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年,我们有太多误解和偏见

发布时间:2024-09-13 13:01  浏览量:6

当我们提起年老,总会有一连串不太好的印象与之关联——老眼昏花、固执、啰嗦、糊涂,爱贪小便宜、容易上当受骗、沉迷短视频……

主流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这些偏见的广泛流传,它们映射出了许多人对老年群体的误解,以及这些误解背后可能隐含的对衰老的恐惧。

从生命阶段来看,老年是人类的必经之路,白发苍苍、身形佝偻,面对新科技手足无措,不是这一代老人的专属。从生命境遇来看,人人都可能成为“老年人”,每个人都可能被社会边缘化,遭遇“不被看见也不被理解”的困境。

北师大发展心理学教授彭华茂,将带你走进老年人的内心世界,也带你看清“变老”这件事。老年人从来不是遥远的他者,不只是身边的父母长辈,也是将来的我们、当下的我们。

了解老年心理之路,其实也是自我探索之路,它通向包容、慈悲与释然,也通向成熟、自洽与完满。看见老年,就是看见我们自己。

🧓🏼👴🏼

讲述|彭华茂

来源|《当你老了:老年心理学30讲》发刊词

01.

“难以沟通”的背后是什么?

这些年来,我的学生、同事、朋友、讲座的听众、媒体等等经常和我交流如何与父母相处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如何看待社会中有关老年人的种种现象。

大家或苦恼或困惑地提及与父母沟通如何困难、父母心理难以理解。那么究竟是人老了就会变得固执、偏执,还是大家对老年人不够了解?具体情况肯定需要具体分析,但是,我想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处境肯定是必须的,所以我来做了这档节目。

你可能要问,我和父母相处时,就没有类似的问题吗?当然有。前些天我回家探亲,回北京的飞机在中午,我随便啃了一穗玉米作为午饭就准备动身去机场了。我八十岁的母亲说:“拿保鲜袋再装一根玉米,路上吃。”我一时哭笑不得,带了不耐烦的口气说:“唉,用不着,哪个还路上吃嘛!”

我的不耐烦,在于母亲常管我这些小事,不管我是否需要。可是说完就后悔:我在母亲眼里永远是小孩,这也是她八十多岁时,觉得能照顾到我的少数事情。玉米还是没有拿,我换了个语气说:“妈,飞机上有午饭。”老太太这才算安心。

我讲自己和母亲之间的这么一个小细节,是想回应年轻朋友常常问我的问题:如何与父母相处。我也会为母亲的“固执”感到苦恼,也会不耐烦于母亲那些不顾我感受的言语、行为。

但在苦恼、不耐烦的另一面,我也理解母亲言行背后真正想表达的,是对孩子的关心——她担心我在路上饿肚子。而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便换了更有效的方式来回应她。

我自己的经历当然不能推演至其他人,大家遇到的问题可能也各有各的特殊之处。但也许这里面会有一点蛛丝马迹可以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与父母相处的困惑究竟是因为他们老了造成的,还是说这更多是大家共有的处境?

比如,彼此心意的表达、理解,还有设身处地、退一步、爱等等。表达也许稍微容易一些,理解可能需要我们付出一些努力。要理解,首先需要了解。

02.

要沟通先理解,要理解先了解

我对父母的理解,是因为自己年龄渐长,也因为我一直从事的老年心理学研究,让我对人进入老年后的面临的处境有所了解。

随着研究工作的持续和深入,我发现社会对老年人存在很大的误解,也存在广泛的年龄焦虑和恐慌,甚至由此产生了对老年人的抵触和排斥。

原因之一就是大家对老年期有比较多的消极认识,对老年人这个群体也有一些消极的刻板印象,认为很多事情都是由于衰老造成的,是老年人的特有表现,比如“老年人爱贪小便宜、容易受骗”、“老年人固执、不听人劝”、“老年人沉迷手机,爱看土味审美的内容”。

但老年人表现出来的问题,可能不一定是衰老带来的。也许老年只是一种处境。既然是处境,那么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老年人的处境,我们也可能面临,比如年龄的标签,他人的不理解,被指责,对孤独的担忧,牵挂与惦念等等。

将老年看作是一种处境,那么老年人就不是他者,老年期也不仅仅是一个阶段。如果简单地将老年人归为他者、或者是一个遥远的阶段,那么他们很可能就意味着与我无关。如果真的无关,那么为什么又会生出“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困惑呢?

实际上,无论是老年心理学界的研究发现(包括我自己的研究),还是我亲身接触过的老年人,都告诉我,老年人拥有很多闪光点,成年晚期的积极价值被大大忽略了。

所以我想,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尽早认识老年、理解老年处境的机会,这也是我愿意来做这档节目的初衷之一。

03.

老年心理及应对措施

老年人的心理大致概括为:生理和基础认知功能总体下降,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大;在复杂决策、情感追求、情绪调节、人际交往这些涉及到经验阅历、动机、需求等要素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方面,仍然保持相当的水平。

那么对此我们能做什么呢?在认知层面,我们要看见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与认知这样相对外显的个体特征,关乎我们的精神世界的情感情绪、动机需求,更难为他人所觉察。被掩蔽在年龄的消极刻板印象之下的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更加难以被看到。

人们之所以认为老年人很固执、糊涂、容易被骗,很难跟他们沟通相处,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我们经常忘记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老年人也是人,普通成年人需要什么,老年人就需要什么。

比如,每个人都需要被他人看见,需要体验自己的价值感,老年人也不例外。所以他们可能会转发鸡汤贴给自己的孩子,想要分享或者提醒或者共鸣;他们愿意为家庭操劳,想要延续自己曾经为人父母的价值;他们可能会试图给子女一点建议,想把自己的经验传递下去。

《我啊,走自己的路》

凡此种种,如果我们能够多一分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也许就可以多一分共情。除了吃喝安睡这样的基本心理需求之外,还有爱、自主、能力、归属、审美、自尊等等,老年人的这些高级心理需求更应当被看见,进而被理解和接纳。

当我们更加深刻地看见了老年人,我们就具备了和他们更好相处的基础。比如,我们个人在与老年人沟通时可以多一些耐心,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也可以创设更加“年龄友好”的环境,媒体机构也可以多反映一些老年人多元的生活形态。

04.

为什么要关心老年心理?

我们关心老年人的心理,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都会老去。在我看来,老年心理学的受众绝对不只是上年纪的人,恰恰相反,中青年人才是老年心理学这门学问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了解老年人和老年期,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更多准备。我们得以站在人生之路中途时就预知部分未来,这样也就少了些许慌张。另一方面,预知未来就可以适当地为未来做准备。

第二,认识多面立体的老年人,有助于我们打造“去标签化”的社会。进入60岁并不意味着就只有生理上的衰老,历龄和生理年龄并不代表一切。老年人同样可以拥有心理上的活力,同样可以拥有其社会价值,也同样不应该被社会钟束缚。

第三,接触更多的老年人,接纳“变老”,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人生,让自我得以整合与完满。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整合是老年阶段的核心任务,其实这同样也是生命每一阶段都会面临的课题。

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考察老年人是如何处理这一核心任务的,学习自我整合的方法,对自己的经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洽和释然。关于自我整合理论,我们将在第二集导论中详细展开。

《我啊,走自己的路》

以我个人的体验来看,自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开始欣赏“年纪”带来的内心的自由与自在。我喜欢我的大学同学在我们毕业20年聚会时说的那句话,“我都这个年纪了,难道还不该取悦自己”。当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不再那么强烈地依赖他人和社会评价时,就会少了许多动摇和怀疑,也更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与标准。

我也永远记得在咖啡馆里,在读到《寻美记》这本书的最末时,看清了自己对高速发展世界的忧虑、对人生实际秉持了悲观但又不失希望的真实态度,而这样的态度竟然也有人共鸣,彼时产生的那份喜悦与宽慰是我40岁时最好的生命礼物。

随着年龄增长,能够观照自己的内心,让自我得以持续地成熟与完善,正是多年的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给我的最大收获。希望你也能在我们的节目中,从对老年人的认识中,感受到这种自我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希望。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