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老年人服用镇痛药,这5个误区请避开!

发布时间:2024-10-22 15:36  浏览量:11

市卫健委介绍,从2004年开始,国际疼痛学会确定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为“世界镇痛日”。今年10月21日至27日是中国镇痛周。

老年人服用镇痛药的五大误区你知道吗?一起跟随市卫健委来了解下吧↓

误区一:“遇痛即止”效果好

疼痛是许多疾病常见的症状,剧烈疼痛常引起失眠或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

应用镇痛药能缓解疼痛,可使老年人得到暂时“安宁”,但需了解疼痛的性质与部位,才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如果感到疼痛就立即服用镇痛药,病因可能被掩盖,延误诊断和治疗

比如,阑尾炎最初表现为腹痛,如不及时救治,可继发坏死、穿孔及腹膜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各类镇痛药都有若干不良反应

比如, 阿司匹林,可诱发胃肠道溃疡、胃肠道出血及“阿司匹林哮喘”; 消炎痛,具有较好的退热、止痛作用,但会刺激消化道,甚至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且有严重过敏反应; 布洛芬,可出现胃部不适、隐性出血、腹泻、呕吐及眩晕等。

因此, 对有哮喘史、过敏史和胃肠道疾病史者,以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应慎用镇痛药

误区三:吃吃停停不会成瘾

吗啡、杜冷丁等麻醉性镇痛药有很强的止痛作用,但也有严重的成瘾性

成瘾后,会迫使人们常常使用,停药则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表现为精神不振、全身不适、流泪流涕和呕吐腹泻等,甚至虚脱。

因此, 这类药物只适用于晚期癌症疼痛及严重的刀枪类外伤剧痛的治疗,对于一般疼痛,则绝对禁止使用

误区四:服药期间可饮酒

服用解热镇痛药期间饮酒,非常危险

目前,常用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等,本身会加重胃黏膜的损坏;而 服药后再喝酒,药物与酒精“协同”作用,共同损伤胃黏膜,常 引起胃溃疡、胃出血和胃穿孔

因此, 服镇痛药期间,要滴酒不沾

误区五:低剂量服用才安全

镇痛药并无所谓“安全剂量”,千万不可随意乱用,包括低剂量服用,否则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且成瘾。常年应用的镇痛药会在体内“蓄积”,多年后达到某一阈值(即极限)也会导致中毒、成瘾。

标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