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夫感”与“窝囊男”:影视中理想男性的形象变迁

发布时间:2024-04-17 19:34  浏览量:3

近段时间,国产影视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所谓的“窝囊男”形象,比如《年会不能停!》中白客饰演的打工人马杰,《第二十条》中雷佳音饰演的挂职检察官韩明。观众称呼他们为“窝囊男”并非贬义,相反,凭借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窝囊男”成功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甚至被视为“理想男性”之一种。特别是,正在热播的韩剧《泪之女王》中,韩流巨星金秀贤饰演的也是一名表面上的“窝囊男”(其实不是),“窝囊废赛道”因此愈发火爆。虽然作品中的角色都是“窝囊男”,但观众寄托的情感截然不同在本质上,“窝囊男”的流行,与“窝囊废文学”的流行一致,它是小人物的一种自嘲。作品中的“窝囊男”,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诉求。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他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而忍气吞声、妥协退让。“窝囊男”面临的困境、内心的纠结和挣扎,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窝囊男”的窝囊并非出自本意,而是在特定环境和压力下的反应。由此,“窝囊男”背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生存环境的一些弊病。比如在很多情况下,窝囊的产生并非源于个人能力或性格缺陷,而是由于其身处的环境存在着明显的权力失衡,弱者缺乏有效的发声渠道和反抗手段,他们在面对不公或压力时,只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呈现出“窝囊”的一面。环境上的不足还体现在资源分配的不公与机会的不平等方面。如果一个社会或职场环境中,升职加薪、职业发展等重要机会依赖于人脉、背景而非个人能力与努力,像马杰这样的普通打工人,即便有能力、有抱负,也可能因缺乏“社会资本”而处处碰壁,显得窝囊。曾几何时,缺乏事业心是贬义词、经济适用男是勉强的选择,而今很多年轻人倒不惮以“窝囊废”自嘲。形势比人强,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为霸总的人少了。“窝囊废”这种自我贬低看似消极,实则有助于降低过高的自我期待,缓解因无法达到预期而产生的焦虑与自责;通过自嘲,他们以一种相对温和但又不失尖锐的方式,表达对自身处境的不满和对社会压力的反抗。以此观之,从“霸道总裁”、“经济适用男”再到“人夫感”,构成这二十年间国产影视剧中理想男性的大致变迁。有“人夫感”的“窝囊男”依然具有两性上的吸引力,更多的“窝囊男”折射的是普遍性的人生困境与危机,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自身,这是小人物之间的共鸣。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