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起我父亲的舅舅,那年带着父亲出去一趟,回来就像打了鸡血!
发布时间:2024-04-18 23:53 浏览量:7
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运必究之!
看不起我父亲的舅舅,那年带着父亲出去一趟,回来就像打了鸡血!
每年去姥姥家拜年,父亲都会带很多东西过去,一方面是给姥姥的,另一方面是给舅舅家孩子的,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尽管说现在舅舅家和我们家来往的不是很多,一年到头也就见上那么一两次面,但我母亲总是告诉我们,这一辈子都不要忘记舅舅对我们家的恩情,如果不是舅舅,我们家可能也不是这样,父亲也或许一辈子抬不起头。
之前就听奶奶说过,当年我父母结婚差点没结成,原因就是舅舅不同意这门婚事,因为这件事大闹过好多次,甚至还把我母亲锁在屋里,不准她出来。可终究是舅舅没有扭过当年我的母亲,最后这门婚事还是同意了,不过舅舅依然是看不上我我父亲,各种看不上的那种,直到有一年,舅舅把父亲带出去走了一趟之后,再回来的父亲,性情大变,从此我们家也就发生了改变。
1.
舅舅之所以不同意这门婚事,说到底,那就是我们家里穷。
姥姥那边几乎都是做生意的,姥姥卖袜子,舅舅卖百货,日子过的挺好,母亲也是上到高中的人。
这样的家庭,其实在他们那个年代,算是很好的。
我们家呢?
爷爷有4个孩子,其中3个都是儿子,我父亲排行老四,那个时候家里穷的揭不开锅。
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没有像样的彩礼,几乎是什么都没有,就父亲上了几年学而已。
这样的条件,其实算得上很差了。
也难怪舅舅会不同意这门婚事,这不是相当于把自己的妹妹往火坑里推吗?
舅舅极其反对,把母亲锁在屋里不准出来,甚至还要给我母亲介绍对象,可不管怎么样,最后闹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经常哭,也不怎么好好吃饭,这吓得舅舅只好妥协。
妥协之后的舅舅,过于生气,就很少跟我们家来往,甚至过年的时候我们去给姥姥拜年,舅舅便故意出去,就是不在家。
舅妈总是打趣的说舅舅和父亲八字不合,等以后慢慢磨合就行了。
舅舅家有钱,生活过的好,我们家就不一样了,我下面有个弟弟和妹妹,日子过的紧巴。
父亲虽然上过几年的学,但是文化其实不高,虽然说一直出去赚钱,但也顶不住这么一大家子。
我和弟弟妹妹的衣服,都是小姨家的孩子或是舅妈家的孩子穿剩下的,母亲拿过来,缝缝补补又穿上。
舅舅虽然讨厌父亲,但是对我和弟弟妹妹还是很好的,每次我们去舅舅家,他都会给我们拿出来很多好吃的,包括会给我们一些衣服穿。
那个时候,方便面、牛奶、果冻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很稀罕了,根本就是很少见的东西,但那个时候的舅舅家,已经把这些当做零食来吃了。
每次去舅舅家,我们就像是进城了一样,说不流口水,那绝对是假的。
尤其是妹妹,看着哇哇的哭,一直想要吃。
舅舅疼我们,临走的时候也会给我们拿很多东西,他从来不在这方面吝啬。舅妈在家里种地,种了很多小白瓜,这东西拿到集镇上卖也是很值钱,但每次我们去,舅妈都会给我们装很多,我和弟弟妹妹每次抱着吃的回来,恨不得穿个大人的衣服,这样能够装很多东西。
母亲总是跟我们说,要记得舅舅和舅妈的好,他们是亲人,是真正在乎我们家的人。
2.
去他们家吃东西,拿他们家衣服穿,甚至过年前夕,母亲还会跟舅舅借钱。
毕竟要过年了,家里要办年货,要给孩子们买衣服,用到钱的地方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家,捉襟见肘,实在是困难。
因为家里有3个孩子,再加上那个时候奶奶住在我们家,她年纪大,父亲担心母亲一个人照顾不过来,所以那些年父亲干的都是零工,打一段时间的工就回家看看,尤其是忙收和忙种的时候,他就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这样的情况,一年到头,赚不到什么钱,虽然看到人家做生意眼馋,但我们家,本钱也没有。
这一年入冬,舅舅忽然间就到了我们家。
在我印象中,舅舅是很少来我们家的,这一次来,我们都很意外。
舅舅开门见山的说“你就准备这么过一辈子?就不想点别的?”
父亲听了,只能傻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母亲在一旁看着父亲和舅舅,想要打圆场,但被舅舅拦住了“你要是一直干一些零活,或者出去打工,这也不是个事啊,你三个孩子,以后上学,哪哪都需要花钱啊。”
父亲沉默了。他怎能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呢,只是出去打工的话,不放心家里,在乡里做点生意吧,第一是没有门路,第二是没有本钱。
他也发愁,只是发愁,解决不了问题。
母亲看了一眼舅舅,她知道,舅舅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不是来羞辱父亲的,应该是是有别的事情,就问舅舅是不是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想让我母亲跟着他出去干。
舅舅连忙打住“我现在手里不缺人,但是我今天来,确实是有个事情要说。”
原来舅舅一个朋友家里忽然间出事了,需要钱,于是就把手里的那个大三轮车给低价出手了,比市面上便宜不少钱,那个朋友是拉烽火煤生意的,这不是眼看就要入冬了吗,大家需要蜂窝煤的多,这一段时间生意应该会很好。
更关键的时候,开着车,拉着蜂窝煤走街串巷,也不用跑太远,晚上就能够回家,也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
一举多得。
这个消息可以说是实在是太好了,有了一门生意,而且还能够在老家干,这简直是最好的办法。
但父亲还是发愁了。
一来是,就算是低价出手的车,我们家可能也暂时拿不出来。二来,虽然说蜂窝煤是个好生意,可咱也不会经营啊,也不知道从哪进货。
然而,舅舅的一番话,让父亲没有所有顾虑。
那车,舅舅已经买下来,说是让父亲直接用,至于怎么卖和从哪进货,舅舅已经跟他的那个朋友打听好了,等明天就准备带父亲走一趟,熟悉一下流程。
母亲听完,高兴地不行,或许是太高兴,或许是喜极而泣吧,母亲竟然流泪了,嘴里一直说着谢谢。
舅舅站起来说“谢啥,都是一家人的,你们赚钱,我也高兴。”
父亲说“等赚到钱,我就把买车的钱还给你。”
舅舅没有搭这个话茬,只是说先干起来再说吧。
3.
父亲跟着舅舅出去了两天,回来之后,他性情大变,像是变了个人一样,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很亢奋,很激动,很有激情的感觉。
舅舅做了局,请了他朋友过来吃饭,三个人在饭桌上聊了很多,去哪里卖比较好,进谁家的蜂窝煤比较便宜等等,那个人都说了。
父亲连忙感谢他,但那人就说“要谢就谢你大舅哥吧,要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我才不舍得跟你说这些呢。”
那人跟我舅舅是朋友,相处好多年了,估计不是舅舅做中间人,这件事根本就成不了。
自从这件事成了之后,父亲每天早上四点多就起床,一直到晚上才回来。
深冬了,生意确实好,很多家庭都是在冬天烧蜂窝煤,我们家也是如此,不少时候,村里人也会来我们家买煤球,还说我们家的煤球烧的透,烧的旺,甚至不少人会把一个煤球用钢锯锯开,两块变四块,但每次只需要放进炉子三块就行,三块的量和燃烧出来的火,比得上四块,也算是省不少煤球。
那次星期天,母亲一直心疼父亲,就想着让我过去帮忙。
那个时候我好像才小学一年级左右吧,能识字,但算账肯定是不行的。
其实后来母亲也说了,让我过去,并不是让我去算账,是让我陪父亲说说话。
他每天一大早就出去,到了很晚才回来,这一天到晚,身边也没有个人说话,他心里可能会憋屈,会难受。
再说了,寒冬腊月的,每天都去陌生的村里,万一买家多了起来,父亲一个人忙不过来,很多人会偷偷拿煤球,这样不就亏了吗。
这不是说村里人不守规矩,只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真的会发生。
我跟着父亲去卖过煤球,往往我们到了一个陌生的新村之后,我就坐在车里看着煤球,父亲就在村里吆喝“谁买煤球,好烧的煤球,便宜的煤球喽!”
父亲去喊生意,我就看着车里的煤球。
人一来就很多,父亲忙着清点和忙着收钱,人一多就乱,很多调皮的小孩或是老人直接爬到车里拿。
等我发现了或是大喊一声的时候,那些人就说要拿回家用一块先试试能不能烧透,烧透的话才能够买。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很多很多。
父亲也是个好说话的人,人家说拿,他就让拿了,也不拒绝一下。
有一个人拿,就有一窝蜂的人过来拿。
这种事情,也是很多很多。
4.
卖完煤球之后,我们就去进货。
在我印象中,我们去过一家煤球大厂,那老板跟父亲关系还算是不错,我后来想,这可能是舅舅从中间说了不少好话,毕竟父亲才干这个生意多久啊,人家为什么会对我们这么好呢。
请我们吃饭,给我们水喝,还给我烤红薯。
这应该是舅舅在中间说了很多话吧,当然,这都是我的猜想罢了。
慢慢的干,这个生意一直做着。
那年过年,父亲买了很多东西,给了姥姥一份,给了舅舅一份,还给舅舅家孩子包了很大的红 包。
舅舅不让孩子接,说我父亲刚开始干,还是需要攒钱的。
母亲直接把那钱塞给孩子了,说不管有钱没钱,作为孩子的姑父,就应该是给钱的。
吃过饭,舅舅又给父亲提个醒:自己做。
现在我们是去人家那进蜂窝煤,不管是什么价,成本还是在那放着的。
如果是自己做蜂窝煤,以后就不一定要出去卖,只管在家里做,批发给人家这不就行了吗。
舅舅还说“你担心孩子担心孩子奶奶,以后自己做蜂窝煤,天天在家,这样也不用出去跑了,孩子也不用跟着你受罪。”
我跟着父亲出去卖煤球这事,看来舅舅是知道了。
父亲其实早就想这么干了,但咱没这个技术啊。
不料舅舅却表示,已经想到这一块了。
姥姥家斜对面这一户,有个老人,按辈分我也该喊他一声姥爷的。他就是给人家做蜂窝煤的,不过现在不干了,在家里休息。
舅舅想的是,带着我父母过去,跟人家送点礼,说说好话,让这个人到我们家做几天的煤球,父亲学会了之后,两个人一起干也行,或者给人家交个学费也行。
父亲一拍大腿,激动地不行。
是啊,有一门手艺,比什么都强。
如果真的会做蜂窝煤了,以后也不用出去跑了,寒冬腊月的,也不用那么遭罪。
5.
我们家,靠着蜂窝煤的生意,慢慢的开始把日子过了起来。
如今我们家早就不干这样的生意,父母年纪也大了,就在家里包地种菜,我和弟弟妹妹也早已经大学毕业,开始了工作。
父母算是一辈子没有出过村,一直在村里生活,但却把我和弟弟妹妹送到了外地,让我们上了大学。
但说到底,这一切,还是得多谢谢舅舅,如果不是他带着父亲去卖和做煤球,我们家也不可能是现在这个样子。
每年过年的时候,父亲都会拿很多很多礼品,舅舅家两个孩子结婚的时候,父亲忙上忙下,什么活都抢着干,随礼随的也是最多的。
舅舅一直说这件事过去好多年了,自己也没帮上什么忙,不用这么客气。
但父亲就说,领进门,那就是帮了很大的忙,不管过去多少年,都应该记得。
然而舅舅却说“我不是在帮你,我就是看不得我妹妹受罪。”
这话出来,父亲惭愧了。
但向舅舅保证“不会了,以后都不会了。”
舅舅看不上父亲,这是事实。舅舅帮了我们家,这更是事实。
现在舅舅生意做得大,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常年在外,我们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够见上一面,但每次见面,父亲都很热情,各种跟舅舅说好话。
舅舅不仅是我们家的亲人,严格来说,更是我们家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