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调休被央媒怒批后,官媒也忍不住发声了,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发布时间:2024-04-21 12:14  浏览量:8

五一假期实际只放一天假的消息一出,全国网友都坐不住了!”这究竟是放假,还是“假装休息”?

4月15日,《经济观察报》报道: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五一假期的放假时间正式确立了,从五月1号一直放假到5号。

还没来得及高兴,下一秒,调休通知紧随其后:鉴于五一的假期安排,四月的28号和五月的11号都需要进行调休。

这就意味着:五一虽然可以一口气放5天的小长假,但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还有5月的第二个星期,基本上都被调整了。

简单点来说就是:五一假期前后,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此通知一下达,立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家伙原本美滋滋地期待着,五天的假期该如何安排,却没想到节日前后的调休,猝不及防给自己来了一刀。

所以,就算五一假期有出行计划,但考虑到假期结束后还要调休,有不少人都心里难受。

于是,“拒绝调休”成为了假期安排出来后,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态度。

这不是第一次因为调休,而引发讨论的假期了。

据了解,被调休伤害过的网友不在少数:

有网友算了一下调休和放假的日子,以及一周里本该休息的周六日,调侃道:五一假期算下来,才放了一天的假。

还有的网友整理了今年全年的假期调休安排,算出一年365天,但节假日的实际放假天数,仅仅只有11天。

这强烈的时长对比,不仅让人唏嘘:原本属于我们的假期,究竟去哪里了?

对此,听到了网友的诉求后,有不少媒体先后发文表示:“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见。”

《新浪热点》站在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于4月19日发长文通告:转《经济观察报》,调休之后的日子一团糟,怪不得群众们怨声载道。

“一团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假期的抢票难。

毋庸置疑,假期是大家伙外出游玩的高峰期。五一假期5天的小长假,更是一度成为了大家伙关注的焦点。

但如果假期前后需要调休,那么不仅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会被调整,而且返程的时间段,也会相应被影响。

《红星新闻》在4月17日报道,对于“五一有车次开售即秒售光车票”这一情况,国铁集团发布了声明,并建议游客朋友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错峰出行。

虽然绝大多数网友也有“错峰出行”的想法,但无奈调休克制住了所有的可能。于是这些网友们将怒气发泄在调休上,纷纷表态道:该放就放,别抠抠搜搜的。

再者,虽然放假调休是好事,但调休过后,不间断的工作时长带来的疲惫感,让很多打工群体都叫苦不迭。

公众幸福指数的越来越低,不仅会影响到相关效率,还会令大家心生怨言。如果以后真的都这么休假,那么霍启刚的担心恐成真。

今年3月份,霍启刚提案称希望能增加年轻人的放假天数,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全民的幸福指数,这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但如果长期无法保证充分的休息,那么对于公众精神素养和整体风貌都会产生影响。

如今看来,在调休的影响下,大家确实很难接受。

那么问题来了:让公众都不满的“调休”,究竟是谁提出来的呢?

据了解,调休这一政策的提出,出自我国的国务院文化和旅游部。

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工作辛苦的大家,能够在放松之余,外出消费,刺激经济的增长。

不可否认,在该政策出台后的一段时间内,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调休的优待。

集中的小长时间假期,让一家子在繁忙工作后得到了轻松休闲的快乐,让各个风景区和旅游景点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增长。

但再好的政策,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得到应有的修正。

现在的“调休”,就与当时的制定安排有了冲突。

有网友称:现在放假的初衷已经“变了味”了,没有之前那么让人喜欢了。

尽管网友的言辞颇为尖锐,真实性仍需考证。

但随着近年来社会对调休态度的抵触,与调休安排的矛盾不断加深,也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相关的部门是否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民情,对调休安排做出调整?这一点大家备受关注。

或许有人会担心:调休调休,不调怎么休息?除了调休,假期还有没有别的时间安排呢?

这一点,《新京报》于4月17日做出报道,称:有专家建议可以进行一地一政策,落地实际不断探索,增加公共假日。

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正常放假,不要进行打乱的调整,在假期前后能够进行正常的双休。或者是能够在不需要调来调去的情况下,休更长时间的假期。

或许休更长时间的假期这一点仍需考量,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群众们对于假期的需求和渴望。

《湖北经视》于4月19号,转安徽日报报道,称“依法增加公共假期,已成为了众望所归的上上策。”

在依法确保法定节假日休假的同时,只有充分保障企业员工休假的权利,尊重员工是否进行调休的意愿,从人性上管理好员工,才能让企业得到发展,才能让社会进行更健康的运转。

而不是单单下达一个让群众怨言四起的“调休通知”。

虽然五一调休已成为事实,但相信在后续的假期中,有关部门绝不会束手旁观。

官方曾有通报:调休制度涉及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如果需要变动和调整,那将要进行广泛的调研,以及深入的讨论证明。

如今就连央媒也怒怼调休是:不忍直视,看不下去大家如此累又要如此被促进消费。

相信在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后,调休政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站在社会全面稳健发展的角度,提供一个更好的放假环境。

让我们一起期待“调休”政策,人性化改变那一天的到来!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