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康县:和美乡村入画来

发布时间:2024-04-20 21:03  浏览量:10

【甘肃省康县讯】最美康县四月天,行走在两河镇的沃野乡村,油菜花金黄、茶园翠绿、樱花带雨,一座座食用菌种植大棚隐现于青山绿水间,目之所及,皆是产业。产业旺、乡村美、农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在向“美”而生。

近年来,康县两河镇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助农增收为突破口,以庭院建设美化人居环境整治为落脚点,以乡风文明不断凝心铸魂为切入点,集聚群众智慧,汇聚各方力量,产业发展提档升级,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上升,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两河镇廖坝村 赵亚丽 / 摄

乡村治理聚民心

近年来,两河镇将县委政府提出的“创新共同管理机制、探索共同提高路径、构建共同致富格局”促振兴机制创新应用,作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激活乡村发展动能的重要举措,在廖坝村率先示范创建了“11436” 乡村治理机制,即一条主线(党建引领)贯始终,让党支部始终成为群众的主心骨,以陇南市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和“三问于民”(问需、问计、问效)为抓手,在创建中了解群众需求、汇聚群众智慧、解决群众急难,集聚群众智慧、汇聚各方力量,形成示范创建的强大合力,组建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积分评议会和爱心服务队等机构,并明确其职责,确保村内各项事务有人抓、有人管。

“积分奖励股份机制在我们村用的效果很好!把群众日常表现和在专业合作社所持股份挂钩,好的行为表现奖励股份,陋习恶俗扣股份,合作社的股份就是钱呐!推行这个机制后,整个村子吵架的没有了,婆媳矛盾少了,邻里之间都和和气气的,村上的集体活动只要一吆喝,都来了!”吴营村党支部书记吴大勤告诉记者。

自“11436” 乡村治理机制在廖坝村实施后,村民的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镇党委政府决定将这项机制固化为长效机制,并在全镇推广实施。

农闲时节或者各种集会,镇村干部都会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政策理论、法纪法规、道德模范典型事迹等内容的宣讲,讲得多了,听得多了,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开始转变了。由陋习较多、只顾自己变为美德增长、集体意识更强,产业发展上也由单打独斗转变为抱团发展;村民之间自发通过“随手拍”方式互相监督、规范言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村“两委”班子把村内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接受监督,俯下身子做群众的贴心人,不仅得到村民的认可,还实现了乡村长治久美,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赵坝村集体种植的金耳丰收了 赵亚丽 / 摄

美在庭院聚民智

为了提升人居环境,两河镇各村集思广益,因地制宜,除了坚持定期日常清理生活垃圾、清扫路面、清理杂草和边沟外,还积极探索“庭院+”模式,在政府引导下,农户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家庭院落、房前屋后闲置空地,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打造庭院小经济,让“方寸之地”变成“增收之所”。

在吴营村,兰成英正在门前的院子边忙着翻地,她告诉记者,要在这里种上玉米、辣椒、茄子、西红柿,然后多余的地方还可以种上花,等过些日子,房门一打开就能看到院边有花有菜的,想想都舒心!放眼望去,大约30米长、20米宽的地头,篱笆围栏里另一头的荷兰豆开满了白色小花,紧挨着的有菠菜、蒜苗、葱,一行行整齐排列着,煞是好看。

在推动庭院经济的过程中,两河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针对各户不同的庭院环境引导种植不同的瓜果蔬菜,边边角角种上青菜、小葱、白菜、油菜等;房屋靠近林边的树荫下种植淫羊藿等中药材;空间更大的还会养上几箱蜜蜂,或者放置青冈木棒,点上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地方再大点就修一个圈舍,养上猪、鸡等家禽家畜,每家每户的房前屋后都被科学合理利用,种植养殖各具特色。

眼下一些农户正在平整土地,时令一到,种的种,养的养,除供日常生活食用外,剩余的还能出售,在美化庭院、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让农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农家院落美如画 唐亚春 / 摄

产业兴旺促民富

和美乡村,美在产业。两河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立足镇情实际,充分发挥“党建+”优势,按照“支部引路、党群共富”的工作思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镇食用菌产业全覆盖的同时,打造以廖坝、马坝、吴营、中营等村为茶叶主产区的茶园风情线,促进特色产业多元发展,遍地开花。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上,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能人大户”的发展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村集体合作社建立产业基地,吸引能人大户在基地投资发展特色产业,并向村集体合作社进行分红和支付食用菌大棚租金,农户在基地务工获取报酬,能人大户向村集体分红。

进入四月,气温不断升高,两河镇的羊肚菌迎来了丰收季。街道村能人大户马海英的40座菌棚若隐若现于山山峁峁。棚内一朵朵羊肚菌争相窜高,憨态可掬。村民们忙着采摘的、点种香菇的、码放菌棒的,一派繁忙的景象。

“忙的时候每天四五十人在干活,周边5个村的农户都来我这里务工嘛,点种香菇的工人一天120元,干技术活的高一些,180元一天,我还养的有牛,摊子铺的确实大!我是县政协委员、妇女主任,不能光为自己考虑,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嘛!”马海英笑着说。

两河境内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这里生产的高山茶保持了传统的手工采摘、手工揉捻和烘焙制作工艺,保留了茶叶的原始风味和天然香气,口感独特,品质浓郁。眼下正是“一芽一叶”采摘的高峰期,康县桦林山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茶叶鲜叶每斤120元收购,茶农们正抢抓时令,忙着开始今年的春茶“第一采”。

合作社负责人孙青贵说:“我们的茶叶品质好,光老顾客就销的差不多了,所以没有营销的理念,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改变观念了,品质好也要宣传啊!”他还讲述了找当地网红带货、电商销售取得的成效,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他认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抱团发展是责任,也是义务。


中营村的村民们正在采摘春茶 唐亚春/ 摄

目前,全镇发展食用菌大棚900余座,高标准管护培育丰产茶园2116亩;发展椴木金耳18690架;木耳、香菇8560架;袋料食用菌55万袋;羊肚菌101余亩;竹荪菌30余亩,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路,集体经济有来源、村群共富格局初步形成。全镇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文明创建持续深化、共建共管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蓝图正在绘就。


廖坝村食用菌基地 赵亚丽 / 摄

车子驶过中营村,干净宽阔的公路依村而过,路边樱花随风摇曳生姿,茶园吐翠,采茶姑娘清脆的笑声在茶园回荡。偶有油菜花夹杂其中,将整个村子装扮如同油画一般。

(稿件来源:陇南康县融媒体中心 唐亚春 )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