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有75%的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下降,与产业共同推进老年听力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03 06:22 浏览量:7
谈起老年人的听力障碍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觉得很忧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发布的报告,全球听力障碍人口达15亿人,预期到2030年达到25亿人,这里面最重要的群体是“一小一老”,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比例是75%。
“你跟老人讲你老了听不见要看病,很多老人特别是老人家属就说,听不见不要紧、耳根清净。但是你跟老人讲‘你听不见不行的,要变傻的’,这个老人一听就提高警惕愿意来就诊、愿意佩戴助听器。”吴皓说,以前很多老人不会关注听力不好,不认为这是个事儿。但老了听不见,除了交流有障碍,还会对人脑的结构、功能产生一系列影响。
在吴皓看来,中国老年人听力干预比例仅为4.7%,就是该配助听器的人里只有4.7%配了助听器,这个比例非常低。希望全社会能进行更多的宣传科普,有更多老年人来接受听力筛查,早期干预效果更好。
老年人听力障碍人群庞大《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显示,我国目前约1.2亿名老人正逐渐失去听力,65岁以上老人是听力障碍的主要群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约有32.8%合并听力下降,且这一发病率仍在继续增长。在美国65~75岁的老年人群中约有1/3合并听力下降,而这一比例在7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可高达1/2。老年性耳聋排在全球致残性疾病的第四位。
8月1日,联影集团医疗级助听器产品uOrigin源正式上市,产品搭载自主研发定制化芯片与创新算法,是助听器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吴皓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内的媒体记者表示,中国乃至全球听力障碍人群非常庞大。人老了以后会慢慢听不见,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比例是75%,其中四分之一是比较重的听力障碍,到了80岁以上,90%以上的老人听不清楚。今天老年人越来越长寿,听力障碍就越来越凸显为现代社会、老龄化社会的重大问题。
但吴皓也说,很多老人甚至家属都不认为听力障碍是个问题。但实际上,此前已有专家共识:导致老年痴呆发生发展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听力障碍。而恰恰听力障碍可通过听力干预改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痴呆症和听力受损,都是老年群体常见的疾病。作为补救听力损失的措施,佩戴助听器被认为是降低痴呆症患病风险的潜在方法。
此前,《柳叶刀·公共卫生》发布了一项大型研究队列的数据,支持通过佩戴助听器来防范痴呆症。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的朱东山团队,对43万多人的12.1年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听力损失与痴呆症患病风险提高42%相关,但是如果使用助听器,其风险水平与没有听力损失的人相似。
推动老年听力健康,需要产学研合力开展老年听力筛查与干预,是老年听力健康促进行动的工作内容。这些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多地都建立了中国老年听力健康项目。
吴皓介绍,这个项目是在社区当中开展老年人听力筛查,对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向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配发助听器,帮助他们改善听力,通过这些措施来观察、随访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使得老年人痴呆发生率下降。
但这样的样本实验只是冰山一角,公众在听力保护、佩戴助听器方面的意识还远未普及。联影高级副总裁俞晔珩表示,我国听损老人超过1.2亿人,这些老人从发现听力障碍到戴助听器,间隔时间可长达10年,而95%的人并没有选择佩戴助听器。数据显示,中国助听器渗透率只有5%,对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助听器渗透率则达到40%。
这与中国助听器产业发展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有关,目前我国助听器90%以上市场份额由进口品牌占据,国产品牌仅占不到10%,而且主要分布在中低端市场。但由于专业人才缺失,提供专业听力诊断、验配与康复方面的人员不足,也导致了大批量“抽屉式助听器”的出现,动辄数万元的助听器买回家以后,因为老年人适配感不好而被闲置。
吴皓在uOrigin源的研发过程中提供了很多专业意见,比如更适合中国人耳道、更适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他表示结合目前行业现状,国产助听器能够进入这个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使得我们国家老年人的听力干预能够进一步加快速度。在推动听力学发展当中,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没有专业的听力师,这个行业就会变得不规范,因此加强人才培养非常重要。
当天,联影微电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影微电子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设立“联影听力教育基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听力与言语康复系设立学生奖学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吴皓表示,上海交通大学的听力学专业培养的是未来听力学的领军人才,此次教育基金的成立将大力助推该专业的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