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故事(4)︱走进神秘的哈尔滨国际饭店

发布时间:2024-04-22 17:37  浏览量:8

走进神秘的哈尔滨国际饭店

文图/冰城馨子

对我来说,哈尔滨国际饭店很神秘。在哈尔滨生活了30多年,这个春天第一次走进这座外观酷似手风琴、经历了八十八载风霜、见证了哈尔滨历史的老建筑。

过去的这个冬天,哈尔滨旅游超级爆火。也许很多人是冲着冰雪来的,但哈尔滨的历史、文化、建筑、美食等无疑也是“南方小土豆”青睐的多种因素。作为哈尔滨人我为此感动、骄傲,同时还生出想要更多地走进它、了解它、感受它的愿望。当朋友邀我去国际饭店就餐时,我欣然前往。

阿唐老师在《留住城市的记忆-哈尔滨历史建筑寻踪》一书首篇“博物馆地区”中写道:“对于殖民者来说,如果哈尔滨是‘黄色俄罗斯’的起点,那么,博物馆广场就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这里曾经以圣·尼古拉教堂为中心,有着莫斯科商场、梅耶洛维奇大楼、意大利领事馆、新哈尔滨旅馆为代表的的弧线建筑群。

如今博物馆地带的红博广场,虽然圣·尼古拉教堂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但周边的多数建筑还在,每次从这里经过都要掏出手机拍几片。虽然不懂它们的建筑风格,但从那变幻多端的建筑造型里散发出的艺术之美让人迷恋。

色彩低调的国际饭店,入门处雨棚的弧形花边有种跳跃感,典雅华丽。

推门走进门厅,迎面顶篷上金碧辉煌的吊灯令人眼前一亮

右侧是宾馆接待前厅,金座红伞的暖色调吊灯,把这份古典氛围渲染得凝重而温馨。

从右侧半掩窗帘的窗子向外望去,可以看到苏联红军纪念碑和博物馆紫红色的穹顶。

我站在窗前回看,对面墙上挂着一幅圣·尼古拉教堂的油画,五十多年前,这便是它窗外街中心的景象。

这幅老照片就是当年的圣·尼古拉教堂广场,新哈尔滨旅馆在广场的一隅伫立,由日本籍林业大亨近藤繁司投资100万日元兴建,哈尔滨著名建筑师斯维利多夫设计。1936年5月开工,一年后竣工。

现在的这幢建筑是哈尔滨市不可移动文物,一类保护建筑。

当年的它不但造型新颖独特,室内设施也十分奢华。客房配备高档欧式家具,都有卫生间,每间房还安装了电话;不但有中餐厅、西餐厅、日本料理,还设有结婚礼堂、台球厅、理发室,并为客人提供出租车服务,非常上档次。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哈尔滨国际旅行社,是当时哈尔滨唯一一家能够接待外宾和港澳同胞的宾馆。1978年更名为“哈尔滨国际饭店”。

进门中厅不算太大,但华丽的灯饰与古典油画和展品相呼应,最夺眼球的是那座伟人挥手的塑像,可谓蓬荜生辉。

从老领事馆大路和商贸街交叉口的位置上看,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看到厅内这面墙上的介绍,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国际饭店有种神秘感,这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住过的地方,这里当年主要用于接待国内外政要和知名人士。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回国路经哈尔滨,在哈尔滨作了短暂的停留,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到哈尔滨。北方的二月,正值隆冬季节,寒气逼人,毛泽东主席不顾旅途的疲劳,在视察完哈尔滨车辆厂后,又兴致勃勃地登上了这座楼的楼顶平台,俯瞰哈尔滨市容,并做了重要指示。

在20世纪50-60年代,李立三、胡志明、罗瑞卿、秦基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梅兰芳、艾青、黄宗英、张君秋、裘盛戎等艺术家都下榻过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内部的设计非常独特,一楼是一个敞开式的西餐厅,二楼至五楼呈“圈楼”状,五层楼高的天井穹宇、四周环绕着通透的走廊和花式栏杆,从酒店的客房出来便可以俯瞰一楼大厅。后来发现,四周环绕的客房有两圈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房间。

没想到这看似平面并不是很大的“手风琴”,竟然藏着那么多的美丽“音符”,以我一个外行来看,它的设计真是很神奇。查了很多相关的书籍,遗憾的是没有找到有关国际饭店有关内部设计方面的介绍。

很久一段时间国际饭店没有经营餐饮,尽管在它的门前走过无数次,也没进过这神秘奇特的“手风琴箱”。

听说饭店一层开了西餐厅,和朋友去品尝。正如朋友说的:“吃的没太认真,拍的却很认真。”因为我们被它那典雅复古、浪漫情调吸引了。

席间有俄罗斯美女的演唱和舞蹈,可以边看边就餐。

很喜欢西餐厅墙上这幅秋色中的圣·尼古拉教堂的油画,看着一点都不陌生,这得感谢伏尔加庄园让这座建筑在哈尔滨重现,我们才可以走进它。

瞧这火焰煎牛排,够火吧!

吃西餐、看表演是一种感觉,静静的品味咖啡、聊天又是一种享受。

再次相约国际饭店的午后咖啡,相伴一份温馨静谧的时光。

国际饭店还有一大亮点,就是它的观光式电梯。当电梯里的灯光亮起,错落上下的两个电梯在这古典的挂钟旁穿梭时,会让你联想到时光流动的沧海桑田。

乘坐一下这古香古色的电梯,探秘这架硕大“手风琴”里蕴含的弦律。

国际饭店的感觉让人仿佛来到了欧洲的某个酒店,不是那种现代的豪华,这种沧桑和厚重是岁月积淀下来的。

国际饭店的华丽不似现代香格里拉、万豪皇冠这些酒店那么奢华,但它如同上海和平饭店、天津利顺德、南京中央饭店一样,是城市中有历史年代感的宾馆。

现代的那些豪华酒店,豪华程度更高,会有更好的环境和服务,但全国各地几乎同一个风格,唯独这种历史的味道不可复制,住在每个房间都可能置身在历史长河中,跟当年的这些历史名人近距离接触、跨时空交流。

哈尔滨目前一类保护建筑除了马迭尔宾馆、龙门大厦贵宾楼外,能够食宿一体的老酒店,大约就是国际饭店了。

从房间的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东大直街上的秋林公司,这条路被称作“龙脊龙背上的路”,分布着多个教堂、领事馆,终点是文庙。无论是当年还是当下,都是哈尔滨最繁华的地带。

当年,摄影记者就是在国际饭店的窗子里看到并记录圣·尼古拉教堂强拆的过程。

据介绍,国际饭店是具有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元素的折衷主义风格建筑。建筑色彩低调,造型以及平面布局采用了谦恭的折尺形处理,将气势张扬的正面朝向大直街,婉约的侧面朝向圣·尼古拉教堂,巧妙的设计回避了喧宾夺主之嫌。

在国际饭店里的时光,有种穿越之感。现代城市突飞猛进地发展,不乏同质的高楼大厦,城市特色在于历史印迹的留存,更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前世与今生,让城市的魅力更加浓厚。

食宿:拥有各类商务单人房、标准双人间、豪华套房,适合中外商务散客、会议团体;有西餐也有东北美食,下午茶和咖啡

冰城馨子,本名赵天华。网络摄影写作二十个年头,新浪、今日头条、文旅中国等多家网站旅游名博,“中国冰雪旅游推荐官”、“冰城好网民”,著有《爱在五大连池》、《伊春旅游一起嗨》等旅游书籍,文图作品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黑龙江画报》《北方旅游》《航空画报》等报刊几百篇。中国艺术摄影协会会员,黑龙江摄影家协会理事。本平台为冰城馨子文图原创作品,欢迎直接转发至朋友圈,未经本人授权不得擅自发表到媒体。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