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降“脂”不止靠自己!
发布时间:2024-11-08 11:31 浏览量:5
为了保证“2024中国老年健康知识大赛”学健康知识的科普效果,主办方向各医院征集了各类适合老年人学习的健康科普文章,我们将通过“健康讲堂”栏目陆续分享。今天浦东新区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赫卫宁老师带来「降“脂”不止靠自己!」,欢迎老年朋友们学习。
血脂异常是老年人群中十分常见的疾患。而关于降血脂药物有肝损害的“江湖传闻”已人尽皆知。导致很多老年人对是否使用降脂药物有一定的误解,认为血脂异常,只要管好嘴、迈开腿就可以控制住,用不用药无所谓,用药还有毒副作用。其实,这种不全面理解和方法极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降血脂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但要知道常见的血脂高有几种为什么有人是甘油三酯高,有人是胆固醇高,有人是低密度脂蛋白高?更要知道这几种高原因何不同? 方能做到有的放矢,科学降脂。
甘油三酯为何会升高?人体内的甘油三酯,有两个来源:第一,内源性甘油三酯,是由身体自己合成的。第二,外源性甘油三酯,也就是饮食摄入的脂肪,是甘油三酯的主要来源。所以,甘油三酯高多半是吃出来、喝出来的。比如喜欢吃肥肉、喝肉汤、油汤泡饭、吃火锅、吃甜食以及主食吃太多、常喝酒等都会引起甘油三酯升高。人体吸收膳食脂肪的能力非常强, 每天吃1斤脂肪,其中95%都能被肠道所吸收。因此,对于“多吃也没事,不可能吸收那么多”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控制甘油三酯,多半得靠自己!
胆固醇为何会升高?人体内的胆固醇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内源性胆固醇,是由肝脏合成约占人体内胆固醇的70%-85%,它和吃没啥有关系。另一部分是外源性胆固醇,也就是我们吃进去的胆固醇,仅仅占人体内胆固醇的15%-30%。胆固醇升高,大部分都是人体自己合成的,而不是吃出来的。平时吃素、又很瘦的人,胆固醇却很高,就是个人体质的原因,饮食对胆固醇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控制胆固醇升高,不光靠自己,主要还得靠药物干预。
低密度脂蛋白为何会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其来源主要由肝脏合成,基本不需要额外摄入。升高是身体代谢出了问题,而且是主要原因。所以,想要降下来,不能只靠自己,还是要靠药物控制。比如他汀,依折麦布,当出现血管堵塞的还可以联合服用水蛭素等有通血管的作用药物。
综上分析,不难理解,为什么降“脂”不止靠自己!药物对于降血脂、维护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但在用降血脂药物的过程中,人们容易听信一些错误讯息。以下是一些关于降血脂用药的误区以及正确的降血脂方法:
误区一:降血脂药物的副作用大
降血脂药物不但可以降低血脂水平,也可能带来一些如肝功能损害、肌肉疼痛等副作用。导致许多老年人对降脂药心生抗拒。其实,患者只要在用药期间,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以及肝肾功能、肌酸激酶等指标,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的副作用。医生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即可确保患者的安全。
误区二:血脂恢复正常就可以停药减药
有很多老年患者,血脂水平一旦降至正常范围,就停止服用降脂药物。医生会不断地反复的去纠正这种错误的想法和现象。因为,对于已经确诊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即便是血脂水平已经降至正常范围,也需要继续服用降脂药物以维持血脂稳定。贸然停药或减药存在导致血脂水平再次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再次特别强调,对于冠心病患者和冠心病高危人群,除非证明存在禁忌证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否则都应坚持长期用药。
误区三:降血脂药不分种类,哪种都可以。
许多人认为所有降脂药都是一样的,随便选择一种就是了。其实不然,降血脂药物有许多种。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和副作用各不相同,通俗来讲,就是每种降血脂药物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的对降低甘油三酯效果好,有的对降低胆固醇效果突出,有的药物容易出现肝损害等。因此,在选择降血脂药物时,应根据每个人血脂水平、肝肾功能、合并症等情况,由医生指导下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我们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等。其中,他汀类药物被认为是对心血管保护作用最强的。
误区四:吃了降脂药,就可以随意饮食
降脂药物想要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基于调整生活方式的前提下。如果在用药期间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仍旧高脂饮食、缺乏运动。那么,即使服用了降脂药物,也很难达到预期的降脂效果。所以,强调即使用药期间,也要调整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低热量摄入,戒烟限酒,适量运动等。
综上分析,不难得出结论:降血脂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心理调节与压力管理、睡眠充足与作息规律、药物合理使用等多个方面。不单单只靠自己,还要在用药方面,避免陷入误区,遵循医生的指导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并定期复查监测。同时,还应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持健康的血脂水平。通过这些方法,有效地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作者:赫卫宁
图片:千库网
作者简介
赫卫宁,农工民主党员、全科主治医师,科室:全科(眼耳鼻咽喉科),临床医学学士,上海市“5+3”全科规范化培训医师。
诊疗特点:社区常见病诊疗、慢病管理,“1+1+1”家庭医生签约健康管理,尤为擅长社区眼、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常见疾病诊疗。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诱发眼底病变筛查及分诊管理。2018年于浦东公利医院眼、耳鼻咽喉科进修,2019年于上海市复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进修。
学术职务: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普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家庭医生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员,上海市医师协会会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科普专员”,国家级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示范基地学员。
获得荣誉:荣获2015年度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优秀住院医师”,2016年度上海市规范化培训“优秀住院医师”,主持市“沪眼星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人员培养计划1项,主持浦东新区科普活动项目1项,发表论文8篇,其中科普文章3篇,核心期刊1篇,SCI论文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