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里的吉安

发布时间:2024-04-30 16:53  浏览量:16

作者:胡刚毅

什么是信仰?信仰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信仰如此重要?这就要说到革命摇篮井冈山!说到“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壯”的东固,说到“十万工农下吉安”的吉州城——

信仰,尤其是红色信仰是吉安一大亮点,璀璨生辉、闪耀全球的亮点!那是一抹红,一面飘扬在巍巍五百里井冈山红旗的红,枫叶的红,火炬的红,峥嵘岁月里革命烈士们前赴后继、英勇牺牲鲜血的红!

1927年10月,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寻找革命新道路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进军,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斗争期间,井冈山军民,面对敌军严密封锁,在缺衣少药的情况下,经受了炮火、寒冷、饥饿和伤病等各种考验,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等胜利。

是什么让井冈山军民能够在井冈山坚守?又是什么让他们在艰难困苦、生命遭受威胁中保持乐观的斗争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史证明,是井冈山军民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让他们在革命低潮时看到了希望,在流血牺牲面前绝不退缩。

井冈山精神概括为:“坚定执著追理想,实事求是创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也是共产党人立身、处世、干事的精神支柱。”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山,能像井冈山那样,与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也可以说没有哪一座山,能像井冈山那样,成为一个政党、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支柱。更可以说,坚定的信仰、必胜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诀。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汇聚起新时代新担当新使命的发展之势。

天下第一山: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融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集“雄、险、幽、奇、秀”的山势特色为一体。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游客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

井冈山,以其艰苦奋斗、敢闯新路的红色革命历史,铸就了蜚声中外的“革命摇篮”。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虽然井冈山斗争,在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时间不算很长,只有两年零四个多月,但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却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光耀史册,彪炳千秋!

井冈山斗争的意义在于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教条主义,立足于中国革命现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思想,首创了思想建党,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建党建军思想,在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成功实践,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锻造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山”,还来源于朱德同志的题词。1962年3月,当年井冈山红四军军长,时任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朱德重游故地,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挥笔写下了“天下第一山”。这几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天下第一山”,当然不是指它的海拔高度。1990年发行的10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不就是雄伟壮观的井冈山主峰吗?这座山有多高?海拔1597米,与三山五岳相比排不上队,还不到西藏拉萨的一半,拉萨都有3700米!这里怎么称得上“天下第一山”呢?这显然不是指它的高度,而指的是它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为什么最大面值的100元人民币背面的图案选择井冈山主峰?这不仅因为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还因为这里有第一个红色造币厂——上井红军造币厂。在这五百里井冈,有五百多座巍峨的山峰,而主峰是井冈山的象征。井冈山主峰走进了100元人民币,因而大家都说:“这是全国最值钱的一座山!”

事实上,井冈山也以其辉煌的革命历史而无愧于“天下第一山”这一称号: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革命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所红军医院:红四军医院;第一所红色军事院校:井冈山红军学校;第一个红色兵工厂:红四军军械处;第一个红色经贸部门:工农兵政府公卖处;第一个红色造币厂:上井红军造币厂;第一次在军队实行民主制:成立士兵委员会;第一个发展农业机关:农业处;第一次制定《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等。

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 巍巍井冈山,以其深邃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散落其间,成为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坚定信念的生动课堂,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这是中央苏区的奠基石。毛泽东称之为“第二井冈山”,陈毅赞誉“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这揭示了东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东固创建了“李文林式”的革命根据地,成为当时赣西南革命斗争的中心。

1927年,东固籍的共产党员赖经邦、高克念、曾炳春等人,举行了党史上有名的“东固暴动”,形成了东固武装割据的局面。东固革命根据地是赣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根据地,红七、九纵队至后来建立红二、四团,都以东固为休养生息的大本营。他们四处游击,配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领导的红四、五军消灭地主武装,支援各地工农群众打土豪、建政权,使国民党反动统治日趋崩溃。

在东固革命根据地影响下,赣西南赤色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东固革命根据地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壮大红军。1928年10月在这里成立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第一家红色人民银行--“东固平民银行”,印制了中国工农政权的第一张纸币。这里还有革命根据地创办最早的兵工厂、第一个苏维埃邮政组织、诞生过第一批无线电通讯兵、建立了第一个无线电台……至1929年底,除吉安、赣州两个孤城外,已将赣西南大片赤色区域与游击区逐步连片,为创建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1929年2月,红四军主力3600人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下,出击赣南不顺。当时,红四军前委果断做出英明决策,决定前往东固革命根据地,与当地红二、四团会师。在东固红二、四团及根据地人民的掩护下,疲惫不堪的红四军得到了休整,补充了弹药、钱粮等军需物资,安置了伤员,总结并吸取了东固秘密割据经验,然后精神饱满地向赣南、闽西根据地进军,并且在此后的一、二、三次反“围剿”中,东固军民给了红一方面军极大的支持,挽救了危机中的红四军,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成为了红四军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策应地和坚强巩固的后方。

“上有井冈山、下有东固山”。东固无疑是一块彪炳史册的红色土地,在赣西南革命史上永远闪耀光芒。东固在中国革命史上的意义不仅挽救了红四军,更重要的是东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丰富了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27年“八·七”会议后,我省各地相继举行了若干次工农武装暴动。东固革命根据地首先在这种斗争风暴中诞生。在白色恐怖、敌人进剿的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东固根据地坚持、巩固、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独特的斗争形式。

东固革命根据地还是中央苏区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战场。1930年12月,蒋介石急调七个旅进攻赣西南,第一次反“围剿”战斗打响!1930年12月30日,龙冈战役结束,红军大获全胜,活捉敌前总指挥张辉瓒,俘敌9000人,缴枪8000余支,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毛泽东同志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自豪地写道:“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站在东固这块土地上,一代伟人毛泽东是何等的气慨,把一阵阵平平仄仄的枪炮声,潇洒地吟成这首动人的诗篇。

第二次反“围剿”于1931年4月展开,红一方面军三万人集结东固一带,15天横扫700里,粉碎国民党20万大军对苏区的进攻。在东固革命根据地打响了第二次反“围剿”的第一仗:白云山之战。此役打死打伤2000余敌军,俘敌4000人,缴枪3000余支、电台1部,活捉敌28师师长公秉藩。毛泽东对此满怀喜悦,在戎马倥偬的间隙写下《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壮丽诗篇:“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第三次反“围剿”最后的一仗十分漂亮,是在东固方石岭打了一个阻击战。1931年9月15日,红军主力分三路从兴国、泰和追至方石岭一带,在周围布下天罗地网,全歼韩勤德全师和蒋鼎文余部,共歼敌数千,为第三次反“围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鼓舞了苏区军民的士气,推动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历史镌刻辉煌岁月,人间彪炳昭日光华”。东固革命根据地火一般的红色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令人无限敬仰。谁能忘记?那段红色革命历史已经在牵引游客们膜拜的眼神,久久不息!

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在吉安大地,每年四五月,漫山遍野都有琦丽多姿的映山红,它俨然成了吉安的本色,更成为了共和国的底色。在革命的烽火岁月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万世景仰的伟大业绩,培育了极为宝贵的革命传统,树起一杆“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猎猎战旗。它红如火艳似霞,狂风吹不倒,大雨浇不灭,雷电摧不垮,泰山顶一棵松,巍然屹立,岿然不动!如今,很多革命遗迹遗址已成为的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得吉安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在这红土地上,星罗棋布着许许多多革命旧居旧址,涌现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永垂青史的事件——那铸就军魂的三湾改编,那鱼水情浓的草林红色圩场,那活捉张辉瓒的龙岗战斗,那霹雳一声的万安暴动,那永新双枪奇女子贺子珍,那视死如归三女跳崖的动人故事,那彪炳史册的公略县苏维埃旧址群,那决定大政方向的峡江会议,那艰苦卓绝、声势浩大的九打吉安,那令人铭记终身的红六军团西征出发地,那毛泽东深入细致的大桥、木口、东塘、西逸亭、李家坊调查……这些无不令人流连忘返,肃然起敬!

目前吉安市现有革命机构、旧址,革命人物故居、旧居等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973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尚未公布级别不可移动红色文化遗存721处,总体数量约占全省四分之一;有革命类专题博物馆3个,其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为国家一级馆;有馆藏可移动红色文物2370件;普查登记红色标语2419条,其中一类红色标语226条;有市级以上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项。这众多的革命遗迹遗址,为我们今天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发展红色旅游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

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前往一个个革命故居旧居、一个个景区景点,参观、瞻仰、缅怀、致敬,他们浮想联翩,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昨天血与火燃烧的画面清晰可见,历历在目!

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处处精神高地、一座座红色丰碑。一位位革命烈士,承载着一个个红色印记;一处处革命旧址,凝聚成一座座红色地标;一行行革命足迹,升华为一个个红色音符……

信仰如火炬,又如明灯。井冈山精神之光,指引中国共产党越过万水千山,创造百年辉煌;这道光,跨越时空,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井冈山红色游学,一批批追“光”者前赴后继,在井冈山点燃人生信仰。在信仰的光辉照耀下,那抹鲜艳的井冈红,是如此美丽。

先烈们在这片红土地上百折不挠、奋勇杀敌!他们冲锋陷阵,他们视死如归,他们前赴后继!理想在他们身上熠熠闪烁,信念在他们眼里炯炯发光,井冈山精神在他们的前赴后继、浴血杀敌中铸就,迎来新中国的建立,迎来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