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逢博代表作千首,却拿不出一万块,守丈夫骨灰15年很孤独

发布时间:2024-04-19 19:24  浏览量:7

朱逢博清楚记得,1992年时,她的丈夫施鸿鄂正在医院病床上躺着,医生告诉他患有心脏病,必须进行搭桥手术。

朱逢博夫妇是行业内的翘楚,备受粉丝们的推崇,自出道以来,他们已经演唱了上千首歌曲,凭借他们的知名度,即使随便演唱一首歌也能得到数千元的报酬。

当紧要关头到来时,朱逢博搜索了全家的储蓄,只找到了6000元。为了凑够1万元,他最终借助亲戚和朋友的帮助才得以实现。

01

朱逢博出生于1937年的战乱中国,幸运的是,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他非常疼爱。

朱逢博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物质条件艰苦,但在母亲的关爱下,她度过了一个安稳的童年。直到回到故乡济南,父亲成为水利工程师后,他们的生活才开始变得稳定。

在家庭条件改善后,父母考虑为朱逢博报一个兴趣班,但她却表示希望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工程师。父亲听后大笑,认为这是他最珍贵的女儿,因为家里有个工程师可以指导朱逢博的理科成绩,让她难以下滑。

朱逢博凭借优秀成绩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但她深知土木工程并非轻松之事。一毕业,她便成为了建筑工地上的“万能砖”,无论哪里需要,她都会义不容辞地去填补空缺。

头顶烈日,在工地间来回奔走,她的工作日十分辛苦。然而,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里,她却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唱歌。

为了消磨时间,她一边工作,一边哼唱着歌曲。偶尔,她会暂停唱歌,继续着手写工作报表。尽管生活充满艰辛,但朱逢博却依然乐观地面对着一切挑战。

朱逢博的优美歌声在工地上传开,工友们听得入迷,纷纷要求她再唱几句。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单位里传开了,大家上班时间都希望她能为大家唱唱歌。

在她23岁那年,上海歌剧院慰问工人表演,到了观众同乐的环节,她的同事们推着她上台。虽然她有些紧张害羞,但一开口,那种沉稳的嗓音让台下观众掌声不断。

在工人们的慰问中,领导们被一个天赋异禀的歌手所震撼,他们深知这样的嗓音不能被埋没,于是决定邀请他加入上海歌剧院。

歌手朱逢博虽然热爱唱歌,但面对邀请他犹豫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没有音乐基础,不知道是否能胜任这份工作。

如果声音只是好听,但在歌剧院唱不上去,那可能会让人失望。相反,选择自己熟悉的专业和热爱的工作,就能确保一个稳定的未来。

朱逢博虽然没有音乐背景,但上海歌曲领导欣赏她的才华,安排她调进了歌剧院。为了培养她,单位送她去了音乐学院,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影响她一生的人。

施鸿鄂,上海音乐界的耀眼明星,年轻有为,16岁时就成功考入音乐学院,毕业后立即被上海歌剧院预订。在那个年代,出国学习先进的音乐知识是行业的顶尖,施鸿鄂就是其中的一员。

回国后,他凭借出色的能力,特别是他的教学方式,结合了传统和现代,赢得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年纪轻轻就成为了音乐学院的教师。

朱逢博是个新晋音乐人,虽然她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音乐基础,她在请教施鸿鄂音乐问题时,总是提出一些让资深音乐人感到可笑的问题,甚至还会闹出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朱逢博很愿意向施鸿鄂学习,但施鸿鄂对她的这种态度并不感冒,他不明白为什么歌剧院会破格录取一个完全没有音乐基础的人。

施鸿鄂以礼貌的态度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对即将离开的朱逢博说:“你的音乐潜力有待挖掘。”他的本意是暗示朱冯博缺乏音乐基础,难以唱出好歌,建议她知难而退。

朱逢博误以为施鸿鄂是鼓励她多向老师请教。按照她在学校多年的经验,当老师说你的音乐有待提高时,那就意味着需要多多向老师学习。

朱逢博因为误以为自己走错了路,最终进入了天才音乐学校。在那里,她问了几个问题就明白了她的疑惑。朱逢博秉持着好学的精神,第三天准时蹲点在施鸿鄂的教室外。

施鸿鄂不知道朱逢博误会了,还是像往常一样给她讲了一些简单的题目。第二天,朱逢博依旧来找施鸿鄂,看着她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总会从怀里掏出准备了一天的问题。

施鸿鄂被她的坚持感动,于是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唱唱歌。

朱逢博第一次在众人面前亮出了她的歌喉,清脆的嗓音仿佛一块未经雕琢的玉,虽然没有专业知识,但却散发着质朴而灵动的美。

那位歌剧院的负责人理解并欣赏朱逢博的才华,他热衷于培养有潜力的人才,因此对朱逢博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每次朱逢博来,他都会热情地传授她知识,还赠送给她专业的书籍。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甚至产生了微妙的暧昧。

施鸿鄂度过了最煎熬的一段时间,他期待着太阳升起,第二天能与他的心上人见面。施鸿鄂是个才华出众、长相帅气且温柔绅士的青年才俊,这让朱逢博无法抗拒他的魅力。

朱逢博却无法与他开始恋情,因为进入上海歌剧院时,领导已经明确规定她30岁之前不能谈恋爱,这是她必须遵守的规则。

朱逢博在23岁时才加入上海歌剧院,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领导对她的要求。考虑到她需要具备音乐基础,直接上台显然不太现实。

于是,她决定先学习音乐知识,经过4年的学习,她在27岁时变得更加成熟。同时,她也意识到,如果在这个阶段过于专注于恋爱,可能会因为缺乏职业规划而陷入困境,比如成为家庭主妇而放弃事业。

因此,朱逢博在选择是否恋爱时保持清醒,坚守自己的事业规划,不被爱情冲昏头脑。

当朱逢博回到歌剧院正式上班,她的事业迎来了飞跃。对于一段未明的爱情,她始终心存疑虑,不确定对方是否真心。

旁人觉得她过了30岁自然就会有结果,但她的不自信始终困扰着她,让她在暧昧的气氛中无法自拔。

歌剧院领导决定让朱逢博向王昆老师学习。每次演出,朱逢博都会在幕后静静地倾听王昆老师演唱《白毛女》。王昆老师是《白毛女》喜儿的第一人,她的声音优越,吸引力极强,是歌剧院的台柱子。

王昆老师对朱逢博的嗓音非常赞赏,愿意倾囊相授,将她培养成《白毛女》喜儿的接班人。

02

朱逢博因为《白毛女》这部戏一战成名,成为了上海歌剧院的当家花旦,而且在她的一生中,她演绎了近2000多场《白毛女》。

而在此期间,施鸿鄂的同事看到他已经33岁了,身边还没有一个好的伴侣,于是他们为他安排了相亲,帮他解决了人生大事。

虽然朱逢博当时正计划着在30岁之后向施鸿鄂表白,但是这个计划并没有实现。

施鸿鄂已经和别人相亲了两次,朱逢博得知后心里很难过。她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晚上11点去排练厅找朱逢博。

那天晚上,大雨倾盆,但两人依然坚定地前往排练厅。朱逢博看着施鸿鄂,还没等他开口,就直接说:“我们8月1号结婚吧。”

施鸿鄂带着微笑,牵起她手,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和自己心仪的女人在一起。那次相亲,其实是一场误会,一群人都逼着他去看好戏,硬是把他拉了过去。

几个高大的男人,他根本无法逃脱,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去了。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他们在一起非常幸福。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施鸿鄂和朱逢博的婚礼只有几桌简单的宴会,没有婚纱仪式等奢华的场面。虽然单位分给了他们一个小房子,但家里家徒四壁,只有一张破旧的小床,施鸿鄂看着很对不起朱逢博。

但朱逢博觉得没关系,大家的生活都差不多,只要两个人努力一起向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家就已经很满足了。这个小家,就是他们今后拼搏的起点。

朱逢博和施鸿鄂的爱情故事温暖而甜蜜,婚后第二年他们便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夫妻俩用心教儿子弹奏钢琴和歌唱,儿子在歌剧院里备受宠爱。

朱逢博的职业生涯也如日中天,凭借丈夫的指导,她将传统演绎与流行音乐相结合,打破了音乐界对流行音乐的偏见。

她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流行歌曲歌手之一,演绎的《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雁南飞》、《外婆的澎湖湾》等上千首佳作,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必听的经典。

施鸿鄂的《松花江上》至今仍广为传唱,成为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他们的音乐成就不仅令人赞叹,也成为了中国音乐历史的一部分。

夫妻两人一同在各地城市举行演出,常常票售一空,他们的影响力深远,对中国音乐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除了自己的歌唱事业外,朱逢博也非常关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他在48岁时成立了上海轻音乐团,以培养优秀的歌唱人才为己任。

尽管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对经济没有什么要求,但这一举动却在关键时刻给他们带来了麻烦。

施鸿鄂心脏病突发,妻子目睹病床上丈夫苍白的脸庞,不敢告诉他,她翻遍了整个家,只找到了6000块钱。做手术还需要4000多块,最终靠亲朋好友的帮助才得以筹齐。

他们是最顶尖的音乐大师,名气却不如那些月入三四万的歌手,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两人从未离开过单位,多年来一直进行走穴演出,其中大多数是慈善和慰问演出。

虽然外面报道的片酬很高,但夫妻两人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收入。

他们的音乐专辑制作都由单位安排,收入并不丰厚。尽管有几家经纪公司找上门,邀请他们夫妻二人,但他们考虑到离开熟悉的上海歌剧院,加入经纪公司就意味着需要听从公司的安排,为了追求歌声的纯粹,他们选择了留在上海歌剧院,失去了更多的时间,但他们对此并无遗憾。

钱总以为够花,只有等到疾病来临前,才发现之前的都只是虚幻。她在医院门口的祈祷,却换来了与丈夫的永别。那是在2008年,两位老人退休后,74岁的施鸿鄂感到心脏不适,家人立即送往医院,但为时已晚,抢救无效。

最痛心的是陪伴了40多年的妻子朱逢博,丈夫离去后,她总是哭红了眼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总觉得他还在。

她坚持让施鸿鄂的骨灰陪伴她度过余生,期望百年后能够与丈夫合葬,一同走上黄泉路,来世再做夫妻。骨灰盒摆在床头,她常常对着它讲述日常生活琐事,同时播放丈夫生前喜欢的音乐,配上美丽的鲜花。

如今,这已经持续了15个年头,愿他们的愿望成真,一起走向黄泉,来世再续前缘。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