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把老年群体转为人力资源,为什么专家总是话不投机?
发布时间:2024-09-08 07:05 浏览量:7
专家又发话了,这次的话题依旧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蔡昉,这位在经济领域颇有声望的专家,9月7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发表了一个有些出人意料的观点:将老年群体转变成人力资源、消费者。说得好听些,是给老年人赋予“再就业”的机会;说得现实些,就是让那些辛苦了大半辈子的老年人继续为社会打工。这番言论让不少人眉头一皱,心中顿时泛起了疑问:为什么专家的话,我们总是不爱听呢?
蔡昉的观点看似逻辑清晰。他指出,中国的老年人口规模逐年增大,这个庞大的群体如果不被视作“负担”,而是转变成人力资源或消费者。
这听上去有些道理,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在探讨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让老年人重新回到劳动力市场,似乎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和社会负担过重问题的一个聪明办法。
这个方案真的现实吗?大学毕业生、中年人这些本应是社会中坚力量的群体,如今找工作都难如登天,连年“卷”到头破血流。
你说年轻人不好就业,那是因为经验不足,面临激烈竞争;你说中年人不好找工作,那是因为公司看不上“35+”的员工,嫌他们年纪大、不够灵活。
这些都成了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如果连年轻人和中年人都要为一份工作而焦头烂额、寝食难安,老年人又何必来抢他们的饭碗呢?
35岁本来应该是人生的黄金期,可在如今,35岁却成了职业发展的“生死线”。不少公司甚至已经公开表示,不愿意招聘35岁以上的求职者。这种趋势蔓延开来,造成了大量中年人的焦虑和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难道让辛苦了一辈子的老年人再来竞争这些本就稀缺的岗位,真的是合理的选择吗?
老年人,不应该成为社会的负担,但他们也不应该被逼迫着再去打拼。他们为社会贡献了一生,理应在晚年享受生活,而不是被推回到职场的战场上。
蔡昉关于将老年群体转变成消费者的提议倒是颇有可取之处。的确,老年人在退休后,拥有了一定的积蓄与时间,他们的消费需求也不容忽视。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这才是对他们的尊重。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专家的话离实际生活有些远呢?仔细想想,原因可能在于他们往往高居象牙塔,理论推演一流,但真正关心基层百姓生活的人,似乎并不多见。
蔡昉提出让老年人再就业的想法,乍一听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试图为人口老龄化找出路,但他可能缺乏调研,当下的老年人是否真的愿意重回职场?有没有去观察那些被职场抛弃的35岁中年人正遭遇着什么样的困境?这恐怕是“专家建议”频频被质疑的根本原因。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专家的建议在精英圈子里似乎总是充满“高度”,但普通人听完后,却总是感到不适应甚至反感。这不仅仅是因为建议的本身,而是因为它们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让老年人再就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再就业”问题,它涉及的不仅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意愿问题,还涉及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公平性。如果专家们只是站在数据堆里,凭借理论推导出一套“合理”的方案,却忽视了这些方案在现实中的可执行性,那他们的建议自然会显得“空中楼阁”。
专家们也需要多#百家快评#接触现实,倾听更多基层的声音。毕竟,只有当他们真正了解了普通人的生活,才能提出更接地气、更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否则,再精彩的理论,也只会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在现实中开花结果。
写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那句老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家的话,我们不爱听,不是因为我们不尊重他们的学识,而是因为他们太少走进百姓的生活,太多依赖数字和理论。再辉煌的构想,如果脱离了实际,那也只能是一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