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看微信短视频花了六千多!短剧正在“围猎”中老年

发布时间:2024-07-19 23:15  浏览量:9

作为“网瘾少年”过来的90一代,从小就被爸妈教育少玩手机,如今回家一看,吃完饭,老爸老妈两人分别瘫在沙发两头刷手机,还都在刷短剧,一了解才知道他们已经在付费网剧上花了不少钱,好家伙,“网瘾中老年”竟然是我爸妈!

(图源:网络)

话说,他们这茶饭不思刷短剧的劲头和当年我熬夜追网文一模一样。

短剧真有这么大魅力吗?为何中老年群体深陷其中?

就在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发现自己的妈妈在微信每天看剧情类短视频,一个月花了6000多元,自己劝说无果,于是向网友发帖求助。

(图源:网络)

根据发布消费记录可以看出,每次支付间隔近10-20分钟,金额约20-50元不等。

没多久,#我妈看微信短视频花了六千多#话题就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广泛热议。

(图源:微博)

对此,网友观点不一,有的认为如果妈妈是花自己挣的钱就管不着,尊重妈妈的爱好。

有的认为需要干预,这是针对中老年群体的消费陷阱。

也有人吐槽曾因短剧和家里长辈发生过矛盾,中年人痴迷于短剧甚至影响到了身体健康。

(图源:微博)

短剧下沉市场

以前长辈们在饭桌上喜欢唠嗑、掼蛋,而如今,中老年人刷抖音、斗地主、抢红包。花花世界迷人眼,中老年人沉迷玩手机无法自拔。正如网友所说的“网瘾少年是个非常歹毒的词汇,他们之前没上瘾只是还不会玩手机!”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中老年用户规模越来越大。根据QuestMobile 2024年3月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银发人群规模达到32585万,全网渗透率达到26.5%

(2023/2024年3月 互联网各人群使用次数与时长 图源:QuestMobile)

与此同时,银发人群的互联网使用时间达到了127.2小时,同比增长了5.2%,目前仍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短剧被称为“精神芬太尼”不是浪得虚名,霸总、赘婿文化迅速下沉到“中老年人群”。2023年9月数据显示,银发人群的APP使用偏好霸榜前五都是短视频,其中剧情类备受欢迎。

(2024年3月头部短剧类APP用户画像 图源:QuestMobile)

目前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银发一族,退休养老,有钱有闲。数据显示,短剧备受三线以下城市、且线上消费能力在1000到1999元区间的人群青睐。短剧的核心付费人群是30-55岁的中老年人,且银发族占大部分。

不由得让人好奇,短剧到底靠什么吸引着中老年人群?

短剧“适老化”

各平台和制作公司了解到目标受众开始量体裁衣,打造专属银发一族的“电子保健品”。结合中老年人心系子女的心态,大部分剧本都以亲情为切入点,描述下一代的成长教育话题。

前不久,一部由中老年男女担任主要角色“霸总短剧”《闪婚五十年》席卷网络就是成功范例,目前抖音播放量已达4.0亿。

这部短剧讲述一位50岁阿姨李秀芹,在中年相亲中意外邂逅隐藏身份的“霸道总裁”并闪婚领证,同时经历了儿子忤逆、婆媳矛盾、认回亲生女儿等一系列冲突事件,最终渡过难关,迎来破镜重圆的完美结局。集爱情+亲情+甜宠+霸总于一体,有网友调侃“终于有短剧拍出了霸道总裁爱上绝经的我。”

(图源:网络)

该短剧约3分钟一集,总共101集,15秒一反转,30秒一推进,最后10秒留悬念,跌宕起伏的剧情紧扣爽点。与此同时,平台接连推出中老年短剧,例如,女频作品《我是妈妈》、《三子敬母》、《十指连心》;男频作品《代驾老爹巅峰归来》、《老炮儿之上阵父子兵》、《你好,爸爸》等。这么多选择,难怪会有大爷大妈抱着手机刷短剧到半夜。

针对中老年短剧付费群体,内部从业人员分析该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1、生活周期相对较窄,主要交际圈围绕亲戚、邻里;

2、主观和认知相对局限,理解能力不高,非黑即白;

3、中老年女性情感需求常被忽视;

业内整理出男女频群体特点如下:

男频:功成名就,万人敬仰,女神倒追,小人物逆袭,战胜回归;

女频:甜宠爱情,渣男悔悟,虐恋情深;

你还别说,大爷大妈就吃这套。

(图源:微博)

不过,这种明显带有性别界线的短剧内容输出,随着大数据的精准推送,人们会越来越信息茧房。同时,随着短剧夸张、极端、非黑即白的表现手法,人们真的能在虚拟空间中得到释放现实压力“爽”感吗?难道不会扩大以性别为基点的“被害妄想”焦虑吗?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隐忧。

短剧乱象丛生

去年横店一度变“竖”店,接连有大牌明星走下神坛投身短剧。咪蒙团队两部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和《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仅寒假期间就创收过亿,就连很久没消息的的聚美优品CEO陈欧听说已悄然入局。据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较两年前增长了10倍,而同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是549.15亿,预计2024年,短剧市场规模将超500亿元。。

短剧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掌握了大众群体的情感需求,《全球化陷阱》一书中首次提到“奶头乐理论”印证着当下短剧的繁荣。

该理论表示随着生产力不断提升、社会竞争加剧、世界上80%无法参与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人将被边缘化,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的20%人的手中。企业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大量制造“奶头”——即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填满人们的生活。人们通过转移注意力,沉浸快乐中不知不觉就丧失思考能力。

然而,短剧爆火的同时也存在观念低俗、擦边狗血、抄袭同质化等乱象。今年4月,快抖等多平台因为宣扬不健康、非主流家庭观、婚恋观,刻意放大和渲染夫妻、婆媳矛盾等内容,下架多部违规微短剧。

(图源:网络)

最近,央视新闻报道了中老年短剧消费一系列问题。有些短剧会通过首集0.9元的低价诱导用户进行小额消费,在不经意默认续费的勾选,恢复到正常单集价格;有的短剧软件会自动续费,或者在付费时候,直接跳转到订购会员界面,出现强制消费;想要退费,回溯门槛还高,小程序直接消失,追溯不到剧集。中老年重灾区更甚的是,短剧消费的陷阱延伸出收费进群,看盗版短剧的产业链。

(图源:网络)

前不久,业内关注的短剧最严新规靴子落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要求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自6月1日起,微短剧按投资额分类分层审核。这意味着短剧野蛮生长的时期结束了,短剧将会在更加规范的监管下平稳运行。

现如今,短剧生态渐渐饱和,观众不是真饿了啥都吃,前不久,疯狂小杨哥公司三只羊出品的短剧《傅爷你的替嫁新娘是大佬》被指粗制滥造,市场反响不佳,因此,要想创造出大众真正喜闻乐见的短剧,资本还需再琢磨。

最后,短剧元年的边界在哪里?是IP打造、短剧出海、还是向长剧兼容?在我看来,短剧如此盛行的背后何尝不是一种即将凋落的艳绽。

战国时名家一个辩论命题: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意思是:太阳刚升到正中就开始西斜,事物刚产生就趋于死亡。这意味着万事万物在不断生长,同时也在无限接近死亡。

OpenAI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快手可灵AI对于短剧是个极大冲击吧,既然可以人人成自媒体,那人人也可以创短剧,留给短剧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光 光

编辑:尼 克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狗商业评论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文章提及或者展示关联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