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风●吾心吾乡∣古道“白马”展新风
发布时间:2024-04-19 01:29 浏览量:8
▲白马寨村举行文化展示活动。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拥有7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白马寨村,这里以独特的匾额文化和充满江南风情的古建筑闻名……”4月15日,网络主播赖伟成和他的团队在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向数千名网友介绍白马寨村的历史文化。
人文鼎盛白马寨,青砖古巷筑红城。白马寨村位于丰城市张巷镇,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该村共有64条巷道、125栋古建筑,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村里拥有石雕和木雕匾额135块,被誉为“匾额书法博览园”。此外,红色、风水、宗教、商帮、民俗、军事等诸多文化元素的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马寨文化。
全民参与 形成古村保护合力
15日上午,记者走进白马寨村,只见一条条狭窄的巷道纵横交错,脚下依旧保留着独轮车辙印记的青石板,是这个古村曾经作为重要商贸通道的见证。巷道的两旁,分布着一栋栋百年古宅,几乎每栋古宅大门上都挂有一块匾额。
瑞霭关西、鳝堂遗徽、兰陔启瑞……每一块匾额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种文化,或是表达传承良好家风之意,或是警醒后人为官做人之道。而这些文字更集合了楷书、篆书、隶书,以及难得一见的钟鼎字体,让白马寨村成为精美的书法博览园。
记者看到,尽管历经数百年,但村里的绝大部分建筑依旧保存完好。这除了历史原因,更与这些年当地的保护力度密不可分。采访时,记者恰逢白马村党支部书记杨晓与村干部巡逻。“这段时间雨水不断,我们每天都要看看有没有房屋受损,杜绝一切隐患。”杨晓说。
为形成保护合力,张巷镇建立了党员包保传统建筑责任制,即村两委干部“村落长”责任制和无职党员“栋长”责任制,以及其他党员、群众划分到64条巷道责任包干的“巷长”责任制。同时,成立古村讲解宣传队、防火卫生巡查队、房屋保护修缮队、矛盾纠纷调解队和乡村产业促进队,带动各级群众和组织共同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当中,形成党员有行动、村民有参与的良性循环。
“我们还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村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一村一档’‘一书一图一清单’管理台账,实施分区保护,合理规划建设布局,对核心区严禁拆建,同步解决村落居民建房用地需求,让一排排新式民居和古建筑相对矗立,新旧辉映。”张巷镇党委书记廖明表示。
▲孩子们在白马寨村参加研学活动。摄影丨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陈璋
活化利用 焕发古村更大光彩
做好保护是留住传统村落乡愁的根本,活化利用则是助力传统村落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白马寨村面对基层资金缺乏、产业项目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乡贤文化,积极发挥本土技艺、推进政策创新引领,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新路子,让传统村落不仅能见守望、见乡愁,更能见继往开来的光明。
走进清代进士杨祖兰的古宅,一个精心布置的艺术馆豁然出现在眼前。如今,这栋百年古宅已经成为丰城市首个村级美术馆。它于去年11月揭牌成立,依托景德镇市洪州瓷画院艺术家现场采风,创作了79幅国画、书法等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全部取材于村里的匾额内容,国画主题也以传统村落、田园风光为主,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白马寨村的历史人文特色。”杨晓介绍道。
为了进一步活化利用白马寨村里的古宅,张巷镇提出宜住则住、宜商则商、宜养则养、宜用则用四种方式,即在不破坏传统风貌的前提下允许原住户对生活设施进行适度改造、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修缮使用、支持有情怀的乡贤回家“领养”、建设文化传承的活动场所给群众使用。
作为三栋被乡贤“领养”的古宅之一,“清辉远播”古宅经过修旧如旧的提升改造,陈设精致而富有诗意,被打造成了一个集古风拍摄和乡村振兴直播为一体的古色古香古韵展馆。赖伟成是这栋古宅的“领养人”,他告诉记者,直播讲究货场的布置,在古村里面做直播,效果很不一样。“除了带货,我们更注重古村落文化的推广,让更多人都能认识和了解白马寨村。”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白马红色展馆和美术馆,突出匾额文化、风水文化等,打造一批文化IP。同时结合白马橘柚、金山茭白、凤凰山庄垂钓中心等农业采摘项目,打造成一条以红色、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农旅一日游’路线,让传统村落焕发更大的光彩。”廖明说。
编辑:徐黎明
复审:陈双双
审签:李颖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