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先护牙,但这几个护牙陷阱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4-10-25 16:52 浏览量:7
10月是全国敬老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老年人的牙齿健康。健康长寿的老年人多半拥有一口还不错的牙齿。因为牙齿健康,所以“吃嘛嘛香”,营养跟得上身体的需要,老年朋友才能保持健康体魄,同时更好地抵抗衰老。但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牙齿数量减少,牙周疾病、咀嚼功能障碍等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此外,很多老年人在爱牙护牙这件事上,总是会在观念或行动上陷入误区。比如,出于一种本能的恐惧,很多老年人在牙齿出问题时不在第一时间到医院接受治疗;“刷牙劲儿越大,刷得越干净”“牙齿不能杀神经”“洗牙毁牙”等错误观点也在老年群体中广泛流传。下面,我要跟老年人好好聊聊在牙齿的维护保养方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问题一:刷牙方法不正确
一些老年人在年轻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只刷一次牙甚至不刷牙。退休后,他们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更应该改变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关于刷牙,老年人需要注意这几点: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刷牙尽量多花点时间,少花点力气。
我们的牙齿有很多个窝沟点隙,刷牙需要至少3分钟才能基本刷到这些卫生死角。有些人刷牙喜欢使劲刷,认为“劲儿越大,刷得越干净”。但实际上,过快过重地刷牙,力量大部分作用到了牙齿的平滑面上,清洁意义不大。还有些人刷牙时喜欢横着刷,觉得这样刷牙效率高。实际上,拉锯式刷牙造成了牙齿颈部的快速磨耗,容易形成牙齿楔状缺损。楔状缺损的牙齿遇到冷热酸痛时敏感或疼痛,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牙齿折断。
对老年人来说,轻柔、细致、充分地刷牙,才是牙齿护理的基础。此外,进食后及时漱口,也是非常重要的习惯,这样可以减少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滞留的时间,防止龋齿和牙结石的形成。
问题二:进食习惯不良
对于牙齿来说,日常进食的咀嚼本身就是一种磨耗,但这种磨耗是有限度的,一般不会到磨损牙齿的程度。但如果长期咀嚼过硬的食物,就容易造成过度磨耗。有些老年人剥干果外壳和壳类海鲜时,习惯把牙齿当作工具。还有些老年人延续了年轻时的生猛,习惯用牙齿来开启啤酒瓶瓶盖。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牙齿过度磨耗或突然劈裂。前牙磨损容易形成瓜子牙,影响美观;后牙过度磨耗会造成咀嚼功能降低、咬物酸痛、牙根发炎等问题。
建议老年人在进食硬壳类食物如螃蟹时,使用相应的工具,避免牙齿受到暴力损伤。此外,吃饭时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消化,防止呛咳,还能避免突然咬到食物中的硬物,如沙粒、骨头等,造成牙齿突然劈裂。
问题三:牙痛时硬扛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很多老年人在牙齿出现问题时有诸多担心:担心给子女添麻烦,担心花钱多,担心看牙会痛……很多老年人不敢在牙痛的第一时间寻求医生的帮助,往往拖到很严重了才治疗。
还有的老年人不重视初期的牙痛,觉得忍一忍也就过去了。到自觉疼痛明显而就诊时,牙齿基本已经发展到牙髓发炎甚至牙髓坏死、牙根发炎的程度,不能通过简单的补牙来治疗,而是必须通过根管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杀神经”,把发炎感染的牙髓组织彻底清除掉,才能有效缓解牙痛的症状。严重龋坏、反复肿痛的牙齿,甚至已经失去了被保留下来的机会,只能拔除,后期修复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也大大增加。
提醒广大老年人,在牙齿龋坏的早期,往往会有塞牙、进食冷热酸甜敏感、一过性酸痛等症状。这时的疼痛并不明显,但如果有这些感觉,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
问题四:牙齿缺失不修复
对老年人来说,维持牙列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影响面容及精神状态的重要因素,也是保持咬合功能稳定、避免咀嚼功能障碍的重要保证。牙齿的长期缺失会造成对颌牙伸长、后牙前倾等咬合关系的改变,进而导致剩余牙齿因代偿而发生过度磨耗、劈裂、咬合关系紊乱、偏侧咀嚼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等一系列问题。
一般在拔牙后至少3个月,拔牙处的伤口才会逐渐愈合,牙槽嵴黏膜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牙床”,才能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时,医生才会考虑继续镶牙或者种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种植牙齿的方式获得了“人生的第三副牙齿”。也有一些老年人由于身体因素,不能耐受种植手术而选择传统修复方式,包括以黏膜支持为主的可摘活动义齿修复和以邻牙支持为主的固定义齿修复。不论选用哪种方式,都应该尽早修复缺失牙齿,减轻邻牙的负担,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保持下颌关节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