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南山对外免费开放!年内将首次实现“五山”同开

发布时间:2024-04-20 20:02  浏览量:9

说起重庆大足石刻,不少游客脑海里第一时间跳出来的,就是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可你知道吗,大足石刻其实包括宝顶山、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在内的“五山”。

4月15日,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在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大足石刻已经新增开放南山石刻,游客可凭游览宝顶山石刻或北山石刻的门票免费参观。

同时,今年年内,大足石刻将首次实现“五山”同开,游客可通过网上预约参观的方式,游览石篆山石刻和石门山石刻。

对宝顶山石刻和北山石刻,不少游客都已经耳熟能详。可你知道南山、石篆山、石门山这“三山”上,究竟藏了什么宝贝吗?

南山:

南宋时期雕刻最为精美的道教造像群

沿着山间小道一路而上,在绿树掩映之下,山门上“南山翠屏”四个大字遒劲生动。

这里,就是大足石刻“五山”之一南山石刻所在地——大足城区南面约2公里的南山之巅。

蒋思维说,南山石刻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造像崖面长80余米、高3—10米,主要有真武大帝龛、后土圣母龛、三清洞、龙洞等道教造像题材,是中国南宋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

其中三清古洞共刻像421身,排列了从道教“三清四御”到三百六十天尊的完备神仙序列,生动地反映了公元12世纪道教已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四御”信仰的历史事实。

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三清古洞是最完备、最系统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是全国道教造像的珍品,也是研究道教史和道教造像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

除此之外,在南山石刻中,还有碑刻题记28件。

其中公元1250年的《何光震饯郡守王梦应记》碑,记载了公元13世纪中叶四川东部在松原战争之后的社会政治历史基本情况,保存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以碑证史”“以碑补史”“以碑断代”的重要价值。

石篆山:

最具哲学价值,刻有全国罕见“孔丘十哲”造像

位于大足三驱镇佛会村的石篆山石刻,拥有大足石刻最早的三教合一造像,同时这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教合一大型石刻。

在石篆山的众多石刻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6号石窟——“孔丘十哲”龛。

在这个石窟中,正壁刻着中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则刻着孔子最著名的十大弟子。

这座造像刻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造像中孔子正襟危坐,弟子十哲像,有的年少英俊,有的中年沉稳,都穿着宽袖长服,手持笏板,虽然神态各异,但都是儒雅倜傥的形象。

蒋思维说,将孔子像刻进深山石岩,刻全“孔丘十哲”,在全国都极为少见,因此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除此之外,在石篆山石刻中,还有全国石窟中唯一一处鲁班像,它刻于石篆山石刻较高的一处崖壁上。

石刻中的鲁班满脸笑意,穿着宽袖长袍,肚腹突出,足蹬草鞋,左手握角尺,手腕悬挂铁剪,举右手笑指身后徒弟。弟子也腰系带结穿草鞋,挑着方斗、秤杆及秤砣,驻足聆听师父教诲。

石门山:

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释道合一石刻群

刻于大足石马镇石门山巅的石门山石刻,因山形像两扇巨大石门相对而立得名。在这里共有13龛窟造像,它们或仙或佛,皆玲珑万状、鬼斧神工、精妙绝伦。

蒋思维说,石门山石刻是大足石刻中规模最大的一处释道合一石刻群,其中尤以道教题材诸窟的造像最具艺术特色。作品造型丰满,神态逼真,将神的威严气质与人的生动神态巧妙结合,在中国石刻艺术中独树一帜。

第2号玉皇大帝龛外的千里眼像,眼如铜铃,似能目及千里;顺风耳面貌丑怪,张耳作细听状;二像肌肉丰健,筋脉显露,手法夸张。第7号独脚五通大帝,左脚独立于一风火轮上,广额深目,口阔唇厚,袍带飞扬,有来去如风之势。

而第10号三皇洞现存造像35身,儒雅清秀,衣纹折叠舒展,手法写实“人味”多于“神味”。第12号东岳大帝宝忏变相龛刻像98身,以东岳大帝、淑明皇后居中,反映出公元10至13世纪(宋代)东岳世家在道教神系中的突出地位。

除了大量的道教题材造像之外,石门山石刻的佛教题材主要有药师佛龛、水月观音龛、释迦佛龛、十圣观音窟、孔雀明王经变窟、诃利帝母龛等。其中尤以第6号十圣观音窟最为精美。(文/记者 李晟 齐岚森)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