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备案新规出台 业内称更利于市场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18 03:01  浏览量:2

本报记者 倪兆中 北京报道

微短剧行业迎来新规。多位从业人员近来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他们已经接到微短剧备案的相关通知。新规要求,从今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记者还以从业人员身份从云南省广播电视局获悉,上述微短剧备案新规确已出台,且微短剧备案系统也已上线,依据投资金额将微短剧分成三类分别进行备案管理。

对于新规的实行,多位从业人员持欢迎态度,认为新规并不会限制真正做内容的从业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卡掉擦边球作品,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新规要求分类备案

近两年,微短剧发展迅猛,其市场体量仅在两年间就实现了10倍增长,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接近电影市场。

体量不断突破的同时,行业乱象也层出不穷,有从业者曾直言不讳地向记者表示,短剧的秘诀就是“抓住社会上的矛盾点,或者一些负面情绪,放大以挑起人们的情绪”。

在这种运作逻辑的支配下,不少剧目靠打擦边球获得了市场和观众,自然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事实上,从2022年11月下旬开始,国家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专项整治工作。2023年,国家广电总局也先后两次开展相关行动。随后,微信、抖音、快手三大短视频平台封禁了大量违规发布微短剧的账号。

纳入监管,是将微短剧这匹野马拉入正途的必然举措。据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工作人员介绍,新规按照投资额30万元和100万元两个门槛,将微短剧划分成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和其他微短剧三类,分别以不同的途径备案审核。

其中,符合特殊题材、总投资额达到100万元及以上的作品等条件即为“重点微短剧”,按原途径申报规划备案和成片审核,国家广电总局统一备案公示管理;总投资额度在30万—100万元之间且非重点推荐的作品为“普通微短剧”,在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备案系统”上申报,由省广播电视局进行规划备案审核和完成片审查;投资额低于30万元的非重点推荐作品即“其他微短剧”,由播出或为其引流、推送的网络视听平台履行内容管理职责,负责内容审核把关与版权核定,定期将审核剧目信息报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

从业人员称不会影响创作

微短剧分为横屏剧和竖屏剧,横屏剧一般单集时长10分钟左右,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背景,主要依托于“爱优腾”等平台。竖屏短剧又叫小程序短剧,在小程序上播放,一般单集1分钟左右。这两年爆火的短剧,其实主要指小程序剧。

小程序剧这两年能够快速发展,除了其内容抓住人们的情绪点外,不用备案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投资几万到十几万元,找来几个不知名的演员,架上几台轻型摄像机甚至单反相机就能拍。

上线前需要审核和备案,受影响最大的其实也正是小程序剧。有从业人士称,新规将会造成大量待播剧的积压,还会减少面世剧目的数量。不过,更多从业人员看好并支持新规的颁布。

曾制作过爆款短剧《无双》的西安丰行文化负责人李涛,对新规显得十分轻松, 他告诉记者:“我的观点是严格按照标准去做,不要做违规的事,审核对于我们来讲,不会过度担心产生的影响。”

李涛说,任何行业都有严谨的和不严谨的,新规对于不严谨做内容的肯定会有影响。“这就像法律一样,法律只是制裁坏人,保护好人。”

传统影视出身的刘喆,目前是西安光影品尚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他向记者表示:“慢慢约束是一件好事,本身我们自己做内容其实就是有边界的,所以备案审核这种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

“不管是哪里审,核心都是要求内容规范,不要走偏就是了。”在刘喆看来,备案审核就是多准备一些资料的事,不存在因为备案而增加工作量,因为项目就是持续在推进,只需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即可。

短剧制片人姚女士也是从传统影视行业转战到短剧领域的。她向记者介绍,新规主要是卡掉打擦边球的内容,而很多靠打擦边球的短剧从业者,原本并不是从事影视行业的,其本身对内容也不是很了解,因此新规其实是对行业的净化。

她说,备案审核确实会延长项目的时间,自然也增加了资金周转的时间,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回收现金流的制作团队来说,增加了一定难度,但这也是剥离资本热钱的一个契机,让市场回归理性。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