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美貌地位的,是大众对美的接受度
发布时间:2024-04-19 18:37 浏览量:8
很难想象,19年前被嘲笑“可爱在性感面前一文不值”的林依晨,如今在美人林立的娱圈,依旧抓人眼球。
《恶作剧之吻》《不够善良的我们》可能是中女的内核愈发强大了,和许玮宁同框,竟一点不输。
她也成功靠一直以来积累的国民度和影响力,成为无可替代的面孔。
很多网友说,这两个角色换别人来演,就没那么成立了。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一个美人的颜值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认不认可、接不接受”。
就像赵丽颖的花千骨刚播的时候被骂成筛子了,从韩式一字眉到哪吒头,无一不被吐槽。
而当后来的小花、甜妹呈现同款花千骨造型时,经过对比,人们越来越接受并认可赵丽颖,她的美貌地位才被推上史无前例的高度。
不是她以前没营销过美貌,而是人们现在才发觉她的颜值能打。
和众多女星同时亮相也够惊艳,b站有各种她花千骨时期的颜值向剪辑,甚至有很多人表示小骨时期的她最美最灵动。
发现没有?
我们欣赏美,从来都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显示出赞同或拒绝。
你若赞同,TA即为你心中的美;若是拒绝,TA在你心中便算不上美。
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通过理性的量化来衡量两个人孰美,比如somi和天仙,一个浓颜一个淡颜,一个西式混血一个东方古典,两者在客观维度上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赞同、认可天仙美貌的人多了,她的美貌地位就会在口口相传中得到稳固甚至加强。
强到走上神坛的程度,慢慢就会在各种颜值比赛中,还没比就赢了,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两者没有可比性”。
所以,世人对一个美人的接受与否,是审美活动的重要一步。
这会直接决定美人居于审美链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
今天先抛开这部热播剧的剧情(大家感兴趣的话叔单出),和大家聊聊美貌的“接受美学”,就是一种研究审美受众能否接受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人的受众程度(受众是否广泛、受众群体是谁),比她的颜值,还能决定其美貌地位。
它既可以运用到美人鉴赏方面,又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给美貌抬咖。
今天羊就围绕接受美学,跟大家聊聊一些话题。
为什么站在审美链顶端的美人,赢的不是脸,而是大众的认可?
为什么女明星都争先恐后想演绝世大美人?
为什么全智贤已经有疲态,但还是美过精雕细琢的韩国女团?
接受美学
什么是接受美学?
顾名思义,关注受众的接受、反应、欣赏过程和审美体验。
羊曾看到一个关于刘亦菲的评价:
说如果娶了这个女人,光是想到回家后,会看到她在家里看书、插画、做饭、做瑜伽……无论干什么都行,都会觉得十分美好。
接受美学提出的美学实践包括三个步骤:美(审美对象)的产生、美的传播、群众对美的接受。
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一个美人的形象,实现这三个步骤,才是对美的完整的把握。
所谓“生动美人”,就是能打动人,能让大家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反应,或振奋、或幸福、或心痛、或悲伤。
这也意味着完成了审美实践的最后一步,即主体的接受。
被封神的不只是美貌,更是她广泛的美貌受众。
而停留在不同审美实践步骤的美人,也有着不同的颜值地位。
1、第一步:美(审美对象)的产生
成为美的第一步,是先成为审美对象,这是将美量化的结果。
三庭五眼逐一规范,妆发造型层层武装,最终量变到质变,达到美的及格线。
成为审美对象是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终点,羊经常看到很帖子问“为什么这几张图没什么人点赞”。
原因很简单,不是你人缘差,而是并没有成为别人的审美对象。
生活中的大美女,能美成别人生活中一道靓丽风景线的那种,朋友圈发美照都像是一种恩赐。
你的朋友圈肯定也有这类存在,看她照片是享受、是视觉盛宴,你会被她轻易种草,她很长时间不发照片你会惦记,这就是你在生活中的审美对象。
成为审美对象是普通人的美貌终点,却是靠脸吃饭的娱乐圈的美貌起点。
比如大众对李兰迪一个很残忍却无比真实的评价:不丑,但太普。
现实中够用的美貌,当屏幕中的主角还是不太行。
女明星若停留在“审美对象”的阶段,比如说流水线上的韩国女团,可以说是美人中的学院派。
符合传统标准,但盲目接受美的形式,缺乏创造性,对观众来说没有太大意义,看个热闹,看完就忘。
这也是为什么把全智贤和张元英放在一起,问大家觉得谁更美,80%的人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那可是红遍亚洲的全智贤啊,是审美届的淡颜教科书啊,也就把她和浓艳届教科书范bb放在一起比较时,才会让人犹豫选谁。
即使她老了、胖了、有皱纹了、脸垮了,这种影响一代人审美的存在,美貌地位本来就很难撼动。
让大家记住,对其产生反应或者意义的美,才能步入第二阶段,也就是美人进入我们的审美视野,与我们组建审美关系。
2、第二步:美的传播
美人和大众组建的审美关系,可以是借鉴、模仿,比如谁用谁说好的鞠学、直男斩半藏学,因为好用,才得以广泛传播。
而美的传播也是一门学问。
主要有两个思路,第一种像韩媒那样贴花里胡哨的标签,比如“泫雅能让酷暑飞走的美貌”、“Lisa是比例流氓”。
或是像港媒那样,用生活化的美貌待遇来彰显惊世骇俗的美。
比如“李连杰拍戏时因李嘉欣太美不敢亲她”、“每天都有学生趴在门口偷看王祖贤”...
网红也深谙其道,比如营销“出去吃个饭被七波人买单”的花姗姗。
美貌传播对于美人形象的营造有多重要?
1个人说美不算,10个人都说美更能服众。
当所有人都说这个人好美时,你跳出来说她不够美,大众只会怀疑你的审美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无法欣赏她的美。
现实生活中,美貌程度相当的两人——
积极拓宽人际交往圈、参加社交活动、被看到、被知道的那个,美貌名头会远大于孤芳自赏的那个。
比如颜值不输林青霞的胡因梦,无心攻战娱乐圈,而是剪了头发带上眼镜当个作家、翻译家。提到神颜美女时,也会晚一点才能排到她。
这也是为什么女明星争先恐后想演绝世美人、女神降临。
没搭上大不了被嘲不自量力;
搭上了,美貌地位飞升,从此自带绝世美人滤镜,比如《三体》里的杨冬曾演过惊鸿一瞥魏美人、文佳瑛现在自带女神光环。
如果你想当生活中的女明星、全方位打造美人名头,现实中也有很多对标娱乐圈时尚芭莎晚宴的场合。
比如学校大型活动里举旗的、打牌的;公司的年会里主持的、表演的等,都是露脸、推广美貌的绝佳时机。
而在成为审美对象、美貌也被看到之后呢?
就到了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你的美是否能被接受。
决定美貌地位的,是大众对美的接受度
以《红楼梦》为例,黛玉和宝钗都已达到美的那条线,都可以成为宝玉的审美对象了,审美实践第一步
二人先后住进贾府,进入宝玉的审美视野,审美实践第二步
为什么宝玉只念木石前盟、不喜金玉良缘?
除了黛玉从不规劝宝玉入朝为官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
我们是否能接受TA的美,在于TA能否给我们提供情绪价值。
对于宝玉来说,林黛玉的小性、爱吃醋、作,才是在乎他的象征,吵着吵着,黛玉还埋怨他为什么穿这么少,冷不冷?
此类行为能给他提供极大的情绪价值。
可以对比平儿对贾琏偷腥一事,抱着戏弄甚至包庇的态度,哪个会让男人觉得“她好在乎我,她没我不行”,显而易见。
而宝钗的持稳内敛和心性包容,在事业型直男、甚至是直男癌眼中,才是美的化身。
为什么要把握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
因为不顾受众是否接受的传播,无异于按头强迫。就像姚安娜身边每个人都夸她美,不代表观众会买她的帐。
关晓彤的路人缘从大跌到慢慢回春,也是卡在了两个节点。
跌在一个演员,不接受观众对其演技的质疑,亮出那句“观众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警世名言。
回春在直播间里接地气的大吃特吃,现在会考虑走红毯穿这身会不会被观众骂。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受众群体也决定了TA的美貌地位,为什么绿茶被万千直男追捧、却站在审美链的底端?
因为低攻击性、低智力值、低龄化、半遮不露的纯欲主要面向的受众对象是普通男性群体甚至是……
而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社会话语权、的精英阶层优质男士往往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匹配,偏向于面带智力值的脸。
因为智性脸的受众群体(优质男),社会地位高于纯欲绿茶的受众群体(普男),所以智性美在审美鄙视链中的地位,亦高于纯欲风。
现在流行的网红也偏向于《鱿鱼游戏》女主郑浩妍之类的高折叠、上飞窄脸,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大众的审美升阶。
能立于美貌竞技场不败之地的,往往是受众更广泛、且受众群体更高阶的群体。
对于个人来说,谨慎考虑和选择自己的受众群体,本身就是塑造风格的先决条件。
或许我们看不清自己的归途,却能决定自己的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