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转存量 电影投融资求破局

发布时间:2024-04-23 06:59  浏览量:9

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票房创下新高,与此同时,全年票房已超184亿元,5部国产电影票房迈过10亿元门槛。但票房增长的背后,电影从业者仍面临挑战,电影行业也来到升级的关键节点。4月22日,北影节举办“电影投融资的突破与跨越”主题论坛,多位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电影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助力,随着往年“积压片”的陆续上映,新项目的筹拍与制作持续推进,当下正是需要资本支持的关键时期。从业者不仅需要通过推出优质产品推升资本方信心,资本市场也需要不断探索与电影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投融资合作模式,以发掘产业的新增长点。

票房佳绩提振资本信心

爆款影片频频出现,电影票房屡破纪录,2023年以来,电影市场迅速回暖,呈现出巨大潜力与韧性。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4月22日,2024年全年票房(含预售)破184亿元,总观影人次超4.14亿,总放映场次超4496.21万场。

节假日档期成为票房大盘增长的重要推手。2024年以来,元旦档、春节档、清明档先后刷新同档期影史纪录,分别收获15.36亿元、80.49亿元、8.42亿元的票房成绩。

“中国电影经历三年特殊时期后,来到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明确持续增长的动力是什么对于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博纳影业创始人于冬坦言。

于冬指出,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恢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影片是源于以往积压影片的释放,2023年影片投产数量和大片规模有欠缺,将直接影响2024的影片数量,2024年的大片开机数量不足,对于明年的春节档、暑期档也将产生影响。而如何推动大片的投产,让电影公司敢于投入创作,需要金融的支持,行业最缺乏的是现金流。

《中国电影投资融资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电影投融资市场呈现整体市场快速回暖,行业产能迅速拉升;资本市场小幅承压,影视板块反向增长;复苏信号传导延宕,私募融资略显滞后;内容创作重回主流,企业融资回归理性;投资机构继续试水,资本合作意愿加强;银企合作日益稳定,担保条件逐步放宽的特征。

尽管市场处在新变局之下,但在从业者看来,票房大盘的表现和观众对于行业的持续关注,均证明了电影市场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影企的业绩也能够直观反映出行业的复苏态势,不少上市影企于近日宣布在2023年实现了业绩扭亏,包括中国电影、光线传媒等。

“创作离不开资本,但资本也在电影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中成长了,如今更为理性。”制片人赵方指出。

于冬也谈到,投资方积极参与电影项目的重要因素主要源于对中国电影市场的信心,源于观众所表现出的对于大片持续旺盛的需求,也源于重要档期积极的票房表现。

发力衍生 打造系列化、IP化项目

逐步告别放量式增长阶段后,电影行业迎来了更加注重内涵式增长的存量阶段。

华人影业及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谈到,决定票房体量的根本因素,仍是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内容。创新是电影行业当下的关键词。套路化、公式化的内容,在市场的洗牌中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决定票房体量的根本因素,仍是影片本身的质量和内容。

此外,应旭珺也提到了打造成熟电影IP和内容系列化的可行性。从商业模式上来说,IP的系列对于投资方来讲能以其稳定的产品输出和持续的市场曝光能力来提升投资方的信心。

赵方指出,现阶段投资回报过于依赖票房收入,其实可以尝试通过发展丰富多样的电影衍生产品,来拓宽投资回报渠道,提升电影项目和产业的附加值。形成与电影内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赵方进一步谈到,也可以利用国际营销渠道和合作伙伴,并通过深入挖掘和呈现普世价值观,在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同时,将电影作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降低投资方风险,也能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在电影与资本的互动、协同态势下,如何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投融资体系,是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于冬提到了电影行业的新现象,近年来,单个电影的出品、联合出品方数量越来越多,投资方开始寻求共同投资、分摊风险,降低单个投资者的压力,也有助于电影行业在市场新形势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观众多样化的需求,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电影行业将不再仅仅追求数量和规模上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影片质量、艺术价值以及观众体验的提升。

“青年导演关注变现和市场因素无可厚非,但还是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创作之上,更加关注作品的质量。”坏猴子影业CEO王易冰如是说。

应旭珺指出,投资方开始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富有创新性的内容,关注年轻创作者的作品,关注与人物情感相关的项目,寻求能够触动观众内心的深刻共鸣。更为关键的是,投资方对国风元素及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项目表现出了较高的关注度。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韩昕媛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