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日记》: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4-04-19 23:02 浏览量:6
文/梦里诗书
原生家庭给少年所带来的伤痛,成为了《年少日记》最为打动人心的所在。克制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琐碎的生活细节,使电影让人得以走进了少年的内心世界,而以自杀事件所设计的悬疑,则使这个故事让观众真切看到了究竟是什么给原本天真无邪的孩子,带来了无以挽回的创伤。
作为一部新人导演的处女作,卓亦谦自编自导的《年少日记》是令人惊艳的。电影巧妙地采用了成年与少年两条线索并行的方式,不仅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更让观众在时光交错中感受到了成长的疼痛与蜕变,通过成年郑有杰教师和童年有杰、有俊两兄弟之间不断切换。由此通过童年时期遭受的暴力和当下面临的家庭困境,逐步揭开了电影的帷幕。
这一独特的视角,巧妙地引导观众深入到一个表面看似美满,实则暗流涌动的香港中产家庭。兄弟两人中,有俊年轻有为,他的钢琴才华如璀璨星辰,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杰。他在父亲眼中,仿佛成了所有不满和暴力的集中点,仿佛他就是破坏家庭和谐的不和谐音符。在这个家庭中,有杰的日记成为了他唯一与世界对话的窗口,透过日记,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内心的呐喊与挣扎。
当一个年幼的孩童,所有与他沟通的渠道都被无情地封闭,最后一丝希望的破灭仿佛已是命中注定。《年少日记》的精巧之处,在于它不再局限于单一展示少年选择走向生命尽头的悲剧,而是全方位地剖析了孩子们所面临的父母婚姻矛盾、家庭关系的紧张以及学校正确引导的缺失。电影以悲凉的基调,细腻地描绘了孩子如何在这些重压之下,一步步迈向无法回头的绝境,这种真实感让人心痛,也让人深思。
现如今很多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往往都并不是因为某一个“坏人”所形成的推手,在《年少日记》,跳楼少年的父亲虽然有着家暴的狂躁,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电影里绝对的坏人,相反这部电影中其实并没有去树立绝对的“恶”, 但每位角色,无论他们是否希望孩子走向高楼的天台,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孩子对生活绝望的助推器。,校园里的自杀事件,从来都不是孤立简单的因果,在最后给人带来的是泪目更为心痛的共鸣。
成长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坦途,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属于自己的风雨洗礼。而这部电影,正是用其深沉而动人的悲剧色彩,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爱与理解的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因为我们曾经也都是那个或多或少,不被理解的孩子。
个人评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