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聊天真可怕!这些行为你中招了吗?

发布时间:2024-04-22 15:25  浏览量:9

在一次电视综艺节目里,主持人怀着浓厚的好奇心,向两位维系了长达三十年深厚情谊的老姐妹探寻她们保持友谊的秘诀。

其中一位亲切的大姐微笑着分享道:“关键在于管好自己的言行,稳定内心,对于不应插手的事情不去干涉,对于不应打听的事情不去过问。”

这一简洁的回答蕴含了一种深入人心的生活智慧:长久而和谐的关系,往往都建立在彼此间明确且尊重边界的基石之上。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言语行为缺乏边界意识的人。

他们有的以关心为借口,随意干预他人的生活琐事;有的则不分时间和场合,将自己的消极情绪一股脑倾泻给他人,使对方陷入极度尴尬或深感压抑的境地。

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多,我们会愈发意识到:

在成年人世界中最令人反感的交谈方式中,“习惯性侵犯个人边界”无疑是最受诟病的一种,堪称头号难题。

越界,危险

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总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倾向于将探听他人的私事视为关心他人,将逾越他人的界限理解为热情洋溢的行为。

中央电视台《夜读》栏目曾针对“越界”这一话题,广泛征集并采访了许多网友的意见。

自媒体创作者黄不会吐槽分享了一次她在机场的经历:当时她正在专心致志地撰写稿件,旁边有人却不断地注视着她的屏幕。尽管她一直在书写,这个人却始终没有停止窥视。

更令人无奈的是,此人不仅观看,还不断发问:“你在写什么?”、“你是作家吗?”、“写作收入一定很可观吧?”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如同连珠炮般袭来,使她深感尴尬,思绪全被打乱,最终不得不中断写作。

另一位受访者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女生子惠,她提及的亲身经历则显得更为困扰。去年春节期间与亲戚聚会时,她无意间提到在北京工作生活压力颇大,结果被一位关系并不亲近的长辈听到后,立即要求添加她的微信。

自此以后,这位长辈便时常提醒她“回老家工作更好”,频繁向她推送各类老家的工作招聘信息。

不仅如此,这位长辈还会自行讲述老家生活的种种便利之处,甚至详细列举出某某人考上老家某单位等具体例子,试图以此说服子惠。

子惠表示,这位长辈仿佛对她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矫正责任感”,无法忍受她在外漂泊“受苦”,因此竭尽全力想要引导她回归到自己认为的“正确”生活轨道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子惠逐渐感到难以忍受这种频繁的关怀,于是决定向亲戚坦言:“我目前状态很好,请您不必过于挂心。”

原本亲戚那满腔热忱的关心,最终演变为了彼此间的不愉快收场。

俄国文学家邦达列夫曾有言:“人类所有痛苦的源泉,往往起源于对界限感的缺失。”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一旦我们忽视了应有的边界意识,就极易引发一些“社交冲突”。

以之前那位喜欢过度追问的“路人甲”以及这位过分热心的亲戚为例,他们在交流中要么肆无忌惮地侵犯他人隐私,要么时常将自己的意愿强行施加于他人,却未曾意识到,这种无视边界的侵入行为会给他人带来诸多困扰;

这种自认为充满善意的关注,实则会使人感到极度疲倦和反感。

这种“习惯性逾矩”的行为,在人际关系中堪称最具破坏性的沟通方式。

越界式聊天,不妥

经过细致观察,我们能发现,在“跨界式交谈”中表现出色的人,往往具备四种显著特征:

首先表现为热衷于探究他人的私密信息。例如:

“你今年收入如何?想必已积攒不少吧?”

“我的侄子都有小孩了,你怎么还不考虑恋爱呢?”

这些人倾向于全方位、无遗漏地追问他人生活细节,以此来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和窥探欲望。

其次,他们善于但有时过度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例如,可能会在公共场合模仿口吃者讲话并放声大笑;遇到肤色较深的人,会以一种自认为幽默的方式询问对方是否刚从非洲归来。

此外,类似的场景在社交活动中屡见不鲜:当朋友聚会渐入佳境时,有人会突然指向其中一位朋友,大声宣布:“你们可能不知道,这家伙临近小学毕业还尿床,差点被妈妈揍个半死……”随之而来的是全场的大笑,而被揭开旧事的朋友虽然面红耳赤,却往往被忽视了他们的尴尬与不适。

第三类情况表现为提出过度的要求。例如,期待教语文的亲属在日常教学之余,能额外帮助孩子提升作文水平;或是希望身为律师的兄弟,在处理日常工作时,能够顺便为自己免费代理一场官司。他们往往将这些要求视作自然而然的事情,当遭到拒绝时,往往会不满地抱怨:“这么点忙都不肯帮,太不够意思了!”

最后一类人群则热衷于提供“热心肠”的建议。他们常以“为了你好”为由,深度介入到亲朋好友的生活工作中,从各个角度给出指导性意见。无论是选择交往对象的标准、职业规划的方向,还是何时恋爱、结婚、生育等生活细节,他们都乐于事无巨细地加以询问并提出建议。

综观以上四种倾向于“逾越边界”交谈的人群,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

那就是他们在自我与他人之间界限的认知上存在模糊,不清楚哪些话题不宜触及,哪些要求不应提出。

商业咨询专家刘润曾经指出,建立边界意识的关键在于两个步骤:首要的是明确辨识何为边界,其次则是理解并遵循“在自身边界内行事,如有跨界行为,必须事先取得对方同意”的这一基本礼节规则。

新生儿尚未形成边界意识,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个整体,随着成长过程,边界意识才逐步塑造起来。然而,有些成年人虽生理年龄成熟,但在心理层面仍未能准确区分自我边界与他人界限。

例如,那些热衷于探究他人隐私的人并未意识到,过度追问实际上是对他人的一种侵犯;

而那些随意开过火玩笑的人也不了解,一个真正的玩笑应当得到对方的认可和共鸣,即对方也能从中感到乐趣;

至于那些常常提出过分要求的人,则未曾思考过,无论是请求他人协助何种事务,对方都需投入时间和精力,不存在什么“顺便”或“随手可做”,他人愿意伸出援手是出于情谊,拒绝帮助亦是其本应有的权利。

我们所称的“习惯性越界”现象,本质上是一种无视他人感受、犹如“巨婴”般的自我中心心态,以及一种扭曲的以自我为核心的思维方式。

这其实是一种问题,亟待纠正。

懂得分寸感,能避免90%的人际矛盾

梁实秋曾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在长久的友情中,应始终保持一种敬畏之心,这里的‘敬’实际上意味着保持适度的距离,认为友谊应当有所节制,不应过度消费,务必要保有一份余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若能秉持一种明智而适宜的分寸感,则彼此间的关系将更为轻松愉快。

以国画巨擘黄永玉与文学大家钱锺书为例,尽管两人的住所仅相隔不足二百米,他们却深谙尊重对方空间的重要性,从不轻易打扰对方的生活。

当钱锺书沉浸于创作之时,黄永玉深知他不喜被打扰,即使内心渴望交流,也会尽量克制自己,极少主动登门造访。

唯有当收到自家乡捎来的特产时,黄永玉才会将其送至钱锺书府上,且会在送达后悄然离去,以免影响对方。

同样,钱锺书欲拜访黄永玉时,也会预先确认对方是否方便接待,遵循约定的时间才前往。尽管二人作为近邻长达数十年,实际面对面交谈的机会并不多,但这份珍视彼此独立与尊重的友谊却绵延了数十年之久。

这正如一句智慧所言,人际交往中的某些事物并非愈亲密愈佳,而是要在恰到好处之处拿捏得宜。

深情厚谊,我们可以轻声细语来传达;漫漫长路,我们可以徐徐漫步去共度。人间最为惬意的关系状态,莫过于熟识而不失规矩,亲近却始终持有分寸。

在人际交往领域中,那些能够妥善把握感情界限的人,其情感关系往往更为持久稳固;相反,频繁跨越彼此边界的互动,往往更容易导致关系破裂和瓦解。

三毛曾有过一段深入人心的警句,可谓对人性的透彻洞察:“我选择避开过于热烈且无实质内容的友情,以此减轻自己的责任与承诺;我尽量减少发表无关紧要的闲言碎语,从而享受心灵的轻松与畅快……我不追求复杂深刻,只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

一个人的待人接物方式以及言语行为,最能直观反映出他的修养层次和个人素质。

说话无所顾忌的人,往往缺乏自我反省的意识和习惯;言语粗鲁无礼之人,常常不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缺乏同情和包容之心。

而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边界意识的人,一旦与他人接触,便容易引发冲突和纠纷。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在任何关系中都维系好适宜的“分寸感”,那么我们就有望避免大约90%的人际矛盾问题。

有人认为,所谓的边界意识,就是在明确自身行为界限的同时,也理解并尊重他人应有的行动范围。

达到适宜程度的分寸把控,会使关系最为和谐舒适,而感情关系中明确的边界认知,则有助于维系其稳定持久。

不论人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程度如何,我们都有必要坚守与他人交往的界限原则。

要有效地培养和保持这种边界感,可以遵循“四不”原则:

一不侵犯他人隐私,二不开过分或不当的玩笑,三不过度干涉他人的事务,四不过于苛求对方。

只有妥善拿捏相互之间的距离,做到亲近而不失尊重,进退得宜,才能塑造一段既美好又持久的人际关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