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灵川最美12大中国传统村落,秘藏田园人家古韵风光
发布时间:2024-04-23 08:02 浏览量:8
广西,桂林,灵川。
位于广西东北部,灵川县自古有“楚越往来之要冲” ,“领中原风气之先” 的美誉,境内风光秀丽,人文璀璨,有着不少美好的田园人家古韵风光。
一起来看灵川名列前2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12大古村落,你去过几处?
1 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太平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灵川县潮田乡和大境乡之间。
始建于宋朝末年,有800多年的历史。村里保留完好的千年古樟树、百年银杏树、古井、古碑、古祠堂、古戏台等古迹。
主要建筑有修建清嘉庆十三年的“秦氏宗祠”,还有一座上下三层的古戏台,戏台的外墙顶端是徽派建筑特征的马头墙,上面彩绘或龙或凤,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太平村是全国知名的桂林海洋银杏的组成部分。每年的11月末至12月上旬是这里观赏银杏的黄金期。
2 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熊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始建于宋代,繁荣于明、清,是湘桂古商道陆路一个重要的货物中转站和商客集散地。
初称熊家村,始祖从江西迁入。随着湘桂陆路商道的兴起,熊家村逐渐繁荣,加上其他姓氏融入,人口激增,遂更名为熊村。历史上,熊村从明代开始设圩,三天一圩,与大圩、潮田交错,其繁华程度不逊大圩。如今明、清建筑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
熊村明、清建筑布局独具风格,房屋以叠梁式木质结构为多,排列在水渠两边,辅以青砖外墙或土坯墙,民居错落有致,每栋房屋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整体古朴典雅。南北向一条主街,古韵悠悠。
村中至今保存完好的三街六巷,全用石板和鹅卵石铺就,3条街道两头均设有街门,共有6座,现存3座,均为大块石料砌成的石拱门楼。
3 桂林市灵川县定江镇路西村
原叫路莫村,为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该村的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灵川县路莫村军需物资转运站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现存部分清代和民国初年建筑,基本为一层砖木结构建筑,有的为青砖,有的为泥砖。主要建筑有建于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的莫氏宗祠,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龙王庙旧址,和“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的进士亭。
4 桂林市灵川县灵田乡长岗岭村
在湘桂古商道上, 藏着这么一个秀美的古村,第1批传统村落, 它就是位于桂林市灵川县灵田镇的长岗岭村。
始建于宋代,长岗岭村距湘桂商道仅2公里,是当时通往广州、梧州最便捷的通道。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从明代开始,不少商人在此开设商铺,经营盐业及桐油,长岗岭因此兴旺发达,商贾云集。
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有五福堂、莫氏宗祠、卫守官府厅、别驾第等。建筑用料讲究、装饰精美,细节当中彰显着昔日村民的富足。
此外,村落的三月岭和五里亭都值得寻访。五里亭意为此亭北边5里,便是长岗岭村。亭子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由村中莫氏家族的莫崇玖之母以莫崇玖的名义捐建。
5 桂林市灵川县灵田乡迪塘村
迪塘村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
北宋天圣年间先民从山东青州府陆续迁徙至此,南宋末年聚落成村。因村前有山叫“迪金山”,村旁有口大水塘,故取名“迪塘”。迪塘现村民以李姓为主,且为同一个始祖相传。
现村中存有不少明清时期的老建筑,大多还有人居住。村中老建筑内部结构主要由雕花门窗、神台、名人匾额、砖雕纹兽、彩漆檐画、陶料防潮地板砖等,其中以“毓水培风门楼”“五叠堂”和“绣花楼”最为有名。
6 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镇老寨村
东源瑶寨老寨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这是一个以瑶族聚居为主的村落,也是灵川县最具典型语言、服饰、风俗特点和生态资源丰富的瑶族村寨。据盘瑶“过山榜”所记,早在明末清初时期,瑶家的祖先们就迁徙到这里安家立业,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
老寨村深藏在灵川县最北端的越城岭山脉腹地之中,靠近东江河的源头。这里峰峦重叠,竹海莽莽,云雾迷漫,层层梯田与依山而建的木楼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感。
老寨村里的建筑全是黄色的木楼,随山坡的走势高低交错,前低后高,方位或坐东朝西,或坐北朝南,根据山形而定。
东源瑶寨的人们生活习俗、服饰、语言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传统,瑶家世代相传的长鼓舞、敬龟舞、红棍舞和草龙舞等,都会在重大节日时上演,极具民俗文化之美。
7 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镇江头村
江头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
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元代江头村村落已经初步形成。但规模较小,宅屋多聚于河畔。江头村周氏始祖周秀旺是北宋理学大家周敦颐的第十四代后裔,明朝洪武年间定居于此,以耕读传家。自周氏家族迁入后,江头村规模逐渐壮大。
秉承先祖周敦颐创建的理学精髓,江头村形成独特的爱莲文化。江头村的爱莲文化是以周氏先祖《爱莲说》为精神理念,周氏后裔周启运总结出治家报国的《周氏家训》,进一步弘扬了爱莲家风。
江头村爱莲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其中江头村的古建筑中,充分体现了周氏爱莲文化。由于受先祖周敦颐的影响,江头村在清朝时期建立爱莲堂,兴建爱莲读书院。现存的爱莲家祠是弘扬先祖爱莲文化的见证。
爱莲家祠作为村中最高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落成于清光绪十四年,是一座以大门楼、兴宗门以及文渊阁为主体组成的三进院落。宗祠的柱、梁、枋均着黑色,象征土地;而四壁、楼面、窗棂着以红色,寓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家祠最为精华的建筑是文渊阁。这是一座抬梁式硬山顶、三阶马头墙,又带有干栏式风格的砖木结构二层建筑。这里文风浓郁,人才辈出,历来享有“才子村”和“清官村”的双重美誉。
8 桂林市灵川县三街镇溶流上村
古村落溶流上村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于三街镇东北面,湘桂古道旁,如今的桂黄公路从中穿过。唐朝龙溯二年始为县治,明为灵川四大古镇之一。
这里三街六巷为一奇观,“三街(即东街、南街、北街三条主街道及镇南门、东胜门、拱北门等3座明代古城门)六巷(即全家巷、黄家巷、寺巷、张家巷、廻龙巷、东巷等用青石板铺就呈放射状分布的六条古巷)。
此外,九井(即苑家井、义井、张家井、南四井、宅里井、兴隆井、郭家井、姚家井、陆家井等9口至今尚在使用的古井)”向世人展示了这里的规模和气势。
德隆栈古商铺、陈家大院、全家大院、文庙、天后庙等古建筑再现了这里昔日的热闹与繁华。
9 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上桥村
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上桥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整个村庄坐落在壮丽的桂林山水之间,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云雾缭绕,宛如画中仙境。这里有着古老的断桥、古树、流水、古庙、宗祠,极具了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村落的符号,尤其美好的一处所在。
上桥村位于湘桂古商道上,全村人姓李,人文久远。整个村庄中,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建筑,如明清时期的庙宇、古老的街道和传统的民居等等。现存明清宅院17座,祠堂2座。
另外古桥尤其闻名遐迩。上桥村有两座双孔石拱桥,全用巨石砌成。村西是马蹊桥,村南是关龙桥(断桥),重修与明弘治元年(1488年),距今522年。马蹊桥长40余米,桥拱直径8米多,桥面宽4.5米,桥面铺着上百块青石板。关龙桥因挨着路边的关帝庙而得名,现桥身长10余米,桥拱直径约4米。
10 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廖家村委会毛村
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廖家村委会毛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位于漓江的支流马河岸边,居民几乎全为黄姓。 据毛村《黄美盛宗谱》记载,毛村开基祖黄冬进是始祖福建黄峭山之孙,宋初为躲避战乱,与郑、马、丁三青年一起从广东南海珠矶巷捕田村来到广西临桂马山胆,后来又迁往毛村。因有一次在漓江救了明朝英宗皇帝,所以得到金牌一道,规定黄氏可以在漓江、荔江、茶江、马岭河4条河上“逢水打鱼,遇河泊船,离河岸三丈为晒网之地”。
若问及漓江船上人的老家和姓氏,他们大多会回答“毛村黄氏”。毛村是船民黄氏家族的发源地,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古村落,文化内涵丰富。 建于清康熙初年的毛村祖庙“圣母宫”和四房宗祠以及所存的32块碑记,是黄氏家族历史文化的沉淀。
毛村有着一塘、二井、四溪、十八拱(桥)的历史风貌,和民居围绕各自祠堂而建的建筑格局,展现了毛村作为传统文化古村落的历史形象,她是一颗镶嵌在桂林东方的璀璨明珠。
此外,毛村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也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桂北地区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就在这里诞生。
11 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镇东源村委会新寨村
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镇东源村委会新寨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该村瑶族以过山瑶(尤勉)居多,祖先于明末从广东韶州府乐昌县辗转迁徙到此,建寨已有四百年。
这里的青山绿水之间,散布着瑶民的古老纯朴的民居。处处可见清幽山水中的瑶风古韵。
在这里,保留了完整的的瑶民传统民俗节日,盘王节、尝新节、长鼓舞、敬龟舞都是这里特色民俗节日。尤其是"六月六″这天,村民们穿上了节日的民族盛装,按照传承了400余年的传统习俗,举行了为草龙开光丶走田垌、过村寨、舞草龙等一系列活动,这是新寨最具少数民族特色的重头戏。
12 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大庙塘村委会大桐木湾村
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大庙塘村委会大桐木湾村,名列第2批中国传统村落。
据清光绪三年纂修的唐氏家谱记载,该村唐氏先祖原系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人,乾隆初年由全州迁至此聚居繁衍至今。
大桐木湾村现存的古建筑种类齐全,风格独特。村内尚存大量的清末年代的古民居、门楼、巷道、石板路、古井等。走进村落里,古宅连群成片,古巷曲径通幽,可以感受古韵悠悠的美好。
此外,秋季的这里,是一片绚丽美好的银杏世界景致。大桐湾是著名的银杏之乡,林区有银杏树100万株,延续着金色童话般的梦想,是一抹浓厚的深秋海洋物语。古老银杏树在村中随处可见,其中一株号称白果王的树据说有三百多年。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