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之外》一个大学生的奇幻漂流,见证城市与山村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4-04-19 16:04  浏览量:8

每年都有一些电影,制造着简单粗暴的爆米花时间,也有一些电影,能够撇开华丽的包装,带我们去体会尘世百态,感受真正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共振。

《重山之外》无疑是属于后者,影片讲述了一个山村孩子考上大学之后,走出重山去学校报到,因为遇上了骗子,不得不在陌生的城市里展开一段自食其力的奇幻漂泊。就如同一部都市版的鲁滨逊漂流记,情节不乏曲折离奇,内核却紧扣现实,在嬉笑与感动之间,见证了现代文明社会中,山村与城市的误解与隔阂,以及不可阻挡的双向奔赴。

荒诞是现实的缩影

表面看,影片主人公唐小林从天之骄子变成流浪儿,这是一个极具荒诞色彩的小概率事件,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何尝不是现实的缩影,聚合着所有农村学子进入城市后的心路历程。每年有数百万农村考生参加高考,其中很少一部分最终如愿被大学录取,而在这数十万幸运儿中,有很多贫困生都与唐小林一样,人生第一次告别家乡,手心里捏着父母的血汗钱,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出重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

然而等待他们的,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段漫长的适应期。他们会遇到哪此困难,与城市里的人进行怎样的第一次接触,内心又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都在《重山之外》中随着唐小林的故事,得到了细致且深入的呈现。

正如唐小林刚出站就被骗走了学费,感受到了什么是人善被人欺,等他回到这里,又遇上了一对真正需要帮助的母子,真假难辨的套路,让他陷入前所未有的困惑。相信这样的处境,在现实中绝非孤例。

如果是城市里的孩子,会有很多办法来解决问题,可是农村子弟没有那么多经验,唐小林出于倔强和自尊,不愿求助于人,宁可自寻出路,大雨夜被保安当作小偷打了一顿,在废墟中拾铁筋被恶犬追咬,想凭力气卸货赚点钱,却被其他装卸工欺负。都市丛林中的人情冷暖,排挤歧视,他在短短几天就饱尝一遍,这些五味交杂的滋味,对于所有在都市里打拼的农村子弟都不会陌生。

冰漠与温情的转化

令人动容的是,影片通过唐小林的视角,既揭开了城与村之间的偏见与误解,用犀利的讽刺手法对现实进行嬉笑怒骂,同时也用敏锐且细腻的触觉,捕捉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包容,用温情融化了冷漠。

就像唐小林已经被骗走了全部学费,学都上不成了,还是不改初心,把仅剩的钱都给了孩子的母亲,还有在河边,饥肠辘辘,生无可恋,还是奋力救出水的孩子,然后不图回报的离去。

在唐小林的视角里,城市就像是一座丛林,车水马龙之间遍布着恶意与陷阱,让他无处容身,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被帮助过的人,素未平生的校长和保安,路边的热心人,都在试图寻找并帮助他。

尽管唐小林的遭遇冰冷且残酷,影片通过戏谑和诙谐的轻喜剧手法,让整个故事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氛围中,营造出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特别是最终全城寻找唐小林的桥段,更是产生了笑中带泪戏剧效果。让人开怀一笑的同时,也不由心生感触,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渐渐变得世故圆滑,渐渐失去了内心的质朴和热忱。

山外与山内的交互

《重山之外》的主体故事发生在山外,精神与情感内核是来自山内。唐小林的父母,司马南饰演的唐家贵和冯波饰演的秋花,在贫病加交的窘迫处境中,展现出一种坚韧而又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卑微而又伟大的人格魅力。

影片对唐家贵的刻画立体而又鲜活。表面看上去,这位老人身无长物,满面风霜,还拖着一条残腿,但是他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让人不由为之肃然起敬。作为一位父亲,他卖掉赖以和存的驴筹措学费,无怨无悔做儿子的后盾,无需任何言语,如山般的父爱呼之欲出;作为一位丈夫,他恪守当年的承诺,十几年如一日守护着精神失常的妻子,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在火车站前拿出一个馒头递给妻子,一个最简单的动作流露出深沉澎湃的爱;作为一位村民,他把所有年华都奉献给山村却不求回报,不愿成为村里的负担,天还没亮就悄悄出门去矿上找活干。

不难看出,唐小林所有的宽容、质朴、自爱,都是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家庭的耳濡目染,唐家两代人的生存意志品质和生活智慧,也正是时下都市年轻人最稀缺的财富。

由此,《重山之外》再次印证一个道理,奔赴从来都是双向的,城市接纳、培养山里的孩子,把他们变成时代的栋梁,同时这些孩子也把重山之内的真诚与善良带到城市,把重山之外变得更加完整而又美妙。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