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七旬之年后的女性,是否还会再对异性产生兴趣?看完就明白了

发布时间:2024-10-21 10:10  浏览量:13

​已经年过70岁的女性,还会对异性产生兴趣吗?

传统观念认为,老年人应该安享晚年,不应再谈情说爱。

特别是对于老年女性,大家普遍认为都已经70岁的年纪,已经不会像十几岁二十几岁时那样,对心仪的异性春心荡漾。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在城市公园的相亲角里,总是人头攒动。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聚集在一起,手里拿着写满个人信息的纸张,眼神中透露着期待和紧张。

这是城市里常见的"相亲角"景象,而其中不乏七旬以上的老年女性。

根据全国老龄办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丧偶老人已接近5000万。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老年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揭示,80%的丧偶老人表达了再婚的愿望。

然而,真正付诸行动并登记结婚的不足一成。这巨大的差距反映出老年人在追求幸福时面临的诸多障碍。

在豆瓣"老年活动室"小组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怎样过得有盼头和不孤单,你们有什么妙招吗?"

或者"老年人就不配拥有爱吗?"这些真挚的呼声,道出了老年人对情感陪伴的渴求。

然而,现实中的老年相亲并不轻松。在相亲角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穿着整洁的老奶奶,小心翼翼地向身边的老爷爷介绍自己,声音里带着些许颤抖。

而周围的人们,有的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则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社会舆论的压力,家庭关系的复杂性,以及防不胜防的相亲骗局,都让老年人在寻找伴侣时倍感压力。

一位73岁的王奶奶说:

"我们这个年纪找对象,不是为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更多是想找个伴,互相照应。但是子女们总觉得我们老不正经,街坊邻居也会指指点点。"

尽管如此,老年人对爱情和陪伴的渴望并未减弱。

老年人和公众号谈恋爱?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老年人逐渐沉迷于网络世界,甚至与公众号"谈起了恋爱"。这种现象背后,反映出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社会关注的缺失。

25岁的外孙女发现,自己一向正常的姥姥近两三年来痴迷于微信视频号和订阅号。

姥姥每天躲在房间里,抱着手机与平板,给各种账号发消息。她甚至多次试图离家出走去"寻爱",让家人十分担忧。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另一位网友小林也反映,自家奶奶沉迷公众号,认为那些内容是专门写给她的,还想找到网上的"恋人"。

记者调查发现,微信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以"XX弟"为名的账号。

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多以第一人称讲述,称呼订阅者为"姐姐",编造情感故事,并频繁要求打赏。

许多老年用户对此深信不疑,甚至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的情感需求不分年龄。

无论是青春年少还是步入暮年,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被关爱。老年女性对异性产生兴趣,其实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理需求的体现。

首先,老年女性寻求情感寄托。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老年人面临着失去伴侣、子女离家等情况,内心难免感到空虚。

一位75岁的张奶奶曾说:"我不是想找个人结婚,只是希望有个人能陪我聊聊天,说说心里话。"这种情感寄托的需求,促使她们对异性保持开放的态度。

其次,对抗孤独感是老年女性产生异性兴趣的重要原因。独居老人日益增多,孤独感成为困扰许多老年人的问题。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老年人表示经常感到孤独。对异性的兴趣可以帮助她们建立新的社交关系,填补生活中的空白。

追求晚年幸福也是老年女性对异性产生兴趣的动力,许多老年女性希望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依然能够体验爱情的美好。

正如一位80岁的王奶奶所说:"年纪大了,更懂得珍惜每一天的快乐。如果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伴侣,那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老年人也有生理需求

同样,除了心理需求以外,老年人也有生理需求,而人们对老年人的性需求常常抱有误解。

事实上,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老年人的性需求并非消失,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变化。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体内的荷尔蒙水平确实会发生变化。

男性从40岁左右开始,睾酮水平逐渐下降,可能导致性功能减退。女性则在更年期后雌激素分泌减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情感和亲密需求的消失。

相反,许多老年人反而更加珍惜彼此的陪伴,也有许多老年人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性生活。

人民大学性社会学家潘绥铭的研究显示,在55-61岁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至少有一次性生活。

这个数据打破了许多人对老年人"无性"的刻板印象。而且,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可能比年轻时更加强烈。

一些研究表明,约有30%的女性在更年期后性欲增强。

这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随着家庭和工作压力的减轻,她们有更多精力关注自身需求。

同时,不再担心怀孕也让一些女性更加放松地享受夫妻生活。

维持性生活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影响。这种行为可以增加体内催产素和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然而,社会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仍存在诸多偏见。年轻人常常难以接受父母辈还有性生活的事实。

这种态度反映了年轻人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不理解。

他们往往将性与年轻、美貌联系在一起,忽视了情感需求是人的基本权利,不分年龄。

而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况,完全有能力维持性生活。

我们应该以更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老年人的性需求,为他们创造友善的社会环境。

同时,也应该为老年人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伴侣。

正如《奥丽芙基特里奇》中所说,那些粗糙、苍老,布满皱纹的躯体,与年轻、紧实的身体一样充满渴望。这句话道出了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本质。

目前来看,老年人的恋爱之路并非坦途。

首先就是来自子女的反对。许多子女出于对父母健康和财产的担忧,对老人的新恋情持否定态度。

一位68岁的张奶奶曾透露,她的儿女们得知她有了新朋友后,立即表示强烈反对,甚至威胁要断绝关系。

社会舆论的压力同样不容忽视。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少人认为老年人应该安分守己,将精力放在照顾孙辈上。

网上一项针对老年恋爱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对老年人谈恋爱持否定态度。

这种普遍的偏见让许多老年人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隐藏起来,生怕被他人指指点点。

健康问题也是老年恋爱面临的一大挑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给新的感情关系带来了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如何正确看待和支持老年恋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话题。首先,子女应该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父母的感情需求。

他们需要认识到,父母同样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与其强硬反对,不如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建议,帮助父母做出理性的决定。

在社会层面,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氛围。媒体可以通过报道正面的老年恋爱故事,帮助公众消除对老年恋爱的偏见。

社区也可以组织相关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社交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支持和关怀。

对于老年人自身而言,在追求新的感情时也要保持理性和谨慎。他们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健康状况和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相处方式。

同时,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也很重要,让家人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决定。

此外,老年人还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防范可能出现的财产纠纷或欺骗行为。

最后,老年恋爱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就能为老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友善和支持的环境,让他们在晚年也能享受爱情的美好。

毕竟,幸福和爱情是不分年龄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参考资料

1.不老之欲,产业盲区下老年人纠结的性与爱——澎湃新闻,2020年6月27日

2.老年人的爱情观,领先我30年——新周刊,2024年1月24日发布

3.黄昏恋人数逐年增加 老年人相亲有喜有忧——洛阳网新闻,2023年3月13日发布

5.老年人活跃在公园相亲角:有人渴望跟年轻人一样恋爱,有人只求搭伙过日子——九派新闻,2024年2月1日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