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海街日记》|是枝裕和镜头下的亲情之味

发布时间:2024-04-19 17:35  浏览量:7

电影在最初诞生的时候是用来讲故事的工具。所以许多电影要讲矛盾和冲突,有时把一件小事放到很大,仿佛这样才能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本人有时恰恰相反,镜头下的场景是不加矫饰的,情节就藏在平铺开来的胶卷里,不像是在编纂一个故事,倒像是在记录一个真实存在的家庭。

由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画改编的《海街日记》就是如此。

以前久闻《无人知晓》之威名,未敢观看是枝裕和的电影,这次是看完后才猛然发现:导演竟然是他!一时惊讶。

01

看过之后,觉得真是拍得毋庸置疑的好。

很少有人敢于运用这样平淡的剧情架构去拍摄电影,因为这样影片容易变成白开水。出来的成品确实是清淡的,但尝一口,清亮的色泽里却藏着丰富的滋味。

一切从三姊妹收养了因父亲去世而难以容身的异母妹妹铃开始。

大姐幸,大人们逃避的养育责任由她挑起,由此她逐渐练成外柔内刚的性格,也是她决定收养铃。

二姐佳乃,略有奔放。总是热情似火地投身于恋情(然后被甩),酩酊大醉后又重新往前,偶尔有细腻感伤的一面。

三姐千佳,看似懒散又大大咧咧,却也有着豁达自由的优点。

小妹铃,复杂的家庭经历造就她的乖巧早慧——母亲破坏了姐姐们的家庭,丧母后父亲再娶,紧接着又经历丧父的痛楚。

从夏秋之际到冬天,短袖换成长袖,从炎热葱郁的山坡到温暖的被炉,是枝裕和在这部电影中给观众端上的不是刀片,而是复杂却真实的生活,以及缘分、亲情和生命的种种不可言说。

02

缘分。

缘分有正缘孽缘之说,也代表着一种巧合。在电影里,它是一团纠葛不清的线,使人无法分清究竟谁对谁错。

幸无法原谅母亲的不负责,却也做了和铃的母亲一样的事(第三者);佳乃常常嫌弃姐姐“古板”,却会在遇到害怕的事情时本能地大叫“姐姐”寻求保护;在一起生活数个月后,铃从千佳那学到了筷子扒饭的坏习惯…身上流着同样血脉的她们互相疗愈,无条件地力挺彼此,支撑着走过生活中的坎坷无常。

在幸望着铃的背影说,虽然父亲没有担当,却也还是个温柔的人,因为他为她们留下了铃这样一个妹妹时,所谓是非对错早已化作云烟,唯一真正值得庆幸的是缘分令她们成为亲人本身。

03

生命。

整部电影中出现了至少两次葬礼的镜头,第一次是姐妹四人的父亲,第二次是见证她们成长的小店的二宫阿姨。日本人对生与死一向很有一套独特的看法,至少在文艺作品中,他们并不避忌“死”这个人人都将面对的课题。

《深夜食堂》里那罐最终被送到应有归处的骨灰,全程直面死亡、与死亡和解的《入殓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的终点作出了解读。

《海街日记》中并没有花费太多笔墨描绘死亡,然而这部电影中的死亡,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至少如果父亲没有去世,那么姐妹们便不会相遇。

有时,逝去亦是缘分的开端。

人的离开会带走另一些人生命和记忆中的一块,所以在去前留下一些幸福回忆便是格外重要的事了。父亲和二宫阿姨都是在见到又一年樱花开放之后才结束的,能在生命的最后再看一次花的美,这就很好。

题外话,日本对樱花有一种格外的执着,这是因为他们十分推崇“物哀美学”。在这套美学理念中,脆弱之物亦为美之体现,终将凋零的生命如是,樱花亦如是。这种兼具绚烂和脆弱的花朵据说承载着人的亡灵,当似雪的花瓣随着风和水飘向远方,也许其中也曾有亲爱之人的一抹痕迹。

04

两个小时下来,感到心中温暖。

是枝裕和不愧是以亲情和现实题材见长的导演,生活的狗血和鸡毛被巧妙地藏进一个个场景、一句句对话里,没有尖叫怒骂和疼痛,没有尖锐的不堪。

姐姐们真心地爱护身为异母妹妹的铃,铃也时时体谅姐姐们的想法,生怕造成伤害;幸最后和母亲和解,拒绝了约会对象一同去往国外研习的邀约……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尽管也有人觉得太平淡美好以至于无聊,但当想起姐妹四人鲜活美好的笑脸,我却由衷觉得,这样不也挺不错的吗?

毕竟,生活不总是一出跌宕起伏的戏剧,不需要那样多惊险和波澜壮阔呀。

标签: 亲情 日记 镜头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