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牙日|上海:儿童患龋率下降,老年人牙周健康率上升!口腔健康服务有这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4-09-20 17:16 浏览量:7
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口腔疾病已成为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并且会增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阿尔兹海默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积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同时也能促进全身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上海持续不懈地推进口腔病防治工作,累计服务受益儿童超过3000万。为了推动预防关口持续前移、服务人群稳步扩大,上海已经将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口腔健康服务管理纳入《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
上海市卫健委透露,
目前逐步实现全人群口腔健康服务,服务人群从以儿童为重点向孕产妇、职业人群、老年人、特殊人群等延伸。另外,拓展防治疾病谱,从单一的龋病防治向龋病、牙周病、错颌畸形等口腔常见病的综合防治转变。防治策略也在优化,从简单的口腔疾病筛查治疗向涵盖口腔健康教育、危害因素控制、口腔疾病筛查治疗等在内的综合干预转变。
在今年“全国爱牙日”期间,各区也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深入家庭、学校、社区、医疗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指导居民保持牙齿健康,维持正常味觉和嗅觉,普及健康口腔从孕期开始,保护乳牙、巩固恒牙,既能嚼得动、又能吃得香等科学观念。
9月20日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在上海市口腔医院举办市级“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开展面对面互动式口腔健康科普,全市32名口腔领域知名专家将为市民提供义诊咨询服务。
希望广大市民关注口腔健康,主动掌握必要的口腔健康知识和技能,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能保持好自己的口腔健康,共同守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与幸福。
全生命周期口腔保健核心信息一、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口腔疾病一般进展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因此不易察觉。需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及早治疗。
一般人群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口腔疾病进展快,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孕期口腔疾病有可能导致胎儿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建议孕前进行一次全面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口腔问题,及时治疗龋病、拔除位置不正的智齿、进行一次洁治或必要的牙周系统治疗。
二、有效清洁口腔卫生
婴儿牙齿萌出前,家长要用软纱布为孩子擦洗口腔。从第一颗牙萌出开始,要用适合的清洁工具为孩子清洁牙齿和口腔,每天至少2次。0~3岁儿童的口腔护理由家长帮助完成。3~6岁儿童可学习使用“圆弧刷牙法”刷牙,但仍需家长每日至少帮孩子刷牙1次,并监督孩子刷牙。6岁以后,家长要继续监督和帮助孩子刷牙,以保证刷牙效果。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牙齿之间的缝隙易滞留细菌和软垢, 除刷牙外,每天应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清洁牙齿缝隙。
三、减少高糖食品、饮料及碳酸饮料的摄入
经常摄入高糖食品、饮料或饮用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酸蚀症。提倡减少高糖食品、饮料摄入,少喝碳酸饮料,进食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此外,由于完整水果中的糖由一层植物细胞壁包裹,消化过程更缓慢,所以新鲜完整的水果不易致龋,但水果制成果汁后其所含糖分成为游离糖,致龋性就会增加,因此,不建议将水果制作成果汁食用。
四、戒除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牙列不齐及时诊治
应尽早戒除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儿童常见口腔不良习惯,否则会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错牙合畸形。
儿童在乳恒牙替换过程中,可能会有短暂的牙齿排列不齐或牙齿间隙变宽,大多为正常现象。如果牙齿替换完成后,仍然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应及时进行正畸咨询,确定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五、采用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措施预防龋病
窝沟封闭是预防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使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窝沟填平,使牙面变得光滑易清洁,细菌不易存留。
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是预防龋病的有效措施,也可由专业人员实施牙齿涂氟,在牙面形成保护层,并促进被酸腐蚀的牙齿再矿化,预防龋病。
六、警惕牙周炎,提倡每年定期洁牙
牙周炎是一种慢性且不可逆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牙龈肿痛、口腔异味、牙齿松动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防止长期牙周疾病导致牙齿脱落。
自我口腔清洁只能清除牙菌斑和软垢,不能去除牙石, 需定期到医院由口腔医生进行洁牙,建议每年1~2次。
七、积极防治根面龋,及时拔除残冠、残根
老年人由于牙龈萎缩、牙根暴露,根面易发生龋坏。局部用氟可预防根面龋,一旦出现根面龋应及时治疗。
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残冠、残根,应及时拔除,否则可能引起全身感染。
八、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牙齿缺失容易导致咀嚼困难、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等问题;前牙缺失还会导致发音不准、面部形态变化;全口牙丧失后会导致咀嚼困难,面容苍老。
不论失牙多少,除智齿外,应及时进行恰当的修复。修复体种类包括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