旦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没有方向,也没有牵引力。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