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温州版的“小桂林”与“小伊犁”,新晋的网红打卡点!
发布时间:2024-04-20 15:48 浏览量:9
【瓯越风情 ·永嘉 ·鹤盛大矼村】
文&图叶望庆
大 矼 村
大矼村,一个深藏于永嘉县鹤盛镇东北面的古村落,曾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然而在2019年的村(社)规模优化调整后,它与下岙村合并,共同构成了今日的桅峰村。虽然行政归属有所变动,但大矼村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却历久弥新。据闻,大矼之名源于其四周环绕的坚硬大石,仿佛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独特印记。
它东接岩峰村,西南毗邻风景秀丽的石桅岩景区,北依陶姑洞景区,如今依旧保留着它的古朴与宁静。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山区小村落,四周群山环抱、奇峰峻岩林立、溪滩草地一体,常年烟雾缭绕、景色清幽迷人。宛如一处与世隔绝的桃源秘境,被誉为温州的“小川西”。近来,村旁水库山野里的大片草地更是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荡群踏足大矼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拥有250年历史的苦槠树,静静地矗立在村口,仿佛是守护古村的长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见证着古村的沧桑岁月。而村办公楼前的“三官亭”,更是始建于清朝,承载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大矼溪穿村而过,溪名源村,村中龚姓为主,溪畔的雄伟建筑就是龚姓大祠堂。虽然岁月流转,古村的老宅已不多见,但在龚姓村民的指引下,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些用石块垒砌、竹筋墙体和沥灰粉饰的古旧民居,透露出一种古朴而自然的气息。
大矼村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600多年前,是永嘉现存唯一传承舞鱼灯习俗的村落。据村宗谱记载,正月舞鱼龙灯的习俗已经传承了400多年,是村民们祈求风调雨顺、寄托美好愿景的重要方式。大矼村鱼龙灯的造型多样别致,舞姿优美,变化多端。2015年,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被正式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大矼村,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大 矼 溪
大矼溪,这条源自牛塘尖的涓涓细流,与箬袅溪在下岙的怀抱中交汇,而后如一条丝带般蜿蜒向西,绕行石桅岩,穿越岭上、上埠、盖潭、塘里,最终在鹤湾村与西源溪共舞,继续它的旅程。它不仅是鹤盛溪的骄傲,更是在石桅岩景区形成“小三峡”的奇观。
溪水潺潺水灵动,崇山巍巍山沉稳。缓缓流淌的溪水,如同古村的脉搏,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与灵性。溪流的存在,让大矼村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而溪对岸的山峰,更是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它们拔地而起,巍峨耸立,与溪水的柔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呈尖锐的锥形或塔形的山峰,在翠绿的田野中突兀而起,倒影在水中摇曳生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这里的山峦倒影,美得如诗如画,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人们常说,这里的山水宛如桂林山水,因此被誉为“小桂林”。的确,这里的山水之美,足以与桂林山水相媲美。
而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山峰岩石形态各异,其中一座山峰尤为引人注目。它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与石桅岩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村里人亲切地称它为“小石桅岩”。关于这座山峰,还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在龚姓村民的指引下,我们还在一处特殊的位置,看到了侧脸的“乐山大佛”,大佛的面部表情慈祥,双眼半睁,仿佛在凝视着远方的众生。那庄严的神情,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建议这里专门设置一处“观佛亭”以方便人们寻找、观赏与留影。
而后,村民指引我们观赏另一处被称为“狮子岩”的岩石,也同样令人叹为观止。那狮子眼神充满警惕与杀气,回首的样子更是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让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矼溪,这条灵动的溪流,与古村、奇峰、异岩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田园牧歌
大矼村,一个隐匿在大山深处的古村,因那片位于水库旁的山野草坪而成为网红打卡地,被赞誉为“家门口的‘那拉提草原’”,是人们口中的“温州版小伊犁”。我,杨医生几个人在龚姓村民的引导下,还在拍神秘的大佛,那边徐秘书长几次电话催促,去草地拍荡群集体照,随即我们快速转往山野草坪。
一踏足,立刻被眼前的田园牧歌所陶醉,怪不得集体照要选择在此。迤逦的山峰、静谧的湖水与广袤的草坪相结合,随手一拍都是电影画面般的大片。环顾四周,前面有碧波荡漾的湖泊,四周有仙雾缭绕的群山,中间有孤傲沧桑的古树,脚下有广袤无垠的草原...。
蓝天白云之下,大矼溪沿岸的山脉轮廓清晰可见,宛如一幅巨型水墨画。山脚下,如茵草坪宛如绿色的地毯,铺展在大山深处;草坪上,村民悠闲地牧着牛羊,牠们则无忧无虑地漫步其上,啃着青草。时不时小鸟降落栖息,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水田旁,一片紫云英花田,微风中带着阵阵青草香,偶尔还能见到彩蝶蜜蜂...俨然就是一处绿野仙踪。
置身于此,你会被满眼的绿色所包围,仿佛抵达了神秘的北疆,独特的韵味恰似小型版的“伊犁”草原。特别是拍出的照片,人们一定不会知道这是哪里,以为你去了那拉提草原,“享受着天空之下的绿色诗篇”。这里的大草坪是楠溪江上游大矼溪的水低于河床,河床干涸时而形成的营地,是搭天幕露营的理想之地。闲时约三五好友围坐草坪,品尝美食,看山观水,听听风,看看湖,聊聊天,別有一番味道。
这是一个充满自然魅力和生态韵味的地方,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待久了,总是想要逃离,让心灵得到片刻的休憩,那你就到这里放松,享受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与宁静吧。
白龙岗岭
登山,乃荡群每周必行之举,今亦不例外。大矼村村中古道有二,一为白龙岗岭,一为赤坑洞。荡友于山野草坪尽兴嬉戏后,遂踏过碇步至溪对岸,欲寻那传说中的白龙岗岭古道。此道乃民间古通道,自大缸村起始,穿白龙岗岭,终至霞岭根村。道长约二千五百米,虽非千里之遥,却逶迤曲折,爬升百米有余。块石为基,坚实古朴。
古时,大矼村与霞岭根、下岙等村之民,皆赖此道往来。村民言,此道之所以名白龙岗,盖因山势如龙,自西向东蜿蜒。若立于“九半岭”之巅,可饱览其腾云驾雾之势,龙脉全貌能尽收眼底,其尾隐于岩峰村方向,若隐若现,宛若神龙见首不见尾。
古道依下岙水库而建,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曲折通幽。道旁山峦奇峻,树木葱郁,水丰瀑飞,山花烂漫,风光无限,景色旖旎。吾等一路缓行,一路赏景,一路醉氧。时而驻足远眺,时而俯身近观,时而拍照留念,时而赞美感叹。宛如画中登山,恍若梦里游荡。
于峡谷古道前行,吾等不时眺望对岸山峰,须臾一景。整座山峰宛若骆驼之峰峦,仿佛与吾等同行。临近山峰之际,回首可望,醉美楠溪江代表岩石石桅岩,隐现山间。
时值春暖花开之季,古道两旁野花如织,竞相斗艳。尤以杜鹃花为甚。红的似火,紫的如霞,白的胜雪。更有黄色之云石,似金点缀,尊贵渲染。鹿角杜鹃,更是特色,丛丛簇簇,或藏于林,或悬于崖,肆意生长,绛紫耀眼,毫无遮拦,似是在向世人展示它们的美丽。那一朵朵粉嫩欲滴的杜鹃花,宛如可爱的笑脸,欢迎吾等到来。
山涧泉水,叮咚作响,偶有水瀑,飞泻而下,水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然而,天空不作美,细雨绵绵而下,山路湿滑,吾等虽有些遗憾未能深入山涧探访更多美景,但亦知安全第一,遂在下行路口折返。此次登山,虽未尽兴,然所见之山峰奇俊、花卉绚烂、古道沧桑,已足以令人陶醉其中。吾等荡友皆言,待来日天晴之时,定当再登此道,一探那未尽之美景。
下岙水库
下岙水库,横跨大矼村与下岙村之间,隐匿于大矼溪蜿蜒的峡谷之中,仿佛天地间一颗璀璨的明珠,静谧而恬美。主坝耸立于下岙村,静守石桅岩之南,仿若时空的门扉,通往上世纪五十年代激荡红火的“大跃进”岁月。1958年10月,当时的鹤盛生产大队挥锹破土,至1961年3月,这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具发电、养鱼等综合功效的小型水库宣告竣工。它的诞生,不仅为500亩良田带来了滋润,还使得26.21平方公里的集水面积得以利用,库容达到210万立方米,常规蓄水量也有110万立方米之多。
从空中俯瞰,下岙水库如同一枚悠长的月牙,静静地躺在在峡谷的怀抱中,默默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大矼溪水在曲折蜿蜒的峡谷中缓缓流淌,从大矼村一路歌唱至下岙村,巍峨的大坝横亘其间,将湍急的溪水拥入怀中,高峡出平湖。
记忆中的2017年国庆,几家人欢聚,住进了由废弃的水库电站职工宿舍改造而成的“1958 ·丰忆”民宿。七年的时光轻轻掠过,那四面环山、水秀山清的所在依旧让人沉醉不已。清晨,登坝观赏日出和烟雾缭绕的石桅岩,是那么的宁静致远。晨光中,山水画卷般的景象在眼前徐徐展开:清澈的朝阳、飘扬的桅岩、遥远的山峰、近处的云雾、绚烂的朝霞、碧绿的水面……记忆犹新。
此次重游,随荡群选择了沿白龙岗岭古道上行,换一个角度欣赏下岙水库的风采。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得令人窒息。曾听闻石桅岩景区因中华蝾螈而闻名,虽然上游建了水库后它们的身影渐稀,但几年前村民在此钓起十八斤重的大甲鱼,可见生态之丰富。我们沿着白龙岗岭攀登,一边行走,一边凝视着下岙水库所绘就的峡谷湖泊美景。
四周群山层叠,峰峦奇峻;沿岸森林郁葱,野花如织;水中倒映青山,碧波轻拂;湖畔杜鹃点缀,草坪铺展。对岸三座形似骆驼的山崖,在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景致。临近垭口北望,只见石桅岩傲然耸立,此时只露出桅杆之尖,无论从哪个角度拍摄,都是一幅动人心弦的醉美山水画卷。
这里仿佛是被上天宠爱着的人间仙境,肆无忌惮地散发着她迷人的魅力。此情此景,真想在这绝美的风光中尽情徜徉,又唯恐打扰了这份静谧的宁静。如果你渴望远离尘嚣,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享受一段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下岙水库无疑是你逃离尘世喧嚣的理想归宿。这里的秀美、幽静、深邃,无不让人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