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济南将建设30处自然教育观察径或自然教育示范基地
发布时间:2024-04-22 01:41 浏览量:9
4月21日,第三届山东省森林文化周济南主会场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20余家媒体记者齐聚泉城公园“PARK+”书享艺术空间、佛慧山自然教育基地、济南园林花市、佛慧山生态廊桥、龙鼎滨水公园,实地感受济南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创新“公园+”实践和实施生态绿化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新黄河记者获悉,今年济南将建设自然教育观察径或自然教育示范基地30处。
欧式风格的建筑,白色弧形的长廊,绿色草坪,还有精致杯盘盛放着可口的甜品、咖啡,室内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籍……2023年泉城公园的PARK+书享艺术空间一开业,便迅速走红。依托泉城公园的自然生态与舜耕书屋的阅读功能,通过创意设计和业态打造,构建出一个集文化、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文化阵地,为市民游客营造舒适的“松弛感”与充满活力的互动空间,与书和美“邂逅”,成为市民游客精神的栖居。记者看到,前来打卡的人络绎不断,长廊内外、草坪上、桌前书架旁……处处可见驻足拍照的人。
在佛慧山,新建成的佛慧山自然教育基地揭开神秘面纱。该处自然教育基地由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山东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打造,提供自然体验与探索、科学思维与实践、自然记录与创作及文化沙龙与导赏主题服务,设立自然博物、科学实践、自然文创、文化沙龙。
其中,泉城山林观察径是为满足市民游客对森林资源的探索需求,结合佛慧山丰富的自然本底资源建设而成的知识型游览小径。小径以原有的山野小路为脉络,采用对自然干扰最小的施工手段,利用原土、原石、原木进行修建,全程不阻断动物迁徙,保留小动物的生存空间。沿路通过科普设施与空间的引入,对森林文化进行细致入微、生动有趣的展示,让市民与之互动体验,从而达到深入开展普惠型自然教育的目的。
泉城山林观察径设置观察点、解说点和森林平台等多种科普节点,串联36个自然观察内容,介绍25种不同的生物。每个展台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每个节点都是一座自然展台,是市民游客从大自然中实地实景收获生动的森林文化讲解的绝佳选择。另外,游客可扫二维码获取全程免费VR讲解,丰富游览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园林花市精彩亮相森林文化周,展示展销各种时令花卉绿植、鲜切花,捕蝇草、多肉、文竹、吊兰、长寿花等小而美、易养活的花卉绿植,价格惠民亲民,郁金香、玫瑰、向日葵、乒乓菊、洋桔梗、康乃馨等鲜花花束任意挑选,物超所值。
以鲜花、绢花为材料制作的花簪、花冠、手腕花、花扇、花伞等花卉文创产品,花卉多元化供给顺应花卉消费需求,弘扬花卉文化,服务美好生活。现场的花艺师在售卖的同时开展园艺科普宣传,解答市民家庭花卉养护的相关问题,为装扮市民品质生活、助推家庭园艺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在佛慧山东南入口的佛慧山生态廊道,贯通大千佛山—奥体文博片区两大绿道系统,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便利、舒适的休闲、健身环境。生态廊桥建设秉承尊重自然、维持生境、低碳环保、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综合其功能、造型、材质、生态、审美等要素,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好的生态景观有机地连接贯通,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龙鼎滨水公园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和环境,形成以南北水系为轴,以环水健康步道为纽带,集休闲观赏区、儿童活动区、亲子戏水区、人文展示区、湿地生态区为一体的“一轴一带五区”现代化滨水公园。公园设置了闲花弄影、听风处、碧悠柳岸、夕照台、醉草步道、紫云长廊、问水亭等17处景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滨水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内部挖潜、外部借力,以莲花、柳树等植物生长特性和品质象征,延伸出公园文化特色主题,将健身、观景、文化融为一体,切实提高了市民游园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据悉,2023年,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新建公园100处、绿道110公里,完成造林1.2万亩、森林质量提升8.8万亩,城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秀美。行业发展活力更加强劲,创新“公园+”实践,在市属公园景区增设娱乐、阅读、健身、露营、音乐、市集等消费新场景,升级公园绿色空间,放大公园服务功能,打造公园美好生活,让“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制定发展林业产业“十条措施”,创新打造济南园林市集行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在全国首创设立“公交林长”队伍,实施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绿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组织最美林荫路、最美园林街区、最美共享绿地系列评选,城市绿化让城市更加精致靓丽、更有温情温度。
2024年,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聚焦打造生态园林、百姓园林、活力园林、文化园林、智慧园林“五个园林”工作目标,聚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公园绿化活动场地200处;聚力厚植城市生态本底——完成造林1067公顷、森林质量提升4000公顷;聚力增进民生绿色福祉——打造小微景观100处、“共建花园”50个;依托公园景区的资源优势,举办节庆花市、固定花市、流动花市、公园赏花节、鲜花美食节等多种形式的园林花市,着力打造“济南园林花市”行业新品牌;聚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建设自然教育观察径或自然教育示范基地30处,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空间、城市生态布局和自然生态功能,以绿为笔、着墨山水,奋力铺展美丽泉城新图景。
欧式风格的建筑,白色弧形的长廊,绿色草坪,还有精致杯盘盛放着可口的甜品、咖啡,室内还有各种各样的书籍……2023年泉城公园的PARK+书享艺术空间一开业,便迅速走红。依托泉城公园的自然生态与舜耕书屋的阅读功能,通过创意设计和业态打造,构建出一个集文化、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文化阵地,为市民游客营造舒适的“松弛感”与充满活力的互动空间,与书和美“邂逅”,成为市民游客精神的栖居。记者看到,前来打卡的人络绎不断,长廊内外、草坪上、桌前书架旁……处处可见驻足拍照的人。
在佛慧山,新建成的佛慧山自然教育基地揭开神秘面纱。该处自然教育基地由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山东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打造,提供自然体验与探索、科学思维与实践、自然记录与创作及文化沙龙与导赏主题服务,设立自然博物、科学实践、自然文创、文化沙龙。
其中,泉城山林观察径是为满足市民游客对森林资源的探索需求,结合佛慧山丰富的自然本底资源建设而成的知识型游览小径。小径以原有的山野小路为脉络,采用对自然干扰最小的施工手段,利用原土、原石、原木进行修建,全程不阻断动物迁徙,保留小动物的生存空间。沿路通过科普设施与空间的引入,对森林文化进行细致入微、生动有趣的展示,让市民与之互动体验,从而达到深入开展普惠型自然教育的目的。
泉城山林观察径设置观察点、解说点和森林平台等多种科普节点,串联36个自然观察内容,介绍25种不同的生物。每个展台主题明确、形式多样,每个节点都是一座自然展台,是市民游客从大自然中实地实景收获生动的森林文化讲解的绝佳选择。另外,游客可扫二维码获取全程免费VR讲解,丰富游览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济南园林花市精彩亮相森林文化周,展示展销各种时令花卉绿植、鲜切花,捕蝇草、多肉、文竹、吊兰、长寿花等小而美、易养活的花卉绿植,价格惠民亲民,郁金香、玫瑰、向日葵、乒乓菊、洋桔梗、康乃馨等鲜花花束任意挑选,物超所值。
以鲜花、绢花为材料制作的花簪、花冠、手腕花、花扇、花伞等花卉文创产品,花卉多元化供给顺应花卉消费需求,弘扬花卉文化,服务美好生活。现场的花艺师在售卖的同时开展园艺科普宣传,解答市民家庭花卉养护的相关问题,为装扮市民品质生活、助推家庭园艺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在佛慧山东南入口的佛慧山生态廊道,贯通大千佛山—奥体文博片区两大绿道系统,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便利、舒适的休闲、健身环境。生态廊桥建设秉承尊重自然、维持生境、低碳环保、人文与科技相结合的设计理念,综合其功能、造型、材质、生态、审美等要素,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好的生态景观有机地连接贯通,对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龙鼎滨水公园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和环境,形成以南北水系为轴,以环水健康步道为纽带,集休闲观赏区、儿童活动区、亲子戏水区、人文展示区、湿地生态区为一体的“一轴一带五区”现代化滨水公园。公园设置了闲花弄影、听风处、碧悠柳岸、夕照台、醉草步道、紫云长廊、问水亭等17处景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滨水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内部挖潜、外部借力,以莲花、柳树等植物生长特性和品质象征,延伸出公园文化特色主题,将健身、观景、文化融为一体,切实提高了市民游园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据悉,2023年,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新建公园100处、绿道110公里,完成造林1.2万亩、森林质量提升8.8万亩,城市生态底色更加亮丽秀美。行业发展活力更加强劲,创新“公园+”实践,在市属公园景区增设娱乐、阅读、健身、露营、音乐、市集等消费新场景,升级公园绿色空间,放大公园服务功能,打造公园美好生活,让“老公园”焕发“新活力”;制定发展林业产业“十条措施”,创新打造济南园林市集行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在全国首创设立“公交林长”队伍,实施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修复。绿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组织最美林荫路、最美园林街区、最美共享绿地系列评选,城市绿化让城市更加精致靓丽、更有温情温度。
2024年,全市园林和林业绿化系统将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聚焦打造生态园林、百姓园林、活力园林、文化园林、智慧园林“五个园林”工作目标,聚力实施民生实事项目——新增公园绿化活动场地200处;聚力厚植城市生态本底——完成造林1067公顷、森林质量提升4000公顷;聚力增进民生绿色福祉——打造小微景观100处、“共建花园”50个;依托公园景区的资源优势,举办节庆花市、固定花市、流动花市、公园赏花节、鲜花美食节等多种形式的园林花市,着力打造“济南园林花市”行业新品牌;聚力培育弘扬生态文化——建设自然教育观察径或自然教育示范基地30处,进一步优化绿色发展空间、城市生态布局和自然生态功能,以绿为笔、着墨山水,奋力铺展美丽泉城新图景。
编辑:刘杰 校对:李莉 摄影:黄中明 通讯员:高宏璟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