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县白营西隆化:非遗“跑”起来 乡村“兴”起来

发布时间:2024-04-30 04:56  浏览量:11

4月29日,走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跑帷子基地——汤阴县白营镇西隆化村,宽敞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川流不息。人们正在欣赏非遗跑帷子的精彩演出。

“非遗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感染力强,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能够帮助村民坚定发展信心,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年轻干练的西隆化村党支部书记王冬冬,谈起跑帷子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感触颇深。

跑帷子又称帷子舞,起源于汤阴,是一种由古代战争衍生出的艺术形式。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瑰宝,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明珠,它们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同时又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为了让非遗“活”起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西隆化村投资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跑帷子传习所,并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认真做好对非遗的传承和积极传播。

“以前一到农闲,村民有不少人打麻将。现在好了,村里一打招呼,有人从县城和外地赶来,放下自己的营生,上百人都来参加活动,大家相处融合了,还锻炼了身体。”刚参加完跑帷子76岁的村民王景顺,虽然满脸的汗水,依然非常的高兴。

“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巨大。”王冬冬说。

据了解,村里的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党员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非遗传承方面,王文静、赵小慧等一批年轻村民,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隆化村虽然是个大村子,村民之间邻里和睦,好人好事几乎天天都有。村里鼓励村民发展蔬菜产业,富了村民。通过订单农业,托管土地3000亩,村集体每年收入20余万元。

“我们将积极努力,打造非遗特色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以开发‘非遗+研学’‘非遗+定制’等特色旅游产品,以点带面,推动非遗项目的活化利用和农村文旅市场的繁荣发展。”谈起下一步的打算,王冬冬深感肩上的担子不轻,要走的路还很长。(王都君 原金贵)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