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医疗高地】市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守护老年心灵港湾 共筑身心健康“防火墙”
发布时间:2024-08-14 16:31 浏览量: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老年精神科,作为这一领域的专业力量,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专业的方法,深入剖析老年人内心的世界,努力为他们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
专注老年心理健康
全方位守护患者心灵
宽敞明亮、舒适温馨……在市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部,整洁有序的病房让人倍感舒适和放松,这里主要收治晚发精神分裂症、老年期情感障碍、老年期焦虑、睡眠障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等疾病患者,在专业医护团队的细心照料下,目前49名住院患者有序地接受着治疗,生活也变得规律而充实。
据了解,市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主要诊治60岁以上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及未满60岁但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的难治性精神疾病,开展治疗的疾病有老年期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双相障碍、晚发的精神分裂症、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等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以及各种躯体疾患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科室自去年8月投入运行后,住院部每个月病床使用率都超过80%。
“很多人一提到精神科,就会想到狂躁症、精神分裂症这些严重的精神疾病,事实上,老年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患者以出现焦虑、抑郁、失眠及躯体化障碍为主。”老年精神科主任张玉莲介绍,老年精神科主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行为异常及认知障碍等问题。由于老年人患躯体疾病较多,因此老年性精神疾病的诊断非常严格,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她介绍,老年患者就诊后,医生会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程以及辅助检查结果来综合诊断。除了需要向家属或患者本人详细地询问病史,医生也会对其精神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以及精神心理量表进行测量,只有在了解病史、体格检查、精神检查、心理评估量表测量等之后并进行全面评估,才能够对老年人精神异常作出明确诊断,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出院患者进行预约就诊及定期随访,实现患者全病程管理。
在老年精神科,医护团队会通过抗精神病药物及中医药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认知训练、功能训练,辅以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手段,对老年精神患者从心理和躯体方面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精神患者的诊疗和预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为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市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病区根据疾病及个性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工娱康复治疗,每日有序安排患者参加劳动、娱乐和体育活动,丰富患者的文化生活,增强体质,促使疾病的康复。
正视老年抑郁症
情绪问题也可导致躯体症状
咳嗽、发烧、呕吐、身体疼痛……在出现身体不适时,我们通常会选择第一时间就医治疗,但是如果出现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伤感等情绪“感冒”症状,大多数人都会任由坏情绪“肆意生长”,一句“想太多”“想开点”,自己和家人就随意下了“诊断”。张玉莲提醒,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不但要重视躯体健康,还要重视心理健康,老人患躯体疾病时常伴有精神症状,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可能是成年时期各种心理疾病的延续,也可能是老年期特殊的器质性疾病和心理社会因素造成的。
“很多人描述病情时会说因为晚上睡不着觉,所以白天干什么都没劲,要不脾气大,要不情绪很低落,以至于自行服用‘安眠药’,未经医生全面评估,从而出现药物滥用,严重者出现‘安定’类药物依赖,甚至出现晨起摔倒发生骨折的意外事件。”张玉莲介绍,老年抑郁症患者可能会遭受包括疲劳、心理性体征(失眠、心慌、情绪低落)、疼痛以及胃肠道不适在内的躯体不适症状。他们的情绪症状很容易被家人忽略或忽视,直到有一天老人反复全面体检未见明显异常但老人反复难受不适,这时家人才会想到带其到精神科就诊。“除了长期失眠,很多有躯体症状障碍的老年患者也会出现盗汗严重、身体某些部位疼痛的症状,有些患者会去综合医院进行反复的检查,但又查不出来任何疾病,辗转多个科室服用过各类药物后,最后才选择到精神疾病科就诊。”
两个月前,60岁的患者林阿姨从市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顺利出院,她出院后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向曾经就诊的心内科医生道歉。原来,家在陕西的林阿姨经常出现胸痛、失眠等症状,为此,她曾辗转多家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但始终没有发现她有任何疾病,当地的心内科医生曾经建议她最好到精神科进行检查,为此,她还与医生发生了争吵。之后她又反复就诊于多家综合医院,仍没有好转,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市第六医院老年精神科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及交流,林阿姨最终以老年抑郁症收治入院,经过两周多的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困扰了林阿姨多年的胸痛、失眠毛病终于好转。出院回家一段时间后,林阿姨高兴地给主治医生张玉莲打来了电话:“现在每晚都睡得很好,真的要谢谢咱们的医护人员,我也得跟那个心内科医生道歉,人家明明是好心我却误会了。”
老年人主要的两个角色转变是退休和失去亲人,退休后社会地位改变、丧偶、遭受各种生活事件刺激等,这些因素都会成为老年人情绪障碍的诱因,而抑郁症、焦虑症、妄想及疑病都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这些患有精神障碍的老人通常会出现睡眠和认知障碍,甚至行为、精神异常。张玉莲提醒,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老年人及其家属也应关注心理健康,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到医院精神科就诊,经过规范化用药及治疗,大多患者是可以被治愈的。
重视规范化治疗和用药
治病首先消除病耻感
在提高精神疾病治愈率的同时,提升民众对抑郁症等心理问题的正确认知成了精神科工作者们共同的目标。谈起民众普遍对精神科抵触的心态,研究精神疾病30余年、接触过数万名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张玉莲更有感触。
“说起糖尿病,很多人觉得患病是很正常的事情,精神出现问题看精神科,自己和家人就感觉抬不起头,心理生病和身体生病都是正常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正视糖尿病、心脏病一样正视心理精神疾病呢?”张玉莲表示,消除精神及心理障碍,首先要消除病耻感,对于老年患者来说,“我身体不舒服了”似乎比“我心情不好”更加正当,也更容易说出口。但过度放大躯体症状,将情绪问题抛掷在一旁时,精神心理问题往往会被遗漏。不少老年患者就诊于非专科医疗机构或听信偏方保健品及迷信治疗,导致耽误病情,延误治疗,严重者可能会出现不可逆转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张玉莲强调,规范治疗是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关键。在经过专业且系统的诊断流程,准确识别精神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后,依据患者病情进行精准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更好地调整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增强他们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从而能减少疾病的再次发作。
精神健康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老年期为“舒适而颓丧”的时段,关注老年期的心理卫生,预防老年期精神心理障碍,开展对老年人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已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医疗服务项目之一。我们应营造一个宽容和理解的氛围,减少对精神问题的污名化。当家人、朋友、自己出现精神及心理问题时,应积极寻求疏导渠道、规范就医,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