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为何都是老年人在做这些事?

发布时间:2024-08-12 03:16  浏览量:6

退休了,我也进入了老年人行列。现在​有事没事常在小区及周边溜达,逛街、游玩、堂食总留心观察,发现一种怪现象,而且都是我们老年人在做这些事。

我把这些事的情景归纳为七多现象。

(一)退休后给儿女带娃的人多。快退休前,同事们在一起唠嗑,通常会把一句话放在嘴边,那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可真正退休了,又自然而然的为儿女的事担忧,甚至操劳起来。

我在和带娃族的人交流后,得出一个共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如果就两个人上班+带娃这件事,日常生活很难搞定。单位要出差加班,宝宝要精养,可能经常连饭都忙不到嘴。因此,父母(岳父母)退休后,帮助儿女带娃就成了第二职业了。

(二)捡拾、收存、出售废纸箱的人多。这里面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有些老人把捡拾废纸箱视为副业来对待,一天到晚在小区定时巡看捡拾。另一种老人是自家收取的快件箱、购买食品的包装盒、家用电器外包箱等舍不得当垃圾扔掉,收存积累多了出售。

现在的年轻人,网上购物盛行,看不起这点废纸箱的零钱,更没有收存的节俭习惯,废纸箱(盒)、纯净水桶(杯)统统当废垃圾扔掉。这样给捡拾的老人有了空间。你还别瞧不起这个副业,到了四时八节是废纸箱捡拾的旺时,这些老人还的加班加点,晚上九、十点钟小区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捡拾来的废纸箱、塑料制品、旧棉被衣服等物品,每月都要出售2-3次。

(三)堂食时剩菜打包的人多。现在到了星期天或节假日,全家出动逛街逛店堂食的已成为一种时尚。更有意思的是,一家人坐下来年轻人管点菜,吃完后老人负责剩菜打包成了惯例。

(四)菜市场使用现金买东西的人多。逛菜市场已成为了老人的专利。除了每天买菜外,菜市场溜达一圈了解了解菜价行情,便成了老年人的业余喜好。在他们看来,运用支付宝、微信等现代的支付手段是年轻人的事。

我曾遇到过一位大妈,先前使用手机支付宝付款。有一次点错了一个小数点,把6.5元点成66.5元给付了,多付了60元。从此,她再也不使用手机支付。她说的也有道理:“年龄大了,眼睛老花手脚变的不灵活这是不变的事实。使用现金面对面的付款,才真实令人放心有数。”

(五)在路边理发的人多。小区东门西侧有个花圃,隔三差五有人摆摊路边理发。我发现除了民工来理发外,绝大多数是附近小区的老人。老人们都说,正规理发店35-45元一剪一修不值得。有些刚出道的小年轻理发师,没有路边理发匠10元剪的有型,让人满意!

这到是实话,我也有这种认为。正规理发店除了环境好外,理发的技艺实在不敢恭维!

6.买酱菜吃的人多。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早餐都是吃酱菜长大的。对酱菜的咸香味有一种特别的情结!酱菜不仅开胃下饭,关键是价廉物美。

7.旅游自带干粮的人多。以前在景点看到老人们自带面包、馒头、煮鸡蛋、煮玉米等干粮在吃,就有不同的想法。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亏待自己。出门旅游就应该轻装上路,到了景点就该对自己好点,尝尝地方名食。自带干粮不仅增加自己的负担,还显得自己特别抠门,有些寒酸。

我有一次去园博园游玩,到了饭点找了一家面馆吃饭。一碗海河豚汤面49元。面贵就不谈了,气人的是还没有吃饱。

现在看来自带干粮旅游并非抠门、寒酸,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确保自己旅途中按时吃饭,胃不受伤害。另一方面节省没有必要的高消费。

我有时在想,这些七多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过惯了苦日子有关!所以“乐于操劳,节俭克己、爱惜食物、精打细算、坚持传统~”已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代名词了!

有一个笔者写道:节俭又是下一场丰收!我从心底里佩服他对节俭的理解和形象的比喻。我们这一代老人始终认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节俭和珍惜依然是自己应该做的。正是这样的生活信仰,为我们的子女和下一代人的美好幸福日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轻的一代人,请你们永远记住懂得感恩,才会获得一生的福报!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