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耀星城 | 山水洲城记

发布时间:2024-04-23 03:16  浏览量:7

龙年除夕夜,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在长沙湘江边的欢歌笑语中开场。青年朋友激情满怀,载歌载舞,迸发青春活力;千架无人机在夜空飞翔,组成“爱心”图案;万朵烟花尽情绽放,漫天华彩,璀璨夺目……这是一座古老名城青春焕发的展露,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一个特写!

对滋养自己30年的古城长沙,唯有以爱示敬,以敬示爱。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长沙人,每每心头浮现《沁园春·长沙》的诗句时,总有非同寻常的情感,入骨入髓般的体悟。上世纪80年代,我住在长沙市河西岳麓山下的溁湾镇,工作单位则在河东,风里来雨里去,每天骑行在湘江橘子洲大桥上。春天,湘江水势浩大,奔涌湍急;岳麓山百花吐蕊,万紫千红。秋天,湘江碧绿澄澈,波澜不惊;岳麓山林木葱茏,枫叶红遍……多少次感慨,此间美景,有谁能像毛泽东这般描绘得宏大且生动;情中之境,又有谁能像毛泽东这般创设得寥廓而深邃!

从自然风光来说,长沙山水洲城名不虚传。

首先说山。市域内有岳麓山、大围山、沩山、道吾山、黑麋峰、石柱峰、影珠山等十多座名山。其中,久负盛名的是岳麓山。比大,即便位于市内望城区桥驿镇的黑麋峰,面积也为岳麓山的两倍;比高,高不过浏阳大围山,大围山层峦叠嶂,山势险峻,主峰七星峰海拔1607.9米,是浏阳河的发源地,还是湘东第一高峰;比秀,不一定秀得过宁乡沩山,沩山之秀,山水相间、古树参天、岭峻峰奇、云蒸霞蔚,主峰高约700米。

可是,岳麓山却以其独特的气质,傲视群山!

岳麓山。石亮 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岳麓山雄踞长沙城西,滔滔湘江水在山脚下由南向北流过;岳麓山并不高,最高处海拔300余米,可它却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之文化大山。山顶的云麓宫,始建于1478年,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山腰的古麓山寺,建于268年,乃是赫赫有名的“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麓山寺往下,是始建于1792年、由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的爱晚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时,毛泽东题写了“爱晚亭”亭额。青年时代毛泽东曾在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再往下,不远处是创建于976年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也是全国修复最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书院门前有山长罗典于1790 年为追念朱熹所建的赫曦台。1955年,毛泽东登临岳麓山后,写下《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山上还有舍利塔、白鹤泉、响鼓岭、飞来石、自来钟、禹王碑等众多景点,每个景点后面都有悠久的故事。

岳麓山深处古树参天,浓荫密盖,溪涧清冽,山风习习,似在诉说风云际会,百年沧桑。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蔡锷归葬于此。“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黄兴墓位于岳麓山云麓峰北侧附近,登百级石阶方能进入墓区。方形墓碑矗立,上镌“黄公克强之墓”碑文,周边以石廊围护,苍松翠柏掩映,墓区庄严肃穆,气势恢宏。蔡锷墓位于麓山寺后上方的山坡上,墓碑上书“蔡公松坡之墓”,墓周树高林密,郁郁苍苍。麓山寺一侧有蔡锷墓庐,门悬孙中山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拜谒黄兴、蔡锷墓令人动容,历史烟云翻滚,百载转瞬而过,但是,千载岳云留浩气,万年湘水吊忠魂!

抗日战争期间,长沙是正面抗战的主战场。四次长沙会战,岳麓山饱经战火摧残,见证军民可歌可泣的浴血奋战,山上遍布炮台、坑道、指挥所等众多抗战遗迹。立于1941年7月,位于岳麓山响鼓岭附近的“长沙会战碑”,记录了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1939年9月,日军以18万之众,兵分六路会攻长沙,守卫长沙的将士奋起抗日,忠勇用命,人民协同,合围设伏,付出巨大代价,取得歼敌3万的胜利。山上还有建于1946年4月的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供奉无数阵亡将士的英灵。岳麓山上的浴血奋战,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永垂史册的贡献,在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刊文:“际此远东阴雾密布中,惟长沙上空之云彩确见光辉夺目。”

誓死卫国家,铁血铸山河,名山埋忠骨,永昭后来人。岳麓山是景色秀美之山、文脉厚重之山,更是英雄辈出之山!

有人说:“长沙人骨子里的不仅有遍及湖湘的霸蛮之勇,亦有流水淌过的缱绻温柔。”这个我信。

长沙位于湘江下游,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00多条,流经长沙的有“一江六河”,即湘江、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龙王港、沩水、沙河。每一条江河,都是流动的美妙旋律,有的像气势恢宏的交响曲,有的似欢快灵动的协奏曲,有的如深沉优雅的奏鸣曲。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李谷一清脆甜美的歌声,把《浏阳河》这首民歌传唱神州大地,同时也使浏阳河家喻户晓。

浏阳河的故事比“几道弯”多得多。1930年7月27日,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架设浮桥渡过浏阳河,一举攻占长沙城,“红军渡”纪念碑现立于湖南烈士公园内。1949年8月5日,长沙宣布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东屯渡过浏阳河,由小吴门进入长沙城,古城长沙从此翻开崭新的历史篇章。

捞刀河,同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浏阳市石柱峰北麓的社港镇周洛村,流经浏阳市、长沙县,于开福区捞刀河街道汇入湘江。相传,三国时关羽率兵攻打长沙,手中的青龙偃月刀落入河中,幸得周仓将宝刀捞上来。此后,捞刀的这条河,就叫捞刀河。抗战期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长沙军民同仇敌忾,重创日军于捞刀河两岸,如今在捞刀河北岸仍存“长沙抗日保卫战捞刀河阻击战遗址”。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长沙说水,首推湘江。

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对于长沙,更有特殊的意义!

湘水碧波荡漾。周水生 摄湘江自古为中原进入岭南的水运要道,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气象万千。纵观长沙几千年历史,似徐徐展开巨幅画卷,一帧帧生动逼真的画面跃然纸上:或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或焚香抚琴、轻歌曼舞;色调或浑厚或清澈,或凝重或明快……

屈原在湘江边仰天长啸,满怀悲愤创作了以《天问》《离骚》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伟大诗篇;贾谊在湘江边踽踽独行,洒泪留下《吊屈原赋》。如今,长沙太平街人流如织,贾谊故居院内“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的名言石刻,仍时时警醒后世。屈原、贾谊都曾住留长沙,饮湘江之水,长沙拥“屈贾之乡”雅名,毫不矫情!

多少文人志士行吟于湘江之上,寄情山水、绘自然之美,托物言志、抒家国情怀,湘江的万千景象和诗人的丰富情感交融互渗,创作出超越时空、超越生命的千古华章,给湘江、给长沙留下了独具魅力的精神符号,滋育着湖湘文化的精神气质和长沙人民的精神品格。

“诗圣”杜甫在长沙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贫病交加之际,与世长辞于长沙赴岳阳的小舟之中。杜甫“三寓长沙”,现存有近百首在湖湘创作的诗歌,其中有50多首在长沙创作。

《江南逢李龟年》是“诗圣”创作于长沙的所有诗作中最享盛名的一首:“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两位形容憔悴的老友重逢,喜出望外、百感交集,构成了一幅时代沧桑的典型画面,深情款款之中郁积的是诗人对辗转漂泊、寂寥凄楚的感喟和时运衰颓、盛世不再的哀愁!

如今长沙湘江东岸多层仿唐建筑“杜甫江阁”飞檐翘角,临江高耸,气势雄伟。湖湘子弟对“诗圣”的绵绵追念和崇高礼赞恰如江阁下面奔腾不息的一江碧水,柔韧而恒久。

千百年来,张栻、朱熹、辛弃疾、王夫之、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等“风流人物”衣袂飘飘,踏浪而至,留下了深邃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书写。

林则徐左宗棠“湘江夜话”,富于传奇色彩。当时林为封疆大吏,左系草野书生,地位相差悬殊,林长左27岁。林闻左为“近日楚才第一”,路过长沙之际,“维舟岳麓山下”,以忧国忧民、求才若渴的宽阔胸襟,与左宗棠“抗谈今昔”,“曙鼓欲严,始各别去”。林则徐将集自己数年心血、在新疆整理的地图与政军材料等郑重交予左宗棠,并预言“西定新疆,舍君莫属”。20多年后,左宗棠率领湖湘子弟舆榇出关,“一举收复了占我国领土六分之一的新疆地区”,五奏新疆建省,屯田垦荒,发展经济,巩固边防,留下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也不负林公当年的重托。清人“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从一个侧面再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峥嵘岁月。

在长沙湘江边的营盘路口,立有产自天山、重达百余吨的“湘女石”,纪念上个世纪50年代初“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伟大壮举。她们为巩固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美诗篇,也彰显了湘人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湘江总是这样,以其柔美内敛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又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毛泽东在长沙求学、追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刊文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并身体力行,坚持进行游泳、登山、长途步行等各项体育活动,“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毛泽东年谱》对他游湘江、过湘江等多有记载:

“(1917年)9月22日下午,和张昆弟到湘江游泳。当晚同宿蔡和森家,夜谈很久……二十三日,清晨同蔡和森、张昆弟游岳麓山,沿山脊而行,至岳麓书院下山。时值‘凉风大发,空气清爽’,‘胸襟洞澈,旷然有远俗之慨’。”

“(1921年)10月中旬,由夏明翰陪同溯湘江而上,到衡阳,住湘南学联。在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研究发展党员、成立党的组织问题。”

1925年秋,毛泽东躲避反动统治当局追捕,欲南下广州。离长之前,独立于寒秋的橘子洲头,写下《沁园春·长沙》。此词情景交融,豪放而不失妩媚,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时代之问,抒发了“指点江山”的激情壮志。

1930年9月3日,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红一方面军猛攻长沙,在长沙城南湘江边击毙、俘虏敌人千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多次畅游湘江,留下一段又一段佳话。

近年来,长沙湘江两岸进行品质提升,绿植、雕塑、喷泉、亭台楼阁巧妙布局,湘江风光带已如彩带将湘江两岸装点得更加漂亮,为古城长沙增色添彩。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岳麓山挺起了长沙的脊梁,“一江六河”活络了长沙的血脉,而众多的洲岛丰富了长沙的山水仪态和色彩。

据介绍,湘江长沙段洲岛有十六七个之多,分别是鹅洲、巴溪洲、柏家洲、橘子洲、柳叶洲、傅家洲、月亮岛、甑皮洲等。一洲一景,洲水交相辉映,就像一串珍珠撒在水面上,也像“静置在湘江里的丹青水墨画”。

洲中翘楚当属橘子洲!

橘子洲立于湘江之中。周水生 摄橘子洲,位于湘江流经长沙中心城区段的江中心,是湘江下游众多洲中面积最大的,有“中国第一洲”之称。橘子洲由南至北,四面环水,似一艘巨舰乘风破浪于江面。史料记载,橘子洲生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为湘江冲击沙土而成。清代时形成上洲、中洲、下洲三岛,今演变成一列长岛。目前,橘子洲景区分为核心景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沙滩公园、水上运动区。长岛西侧的沙滩公园是自然形成的绵延数里的沙滩。过去这里叫水陆洲游泳场,是儿时盛夏江中戏水,“浪里白条”乐此不疲的地方。

橘子洲核心景区为洲中最为“点睛”部分。景区内有洲头广场、问天台及望江亭等标志性景点,而位于洲头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不但为橘子洲增色,更成为星城的醒目标志。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面向东南,是当今国内最大的毛泽东艺术雕像。其以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基础,加以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创造,再现了青年毛泽东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立志改天换地的艺术形象。雕塑构图宏大,线条明快,栩栩如生,充满动感,把毛泽东当年风华正茂、朝气蓬勃、气吞山河的风度气质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肃然起敬又神思飞扬。雕塑与橘子洲风景区、与滔滔江水和巍巍岳麓融为一体,组成了一幅优美宏阔的画卷。

毛泽东一生跨越千山万水,但小小的橘子洲,对他来说,却是爱之深、念之切。青年时代,他多次由河东经橘子洲到河西,到蔡和森家商议“革命”,到岳麓山爬山锻炼、讨论时政。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作成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他和蔡和森等人共同发起,于1918年4月14日在岳麓山刘家台子蔡和森家召开了新民学会成立大会。新民学会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杰出的领袖人物和骨干,据统计,新民学会78名会员中,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有37人,其中近20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2009年,经中央批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就有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等新民学会会员。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多次访游橘子洲。有时在橘子洲头前的湘江开阔水域中畅游,有时从湘江游泳后登岸橘子洲,还有一次是从橘子洲大桥乘小车到橘子洲上观览。

“(1956年)5月30日晨六时,乘专机离开广州,上午八时五十分到达长沙……下午一时半游湘江,上岸后访问了一户菜农。”

1959年6月24日,毛泽东乘专列从武汉来到长沙。下午2时半,到达长沙后,“游湘江,并登上橘子洲。来到橘子洲头完小,在操场上和围拢过来的小学生一起照相。”6月27日,“又在橘子洲下水,游湘江……”

长沙既有厚重苍远的历史文脉,亦有风云撼动的橘子洲头。

上世纪90年代初我离长北上时,当时长沙城市建成区面积不到百平方公里,人口不过百万。路就那么几条老路:五一路、黄兴路、蔡锷路、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韶山路、八一路、书院路等;街就那么几条旧街:太平街、坡子街、潮宗街、寿星街、北正街、都正街等。那时的长沙是一座既老且旧之城,高楼大厦屈指可数,许多房屋建筑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所建,披满历史的沧桑。

感悟长沙城,可以随便拎出上个世纪80年代初几条路、街来品一品。

我在长沙老西区寿星街生活了十多年,后来才搬至河西岳麓山下居住。寿星街原来是条麻石街,以后才改的沥青路面。小学同学家住旁边一个民居小楼即寿星街2号,前后天井,二层砖墙木板房,我们隔三岔五去小楼玩耍,而那小楼就是抗战时期八路军驻湘办事处所在地。当年,周恩来、徐特立等在此进行抗战工作。康濯、朱子奇经徐特立介绍同一时期从这出发,奔赴延安,后来均成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寿星街南口横街,就是潮宗街,它是当今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潮宗街56号是1920年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的旧址。1920年7月31日,湖南《大公报》发表毛泽东起草的《发起文化书社》。1921年8月,毛泽东曾在文化书社和何叔衡等“多次商量在湖南成立共产党支部的问题”。潮宗街西头是湘江码头,而东头横着北正街。北正街上有周南女校,秉持“诚朴健美,笃学奋进”之校训,该校培养出杨开慧、向警予、蔡畅、帅孟奇、丁玲等女界精英,曾被誉为“中华第一女校”。

寿星街北口横街,就是通泰街。通泰街往北一条小街,明德中学坐落于此。1904年,黄兴、陈天华等明德师生创立“华兴会”,并以明德学堂为革命活动基地,明德有“辛亥革命策源地”之称。1919年5月,毛泽东曾到明德中学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并撰文赞誉“时务虽倒,而明德方兴”。上个世纪30年代该校即享“北有南开,南有明德”之美誉,以“坚苦真诚”为校训,培养了任弼时、周小舟等政治家,周谷城、金岳霖等文化大师。

寿星街过潮宗街往南就是连升街,出连升街就是中山西路。中山东路北侧是船山学社旧址。1921年9月,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在此兴办湖南自修大学、进行革命活动,李维汉、夏明翰等人曾在此学习和教书。中山东路往东过小吴门就是八一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位于八一西路清水塘。党的一大召开后,同年10月成立中共湖南支部,租下清水塘一处砖瓦房作为秘密办公地,毛泽东和杨开慧曾居住于此。

八一路南边一条平行的大道是五一路,这是城市主干道。五一中路核心区靠北有条小街叫文运街,百年名校楚怡学校在此。这是毛泽东、何叔衡、邓中夏等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五一路与黄兴路在城中心十字交叉,黄兴南路的西侧有条街道叫学院街,长郡中学就在学院街上。长郡中学以“朴实沉毅”为校训,春风化雨、桃李天下,徐特立、李维汉、陈子展、周世钊等曾在此任教,李立三、罗章龙、任弼时、李富春、肖劲光、陈赓、曾三等革命家和彭公达、郭亮、刘畴西等48位革命烈士曾在此求学。

黄兴南路南端路口往西拐百余米再往南,就是书院路。路东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学院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庄重典雅,辨识度极高。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王季范、李达、周谷城等曾在此任教;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等曾在此学习。“毛泽东曾在此学习、工作达八个春秋,在这里,毛泽东立下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志向,完成了从学生、教员到职业革命家,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在这里,毛泽东从事了建党建团工作,并从这里走向党的一大……”

一江两岸夜景。石亮 摄如果把视线稍放远点,看看长沙的远郊区县,就会发现红色纪念地像一颗颗宝石在锦绣大地上闪闪发光,令人叹为观止!

长沙县:江背镇有徐特立故居;开慧镇有杨开慧纪念馆,还有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的故居;果园镇有田汉故居;福临镇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红军师长陈树湘的故居;高桥镇有李维汉故居,还有“我失骄杨君失柳”之柳直荀故居。

望城区:桥驿镇有1922年入党的周炳文烈士故居;靖港镇有红十军团军团长、与方志敏一同英勇就义的“独臂将军”刘畴西故居,还有《革命家庭》女主角原型陶承故居;茶亭镇有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郭亮烈士墓,郭亮被敌人砍头后悬挂首级示众,对此,鲁迅两次著文,并悲愤痛斥:“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此外,原属望城区的雷锋街道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雷锋纪念馆……

浏阳市:文家市镇有秋收起义纪念馆;社港镇同样有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烈士的故居;张坊镇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原型李白烈士故居;中和镇有胡耀邦故居;北盛镇有王震故居……

宁乡市:花明楼镇有刘少奇故居;沙田乡有谢觉哉故居,还有“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党的一大代表何叔衡烈士故居……

“延安五老”,仅长沙就有“徐(特立)老”和“谢(觉哉)老”。长沙,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贡献不可谓不巨!

有山水洲城的水墨丹青,亦有红色之城的精神谱系。

山好水好洲好,乃自然之恩赐。可是,名城之所以成为名城,须环境、人文、产业、交通、管理兼备,厚重文脉和时代精神交融。现在,长沙建成区面积持续扩大,人口过千万,经济总量早已跨入万亿元门槛!走进长沙,不禁赞叹:长沙已非30年前之长沙。长沙长高了、健硕了、靓丽了!

先进研发制造集优成势。工程机械、先进储能材料、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六大千亿制造业集群持续壮大,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享誉全球。超级杂交水稻、超大盾构机、天河超级计算机等世界先进科研成果诞生在这片热土。长沙正雄心勃勃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在长沙火车南站交会。渝厦高铁益长段已开通,长沙形成“米”字形高铁路网。贯穿长沙、株洲、湘潭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通车运营,三城开启“同城模式”,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加速推进。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超千列。市内交通日新月异,地铁、磁浮列车连接如网。

美丽长沙建设开启新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增多,“一江六河”水质持续向好,江豚成群嬉戏湘江长沙段。长沙上榜“中国美好生活城市之十大旅游向往之城”,获评“2023年度活力城市”,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湖湘文化展现新魅力。马王堆汉墓、四羊方尊、三国吴简、岳麓书院、铜官窑等风采依旧。“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湖湘文化不断升级扩容,“电视湘军”长盛不衰、“出版湘军”声势浩大、“动漫湘军”异军突起。以长沙菜为代表的湘菜火遍大江南北,“臭干子”“糖油粑粑”“原汤米粉”等成为美食长沙的“舌尖标配”。长沙成为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

长沙成为地地道道的“网红”城市。我想,这个“红”不仅是人流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重要的是“红”在基因、“红”在底色、“红”在灵魂,“红”在长沙人不屈不挠的血脉中!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是啊!有哪一座千年古城像长沙一样滋养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既改变中国又改变世界的“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又有哪一座千年古城像长沙这样镌刻着众多英雄豪杰浴血奋斗的足迹?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山灵水秀洲美乃历史文化名城之幸,而充溢这座名城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浩然正气、英雄气概乃名城之伟——或许这正是历史名城熠熠生辉的内核密码!

本文来自【山水洲城记】,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