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舞局是属于上海老太们的时髦生活|三明治
发布时间:2024-04-21 23:42 浏览量:9
继Citywalk之后,又一个新词引发群体共鸣,那就是“公园20分钟效应”,在紧张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公园待个20分钟,与大自然亲切接触,可以放松身心,将焦虑和忧郁解压缩,释放在含氧量高的公园空气里,已被很多人验证可行,并且,这个药方尤其适合社畜食用。
20分钟可以做什么呢,刷刷热搜?服用一集电子榨菜?打一局游戏?趴桌小睡?真的不试试公园吗?在公园里信步走走,感受空气里春天的气息,进行适当的光合作用,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在长椅上发发呆,享受片刻的无所事事吧!都说了,逛公园才是正经事嘛。
每日书月中同题共写加入小红书近期发起的#逛公园才是正经事 话题活动,邀请大家走进公园,打开生活的任意门,碰见生活的任意面。我们也在社群内发起了征集,看见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与公园的故事。
这个春天,欢迎你也走进公园,去没有天花板的地方探索真实的生活。
青山
坐标:上海
职业:无业游民中
昨日去中山公园,没看到跳舞的老头老太们,会觉得有点落寞。上一次来时,观赏了公园里的两场舞局。
一场是在中山公园未进入园的一侧边,我那时被欢快悠扬的小调吸引了去,走到近处看时,发现人群中有一个身材纤细,穿戴优雅的老太,随着现场弹奏的乐曲起舞,步态轻盈且吸引了不少人的围观人的目光。我也不由得站在那群围观人群中,只见她跳着跳着,就会在人群中邀请差不多年龄的女性入场共舞,当然也有被她吸引着主动走到或者被身旁小姐妹推到舞池中央的人。她们慢悠且轻快地跟随着节奏摇摆,摆着摆着或害羞地退下,或就此离开,后来的共舞者跳与不跳都显得随性自然,充满礼仪。阳光在此刻正从周围林木的间隙中倾洒下来,拂照着她们潇洒且肆意的年老时光,那时我会不经感慨,这是属于上海老太们的时髦生活。
与之鲜明形成对照的是公园里头那个舞场。该舞场规模较大,人员排布整齐,舞曲虽然非现场弹奏,但小音响中有大能量——穿着不同颜色花纹民族舞服的老太们随着动感快节奏的音乐高跳旋转,在旁的是拿着手机跟随她们舞步变换而移动方向的老头摄影。她们大都不惧摄影镜头,无论来者是谁,都能在野性蹦跳中直勾勾地盯着镜头,极富舞台表现力,似乎要在镜头里尽情释放自己舞动的魅力。还有那种反串做男舞的女性舞者,在与舞后的互动中,形成一种诱惑的张力,使得周围人的目光不自觉地聚集到她们身上,心也随着她们不停舞动。再感慨一番时,得出的结论是,这群儿上海老头老太们的生活时髦且前卫!
这次来大概是周中的缘故,中山公园各处散落着漫步休闲的人,整个公园都安静极了。匆匆出园,才听到靠近马路一侧的亭子,传来的歌唱声。寻着声音走近,一个目光坚定,腰杆直挺的老人,拿着话筒反复歌唱:最美不过夕阳红。我听着听着,也在不觉间受了影响,后面一边继续走出园子,一边模仿老人唱腔,反复唱着那句:最美不过夕阳红。直到同行的妹妹从背后给了我一掌,并且大骂我有病,这会儿我才有机会说:你现在还不懂这种公园艺术的魅力。
公园像是我的娘家
坐标:多伦多
公园是我的娘家,多伦多著名的High Park离我的住处很近很近,步行乘坐地铁都能到达。就像娘家一样三不两时都要去看看她。
看她枯枝爆芽绿色初见直到绿树成荫,人们和狗群都在树荫下享受着一年一度的春光。在树叶间隙的阴影里,捕捉自己的影子。
看她樱花盛开的季节,穿着和服扮着日裔的少女,在长枪短炮的摄影机下招首弄姿忸怩作态,忙坏了手按快门心想求爱的小伙子们。
看她夏日炎炎的骄阳似火的操场上,健儿们奋勇如战士盘球射门得分狂欢失分哀嚎。
看她秋日落叶来临,干枯的树叶铺成了金黄色的厚厚的毯子,狗狗们的崭新天地,踩踏着追逐着,狂吠着,毫不吝啬自己的体力,在自己主人面前还原了自己的本性。
看那老人们坐着轮椅,推着wlker,拄着拐杖小心谨慎地行走着,看着依偎着情话浓浓的男女,勾起自己青春的回忆。
看那三五成群的老人们,一杯杯咖啡冒着热气,一句句心里话逐渐吐出,一个个眼神唤醒自己珍惜当下,时不再来。
这边一群人在练着气功,那边一群人在念读圣经,这边一群人在聚餐,那边一群人在舞剑。
湖里鸭仔在游荡,天空大雁在飞翔,这边有人和狗在赛跑,那边有人等着鱼儿上钩。
猛地一声当当声响,游览车旁若无人地发出当当的声响绕着全园在行走,车上的人兴奋地和路人打着招呼,say着Hello!
娘家没有人在等候,但也会不时邂逅着说着说真心话的游人,于是请她们摄影,聊家常,四个人三份家庭得出一个共同结论——不是一个肚皮里生出来的人,总是不会贴心。
以上的话和公园无关,但是比较安全,不会扩散到自己的家庭成员耳朵里。那时那刻公园就像是我的娘家。
坐标:乌鲁木齐
说起公园,在我生活的大社区里曾经有座每到六一儿童节就人满为患的明星公园——石化公园。它建于八十年代,据说还请同济大学的园林设计师设计,颇有江南小桥流水的风韵。
公园大理石的门廊顶部刻有石化公园四个朱红大字,言简意赅。因为所在地就是石化公司,公园也是为厂职工所建,目的是让大家工作之余有个放松身心的休闲场所。一进公园大门迎面就是一个楼亭,楼亭四周是一圈大理石的条凳,可供人们闲坐。出了亭子走上几级台阶,就是一个很大的人工湖,人工湖被三座小桥分割成三片区域,湖上还有回形廊道,划船可沿湖转悠。还有一座小山,山上也有个小点的亭子。湖的周边种了垂柳和馒头榆,那都是夏天的好去处。当然,公园里树木,草地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没有裸露的砂石。吸引孩子们的是里面游乐设施,那时厂子发展很好,投入也是非常可观,除了湖光山色,孩子的游乐项目也是走在了整个城市的前列。碰碰车,摩天轮,空中单轨车,旋转木马……大约有八九项,只是有些名字记不得了。
更为便利的是从我家走路去那里也只有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只是那时周末只休息一天,孩子不能痛痛快快地玩。也是那段时间是几个中学好友来往密切的时候,孩子们的年龄都差不多,又有那么好玩的地方。记得厂子里还办有游乐卡,有时工会还会发票,孩子们来一趟也是玩得不亦乐乎,回去时也是恋恋不舍。但不知从何时起,或许是从孩子们长大后去的就越来越少,加上后期维护费用的减少,湖水也干涸了,游乐设施也停运以致后面也拆除了,整个公园变得荒凉和落寞了。特别是这几年,除了少许在里面锻炼走路的人,人烟也稀少很多。每次和朋友进去,也都会发出感叹,怀念它曾经带给我们带给孩子们的美好欢乐的时光。
坐标:上海
要说滨江中最深得我心的,那绝对是后滩湿地了。它像是一个我的秘密基地。坐在亲水的木椅上,两只脚在水面上晃悠晃悠的,看着对面成片的杉树,听着鸟叫,阳光洒在身上,微风拂过,一切都再好不过了。
这里的白鹭很多,运气好的时候,可以非常近距离的观察到她们在水中捕食的场景,更多的时候看着她们在水里走走停停,飞来飞去。
水里有很多生物,夏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水蚊子,蜻蜓。更多的其他物种就得请教那些扛着机器的老爷叔了。有时候跟着他们一起,可以学到不少。有一次,就见到了一只像蜻蜓一样金灿灿的昆虫,停在叶面上,特别漂亮。当然,这里也是观鸟的好地方。有一次爷叔指着水里的鸟说:“这是黑水鸡和小䴙鹈 pi ti 。他们两个是好朋友,总是待在一起。” 刚好前几天的公园观鸟大家有提到小pi ti,但没见到活的,这下就瞬间记住了。前段时间再去到后滩,看到了黑水鸡,就在想那小䴙鹈在哪儿呀?
这里还是小朋友捞鱼捞蟹的好地方。听到小朋友激动得喊:“妈妈,妈妈,快来快来,捞到啦!” 我都忍不住走上前看。原来是一只小螃蟹。孩子的童年就应该是这样啊。
有一年夏天的傍晚,也是和几个不认识的小朋友一起,在树干上观察知了脱下来的壳。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的,小孩子也不只是制造噪音啊,就是要大家一起好奇、观察,才好玩。
2024.4 中旬,上周末刚刚去了一次,上个月还是光秃秃的树干,一下子变得那么郁郁葱葱,春天的气息迎面扑来。
2024.3 中旬,还是非常萧瑟,当时还在想,樱花都开了,怎么这里还是光秃秃的呢?
当天还看到了有着婚羽的白鹭。
当时,大家就在关于它头上的那撮毛七嘴八舌地讨论。我也奇怪,怎么之前从来没看到过白鹭有这个呢?忍不住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繁殖季节,雄性白鹭特有的,应该是为了吸引雌性。既像是礼帽上的那根羽毛,又像是白色燕尾服的尾巴,好优雅!
记录前两年不同季节的后滩湿地。2021.11 有一种静谧的美。像一幅油画
2022.2 即使是冬天 也总还有绚烂的颜色
2022.6.2 解封后的第二天。静静的在那边从傍晚坐到了天黑。芦苇已经疯长成了一面高耸的墙。
坐标:上海
天……下了地铁算着可以赶上公交回家,于是火速完成电梯-出站-跑-电梯上跑-出地铁口继续跑的操作,结果那班公交还没来,犹豫了一下要不要扫个共享单车回去,结果晚上有点儿凉,决定还是坐公交,这是专门开在我家附近的公交,只要一块钱,但由于我刚下了地铁,会优惠一块钱,所以其实不要钱——此羊毛不可不薅矣。再加上……还可以利用等车间隙把今天的每日书水完,一举两得。打开发现,天,我怎么排第二楼!待我一会儿水完悄悄把自己挪到后面去。
话唠就是话唠,都这会儿了,还没进入公园主题……让我再往前面划划看看题目具体到底是啥。
原来是“我们去公园玩吧”。
天,这句话我很久没说过了。不是因为我不去公园,公园我还算是常去的,尤其我辞职之后GAP了一年,常常需要去公园溜达发呆散心打发时间。但是我很久没说过“去公园玩儿吧”这种话了。快满三十周岁的我,已经无法将“公园”这个宾语跟“玩儿”这个动词连在一起了,上一次那样自如地把这两者放一起说,应该还是在古早的高中时代。
我在农村长大,不满12周岁的时候搬到了城市,从此开始跟钢筋水泥里的公园时不时打交道。小时候,我生长的农村就是一个大大的公园,比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公园都要大,都要好,它天然,丰富,且辽阔。它让我在很多年后都会常常想念。
中学的时候会跟同学约着去公园儿玩儿,可惜那时候没有谈过恋爱…(误)。上了大学就很少去公园了,只是偶尔陪父母长辈去走一走,跟花拍一拍合照。
我回归公园是毕业之后才有的事。公园是一个城市的奢侈。这句话放在香港尤其应景。前年年底,我设法从英国回国,各种计算之后发现去香港最为实惠。(后记:那时候公交车来了,所以写到那里就收手了,如今也没有打算再补香港公园的故事…)
Saber
坐标:福州
职业:散步家
最近在伙伴的活动“携旧物新生,在闽江公园种一朵诗”中,去了福州的一处闽江公园,福州坐拥母亲河闽江,因而有无数沿江的公园,衍生出相似可又因不同生活处而有差异的公园。
在春日闽江公园读《春江花月夜》
在四月许多树木都发出了翠绿的叶,不同于此前的绿色,新生的绿无比可爱,只是变化了颜色格,便已然完全不同。公园人为的部分与自然的部分都是有机结合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刻在一处漆黑的长壁上,面对着闽江,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遇到好天气的时刻,那么一入夜江与月都将呈现在诗前,无比具象。
木棉花组成的爱心
更有浪漫的人把落地的木棉花拼成一个爱心,更是加上一根丘比特的箭,我们拿走了丘比特的箭,一棵木棍接入木棉花的丘比特之箭,拿来当作今天公园漫游的权杖,期许权杖可以带领我们到公园的诗与远方当中。
而木棉树高大,有花无叶,松鼠在树上如同飞跃的人猿泰山,深入木棉花的口中啜一口留存在花上的雨水,木棉花的花托成为了小松鼠天然的杯子,仰望都能感受到雀跃。
我们有一个环节是给遇到的植物用自己的方式来命名、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三棵不同的树生长在了一起,带领的伙伴说一开始是夫妻树,后面又长出来一棵出来,而最早两棵的其中一棵伙伴说观察了好多次,今天春天没有再长新叶,极有可能是枯死了,我称这组树木为为“黑手党谋杀案”,不准许离婚的夫妻,却进入了第三树,因而展开了一场“凶杀”。
我们会观察盘根错节树木根部长出的小树株,伙伴说小小一棵苗,可能连植物学家在幼小的状态下都不能确定其到底后面会是哪一种树,这种未知的可能性也是充满了魅力。在巨大的公园里,我们在细微处看着,每一处都值得流连。樟树上生长的槲蕨,灰色和绿色的形态在树上,形成了树的衣服。我们触摸小灌木,感知微微的摇动。揉碎叶子去闻树木生长的味道,极可能就是其果实的清香。
一直有植物盲症的我,不再仅仅感受到人为的雕像与建筑,看到许多春天生长出来的植物,四时的不同,在公园也可以在其中发现,极富魅力,我一直以为福州的春天是短暂的衔接,紧凑又急促,但在公园发现其中的生机是缓和有力的勃发。
坐标:厦门
我在思考一个潮人打卡地算不算公园,不过这个潮人打卡集中地的名字确实带着“公园”俩字,它是退化建筑在厦门一栋老住宅的楼间平台做的一个改造项目,名字是“退化公园”
准确来说它应该算是一个偏文艺业态的街区。
最开始到退化公园的时候他们招商没招多少,只有一家roofroot开着,一家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商店,那时他们在和一只耳(厦门一家艺术书店)一起办一个艺术书展,当时的我去看艺术书,说实话已经开始抱着一种主催心态去了,不过去一趟,也支持了不少艺术家,当时就觉得这个楼顶街区做得有点想法,没想到正式开张之后好像全厦门的潮人都往这来了,为了避免风湿,我从它在小红书上可以随时刷到开始就没了太大兴趣。
然后我在一家艺术书店闲逛的时候发现这家艺术书店在这个“潮到风湿”的街区开了一家分店,我喜欢的一家猪排饭也在那里开了一家,最近开始营业,好吧,这是“逼”着我去看看了。
我并没有在属于“公园”的部分待上20分钟,因为“公园”的部分被潮男潮女们全占领了,旁若无人的疯狂拍照,营造着虽然流行但吐槽的人也多的紧绷的营业性的“chill感”。
倒是开在公园里的店,人并不多,于是我吃了一碗猪排盖浇饭,然后去一只耳的分店看看有没有什么没见过的新东西,在roofroot心血来潮买了一瓶果酒,最后6点半春花戏院里坐下来,开始补充当日酒精,坐在两家店里共计一个半小时,我觉得我比店外的男男女女们chill多了。
我问调酒师,这些潮人们会在拍完照来喝一杯吗?调酒师说,想多了。
在公园聆听的时候我好像有点理解了“在场”
起司汀
坐标:珠海
职业:学生
上学期最喜欢的课就是上导导的课,导导喜欢大自然,有一次她说觉得教室的灯光太暗了,提议要不要去公园上课,于是之后的课我们都在公园上了。
那几节课是我非常想留住的时刻。第一次去公园上课, 有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园走路,导导让我们摘下耳机,去听大自然的声音,去捕捉公园里那些平时不曾注意到的声音。我平时是个很宅的人,去公园这种事对我来说是很少的,那天一下午的课,我在公园几乎没有拿起过手机,耳朵被真实的声音包围,少有地远离了电子世界片刻。那次去的公园是个环境很不错的公园,但周围首先进入耳朵的还是不远处工地的装修声,闭上眼睛,再仔细听,慢慢地听到了更多的声音:天鹅奇怪的叫声、不知名的虫叫、树枝摩擦的声音、石子被踢走滚动的声音……
那段时间刚好读完《doing sensory ethnography(做感官民族志)》,里面有一个反复提到的概念,“being there”,在公园聆听的时候我好像有点理解了这种“being there”,在场。要感同身受,光用眼睛是不够的,耳朵,听觉,带来的才是更多的切近。
坐标:安徽
随着年纪增长,越来越喜欢亲近自然,常去公园走走。公园里的风,是自由的象征,春风习习,轻柔地低语,抚摸着每一片春天的嫩芽和初生的花瓣。
我爱去的公园在家附近,格外安静,里面还有一座小木屋。偶然有那么几次,坐在木屋边的长椅上,微风拂过,我的思绪随着风飘回童年。公园里春日的风,常常让我想到儿时和奶奶乘凉,我们睡在户外桥头附近的竹巴子上,奶奶拿着大蒲扇给我扇风,一个劲地笑。那时的风,温柔而慈祥。
记忆里奶奶生前总在洗衣服、洗碗、做饭,每次看到我回家,她的脸上总是会绽放最温暖的笑容,这些回忆如同公园里的春风一般,温暖拂面。
去过不少公园,印象里最深刻的应该算东京的千鸟之渊公园,那年去东京恰逢樱花盛开,公园里满树的樱花如云似霞,微风轻轻吹过,落花如雨。我记得那一年,许多会社和学校的人们都在树下野餐,铺着天蓝色的大垫子,摆上精致的点心,大家的笑声和谈话声混杂在风中,与飘落的花瓣一同,编织春天最美的记忆。如今,每当我去公园,心里常会浮现那年春天,怀念在笑声中,樱花从两侧倾泻而下的浪漫场景。
公园的风,每一阵似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让我们的记忆和情感,在这个自然的舞台上,得以流转和飞扬。
这个春天,你去逛公园了吗?
留言分享你的逛公园日常
我们会选出两位读者,
送出小红书提供的甩甩龙!
今天的内容来自每日书5月每日书报名中!在每日书,记录你的生活· 活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