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168:《卧虎藏龙》
发布时间:2024-04-17 16:31 浏览量:3
江湖不止打打杀杀,更是人情世故。
中国的武侠电影是属于中国电影工业中最为浓墨重笔的一话,这不止止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深厚,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在电影拍摄中的威亚手法的发明和使用。这种威亚手法是发明于中国香港,这就让武侠电影或武侠剧达到了一种全新的高度,也让小说中的‘轻功’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复刻。
在这部电影之前,已经有了大量的武侠电影,但高度远不及这部《卧虎藏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但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李安导演对电影人物的深度塑造,让其特点不仅仅止步于武艺高强,还有丰富的内心情感。那种属于江湖的儿女情长,在当时社会的道德约束中举步维艰,明明内心是那么的渴望,但却又怯于表达,在时间的流逝和世事无常中,只留意中人的意难平,但是电影中的‘玉娇龙’却是如此的另类的存在。她不受当时的家庭制度的约束,她也不崇尚江湖的等级制度,她只是在追寻着自己的内心自由。
虽然这部电影中我们会不自觉地关注江湖高手‘李慕白’的爱情,但不难发现,真正被李安导演投入大量笔墨和情感的是‘玉娇龙’。她有着对江湖生活的倾慕,同时有着极高的武学天赋,这样一块‘璞玉’需要雕琢,但她的第一任师傅是卑劣的,这也让她的内心产生了动荡。同时她的性情是如此的豪爽,她的出身让她衣食无忧,但电影中她却没有受到当时社会中关于家庭的束缚。当她只身进入江湖的时候,她的情感和心理是经历了一轮轮巨大的洗礼。当我们将视线聚焦于她时,她的迅速地向下一跃,那么,她究竟是开始‘入世’还是‘出世’呢?亦或是一种个人的放逐?这样的结局配合‘玉娇龙’这样一个极具个性且不加约束的人物,留给我们观众的是极度饱满的一个‘女侠’形象。
这部电影中最为封神的场面就是竹林打斗,我觉得竹林不仅仅是一个场地,更像是人物内心的修罗场。中国的文人常以竹自省,竹既有很强的韧性,也是一种谦逊、高贵和纯洁的象征。在水墨画中,画家的笔尖所勾勒出的竹,更加符合人们心中那种阴阳的平衡感。而且此时的‘玉娇龙’在竹间的打斗中是处于下风的,这里面有学艺不精的原因,也有内心的焦虑和嘈杂让她的内心也失去了平衡。漫漫林海,随着风的摇曳,早已对人物的耳和眼造成了巨大的干扰,而真正的高手追求的是剑意和内心的统一,因此,‘玉娇龙’的败北是必然,但我们无从猜测剧情的走向,我们喜欢的是竹海中那种独特的武侠意境。
中国的武侠文化不仅仅是人们对生活中正义的渴望,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的创造。那种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极致追求以及‘英雄配佳人’的组合造就了它特殊的地位。同时我们也不是曾经那个混乱时代的经历中,我们在一些书籍和个人想象中重塑那种社会,那种‘江湖精神’,尽管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非正义,但我们是如此地渴望着美好的发生与幸福的结局。中国独特的武侠文化能否能被不同时代的国际电影社会所接受我们不得而知,我们需要的是对江湖文化更加理性的选择。如今的社会也是‘新的江湖’,但这个江湖需要新的‘江湖精神’,这也是众多电影艺术家们所探索的。
在观影时,我会不自觉地想起一部小说,是清代文学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前期有江湖中的侠义,后期有生活中的儿女情长,结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可以说是非常棒,大家如果有爱看书的,一定不能错过,虽然篇幅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