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 印迹丨在春日里的白果园巷探寻历史光影

发布时间:2024-04-29 05:40  浏览量:13

红网时刻新闻4月28日讯(记者 陈彦兵)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简淡的图画,让人思绪万千。今天,《地名·印迹》第二十八期——白果园巷上线啦。让我们一起了解长沙老地名白果园巷的故事。

白果园巷是长沙市仅存的四条古麻石街之一。2004年,白果园巷被公布为历史街巷,白果园巷位于芙蓉区,南起人民西路,往北呈“Y”型,东西两向均斜插至苏家巷小巷,呈不规则的“S”型。巷子长仅约300米、宽3米,汇聚多处历史古迹,流传诸多传奇故事。

白果园巷为何得名呢?是因为巷口栽种了许多白果树,也就是银杏树。据说,白果园巷名字的由来也有一个传说。相传远古时期,天帝之女七仙女心忧人间旱灾,遂请旨下凡。她来到一条古巷里,见百姓皆坐地观天,嘴枯唇裂,祈望苍天降雨求生。七仙女在街头巷尾玉臂一挥,数株白果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清凉可熄烈日之火。百姓见此奔走相告,七仙女则翩然而去。为缅怀美丽善良的七仙女,也就被命名为白果园巷。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白果园巷是一条不缺故事的文化小巷。民国时期,白果园巷是公馆集中之地。巷子21号为程潜公馆。巷子33号是当年印刷《湘江评论》的地方。1919年7月14日,湖南学生联合会创办的《湘江评论》周刊创刊,毛泽东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该刊以思潮澎湃而轰动一时。

修旧如旧的老街巷、传统民居与繁华现代的五一商圈交相辉映,白果园巷呈现了独特的城市风貌。欢迎大家来白果园巷感受历史韵味与城市生活形态的有机融合。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