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三宝”,为何铁塔为尊?

发布时间:2024-04-17 16:14  浏览量:2

聊城古称东昌府,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因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被誉为“江北一都会”。在聊城,有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民谚:东昌府里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铁塔烟霏更是东昌八景之一。聊城铁塔与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湖北当阳玉泉铁塔、山东济宁铁塔、山东泰安铁塔、陕西咸阳千佛铁塔、陕西府谷孤山铁塔并称“中国七大古铁塔”。聊城铁塔又称为隆兴寺铁塔,历经千年风雨,一直矗立在东关古运河西岸,原是护国隆兴寺内佛塔。 铁塔为何力压有天下第一楼美誉的光岳楼,被尊为聊城“三宝”之首呢?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铁塔年龄最“老”。聊城铁塔,大约建于宋金时期,比光岳楼要早数百年。光岳楼始建于1374年,距今750年历史。而第三宝玉皇皋,则是明代的传统古建筑群,已于1947年被大火焚毁。铁塔在“聊城三宝”中建造最早,历史最为悠久,也是聊城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其次,是铁塔铸造工艺“巧”。聊城铁塔由地官、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座高2.9米,通高15.8米。塔身用生铁仿木构分层铸造,逐层迭装而成,原为13层,复建后的只有12层。隆兴寺铁塔造型古朴庄严,俊秀挺拔,建筑比例恰当,仿木结构的勾栏倚柱瓦当斗拱等铸造雕刻图案栩栩如生,铸造工艺精细。作为铁铸佛塔,其仿木结构形制以及图案浮雕风格都具有鲜明的宋代特征。塔座为石砌正方形,上下叠涩不对称式须弥座。正南面刻有栩栩如生的双龙浮雕,正北面则呼应有双凤浮雕。在东南和西南两隅,各有一金刚力士,手按双腿下蹲作顶托状,怒目凸腹,形象雄伟。束腰四面有菩萨、飞天、神态逼真的伎乐人等浮雕。铁塔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铁石佛塔建筑,不论在建筑风格,还是在石雕艺术上,均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第3, 铁塔的魅力在于有很多未解之“迷”。由于没有任何史料记载,铁塔的始铸具体年代已经成迷。现存最早有关铁塔史料记载是清嘉庆十三年《东昌府志》,卷十二曾载:“隆兴寺旧址在城东门外,洪武二年建,有铁塔。”另一个则是1973年出土石函的阳刻铭文,共十行六十一个字:“古有铁塔在东关街北,永乐年倒。天顺年间,东昌府僧纲司都纲性深,隆兴寺住持祖崇,僧德宁,发心募缘,至成化二年三月初六日重立铁塔记,石匠掌玘造”。聊城县文化馆1973年在维修碑记中称铁塔建于宋,金;聊城地区博物馆在文博论集中认为铁塔建于北宋,都是从铁塔的建筑风格来推论,并无铁证。此外,铁塔是为哪位高僧所立,也已是千年之谜。佛教源于印度,塔也是从印度传来的。塔源于印度的窣堵坡(Stupa),翻译成中文最常见的是“浮屠”,后来中国人创造出“塔”这个字,借用梵文“布达”(Buddha,佛陀的意思)的音韵,加上中文的偏旁部首“土”组合而成,表示埋藏佛的土冢。后来,按功能又有了瞭敌塔和观景塔。1973年,聊城文化部门曾对铁塔地宫进行发掘,出土有石函、银棺等一批文物。银棺棺身上刻有“辟支佛舍利”五字,棺底则刻有“大明成化丙午三月吉日造”的字样。银棺是大明成化年间制造无疑,但却不能依此确定是辟支佛圆寂之时。铁塔是为纪念这位辟支佛所铸,还是重铸时,把这位辟支佛的舍利藏在了银棺中,都未有定论。这位辟支佛是谁呢?也无从考究。4月12日,笔者在铁塔博物馆偶遇一位前来拜塔的僧人,请教何谓辟支佛,他幽默地告诉我,辟支佛其实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修行的一种境界或者职级,相当于现行体制内的正厅级。还有一种说法,辟支佛(Pi Zhi Fo)是汉传佛教中的一个称谓,也称为辟支尊者或辟支迦。这个称谓源自梵语的"Vidyādhara",意为"知识持有者"或"智慧持有者"。"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巍然耸立的聊城铁塔穿越千年时空,承载着千年古城的悠久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聊城铁塔见证了聊城千年历史,并将继续见证聊城两河明珠城市的璀璨未来。聊城铁塔大事记:隆兴寺铁塔始建于宋代,原是护国隆兴寺内佛塔,始建年代不详。明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隆兴寺铁塔已经倒塌损毁,明成化二年(1466年)由隆兴寺主持祖崇等僧众重新竖立。1949年前,铁塔年久失修,塔座地处低洼处,塔身早已倾圮,仅存下部五层。1973年,政府开始整修铁塔,维修铁塔时发现地官。同年,将塔由原洼地向西北高处迁移6米,增设混凝土塔基;又从原塔基四周挖出沉没的构件,修整复原成形,因其中一层构件丢失,铁塔现为12层,通高15.8米。1977年12月,隆兴寺铁塔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山东省文化厅文物局拨专款对该塔进行修缮。2006年5月25日,隆兴寺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月11日,聊城市铁塔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标签: 三宝 聊城 铁塔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