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俗何以“出圈”?

发布时间:2024-04-17 17:21  浏览量:4

清明假期,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簪花围”是蟳埔女簪发戴花的传统民俗,已成为当地文旅IP顶流。事实上,自春节以来,一系列地方传统民俗成为文化仪式、节日旅游等网络话题的焦点,除蟳埔簪花,还有福州游神、广东潮汕英歌舞等。这些活动不仅现场人山人海,线上观看播放量也数以亿计。

原本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并以不同形式进行参与,曾经乡土化的民俗活动成为流量热点。所谓“民俗热”、民俗文化“出圈”,不仅表现在于某一类民俗的受关注度,更意味着民俗文化生态实现了新的建构和发展。

从今年大热的游神、英歌舞来看,新主体、新创意、新媒介和新场景的融入,成为传统民俗活动鲜明的特色。

在这些“出圈”的民俗活动中,年轻人是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所谓“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的组织模式,体现了民俗活动中代际人群的构成特点。年轻群体的生活视野、审美趣味、文化观念、传播习惯等产生直接影响,使传统民俗呈现“年轻态”特点。

许多新创意融入民俗活动。例如今年福州游神活动,对庄严肃穆的传统形象进行创新,在脸谱及服饰图案中融入“漫画脸”等当下审美元素,还就“世子天团”的人设等进行人格化解释和生活化演绎,打通了传统民间信仰与当代生活,建立起具有亲切感的关联。又如英歌舞,在原生态民俗歌舞基础上,融入文化IP、周边文创产品开发,并运用数字虚拟技术营造仪式感,实现了民俗文化的再生产。

同时,新创意的融入与新媒介的应用密不可分。特别是短视频的多元化剪辑和网络空间里实时互动、现场沉浸式的直播,使传统民俗热闹的线下活动与网络转发、创作、“造梗”的线上活动连成一体,民俗活动从“在场”到“在线”,快速裂变式传播,使之成为“爆款”。

此外,新场景也是当前民俗活动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随着文旅融合、虚拟空间等体验需求增长,以往地方性民俗活动场景进一步丰富。比如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龙年民俗庆典活动此起彼伏,跨越山海奔赴一场传统仪式、文化盛典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文旅消费选择。广东卫视湾区春晚上英歌舞与摇滚乐“混搭”的文娱场景,佛山“行通济”民俗的元宇宙场景——将走古道、逛庙会、燃烟花等民俗活动纳入虚拟空间,都体现了民俗文化数字化、审美化、旅游体验化的新趋势。

当前,传统民俗在新的传播媒介、文化创意、参与人群以及文旅场景融合发展中,正在实现文化生态意义上新的建构。

民俗生态的变迁是文化现代化演进的必然。从古至今,节日民俗从原始祭祀发展到公共交流,从祭天娱神演化为民众游乐,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历史上,古老的游傩、傩祭等突出驱疫避邪、祈福纳祥、酬神娱神的意义,如今的游神、英歌舞在保留吉祥祈福主题的同时,进一步向现代社会的欢庆、交往和娱乐功能演化。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节日民俗活动中大众的高度参与、创意的更新介入、网络空间的互动传播、审美体验的不断深化,都凸显了传统民俗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根本意义——通过活态的实践体验,不断唤起民族文化记忆。

可以看到,今年热度很高的民俗活动往往以鲜明的视觉形态加以呈现和表达,通过歌舞仪式等使人参与其中,古老的传统由此进入当下生活,历史积淀的记忆与当代人的心灵需求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方面,要以客观、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民俗的更新发展。比如,网络媒介的介入,固然存在信息“碎片化”、图像“拟像化”的问题,但网络社群和平台算法构建起新的联系,也使民俗文化的传播以新的逻辑组织起来,形成不同维度的认知、参与和记忆。又如,新创意、新场景的植入,虽不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容改写和功利化利用,但也由此促进了大众的高度参与、跨地域的交流传播,进一步建立起传统民俗与当代生活新的连接点。另一方面,需要坚持对民俗本质意义的把握,包括在社会公众层面,进一步普及提升对于民俗的历史文化认知,普遍葆有对民俗传统内在意义的理解和尊重,确立创意衍生必要的“边界感”,使传统民俗在网络、社群、文创、文旅的新传播生态中处于正向的发展轨道中。

笔者认为,在政府相关工作层面,应把握传统民俗之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从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建设文化家园的意义出发,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开展民俗活动。从文化赋能经济的角度看,也需深度发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在传统民俗与当下生活深度契合的过程中创造价值,致力实现文化的深度赋能、长久赋能。此外,在民俗相关研究者、传承人层面,还要持续关注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向审美体验发展的趋势,从传统民俗的精神意义和文化价值维度,推进必要的研究阐释和普及传播,避免民俗活动沦为空洞的视觉影像,使民俗传统始终保持精神纽带的韧性。

民俗如长河,从旷古奔流而来,在当下生活中回旋激荡,时时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记忆,也不断融入新的活力。守其根本,建其生态,民俗之河还将涌向更广阔的未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