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真相

发布时间:2024-12-10 20:46  浏览量:3

现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似乎越来越多,据相关调查统计,各种心理疾病的患病人数有上亿人之多,下至少年儿童,上到老年人全覆盖。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从根源上讲自然是有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今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治疗是一种“西方思维”,是西医在主导。西方思维的特点是表象、割裂、机械的,看问题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而且是割裂的看待问题,不能灵活变通,而中国文化思维的特点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整体观”,辨证灵活。所以,在西方思维的视角下,所谓的“心理疾病”都是在描述症状,对症状进行命名,治疗的时候也是致力于控制和消除症状,例如所谓的“焦虑症”、“恐惧症”,都是在描述异常的情绪状态,强迫症侧重强调异常的行为和思维想法,“抑郁症”是对整个的情绪、行为、思维等状态的描述,对于为何会呈现这样的异常状态并不感兴趣,当然西医似乎也给出原因,说是“神经递质”异常,但事实上是由于人先出现焦虑、抑郁,才导致神经递质的紊乱。要搞清楚心理疾病的真相,首先要理解这些症状。这些症状其实是一些异常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指的是人的行为、情绪和意识,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都属于人的生命活动,生命活动的作用就是保证生命的生存延续,就是满足生命存续必需的条件和要素,简称为“需要”,所以心理活动的作用就是满足人的需要。例如我们日常的各种行为:做饭、工作、学习,都是为了满足需要,你发脾气,你思考问题,同样是为了满足需要,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心理活动都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我们把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心理活动称为“有效心理活动”,把无法满足自身需要的心理活动称为“无效心理活动”,当自身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对应的心理活动就会停止,这就是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但是当个体的需要始终得不到满足,那么对应的心理活动就不会停下来,这种就是异常的心理活动过程。例如你现在饿了,有了吃饭的需求,那么你会思考要吃什么,等你想好了你去做饭,做好了吃饱了,就不会再想了,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心理活动过程;同理,当你饿了的时候,你思考自己要吃什么:自己做饭不好吃,点外卖担心不卫生,出去吃懒得动,各种想法都无法做出决定,越想越烦,肚子咕咕叫,就这点事折腾了一个小时都没决定,那么你这些心理活动就都是无效的,而且由于你一直饿着,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样的无效心理活动就不会停止,那么这就是一个异常的心理活动过程。按照西方思维方式就可以给起个病名:拖延症。其他各类心理疾病都是如此,发病初期往往都是有事情发生,例如工作上的困难挫折、生意失败、人际关系矛盾、婚姻情感的不顺等,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如果能够理性的思考和行动来解决问题,那么就不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但是如果一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非理性的应对:担心焦虑、生气抱怨发脾气、冲动、委屈无助或者依赖,那么问题往往是无解的,这就是无效心理活动,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如果不会及时调节自己,那么这种无效心理活动就停不下来,一直持续,并且个体的身心能量被不断消耗,个体会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上、情绪上和思维想法上的异常,就会被命名为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等。这就如同一辆汽车开到泥坑里,一个没经验的司机,他会猛踩油门,结果车轱辘一直原地打转,最后车子陷了进去;正确的做法是给车轱辘下面垫东西增加车轱辘与地面的摩擦力,这样车子就容易开出去了。以这个例子我们来理解心理问题似乎并不复杂,面对遇到的困难挫折,应该采取“有效心理活动”,而不是陷在“无效心理活动”中,但事实却是,很多人遇到问题时,往往是不受自己的意识理性控制的,而是被自己的本能心理主导,便是“无效心理活动”,根本做不到理性的思考和行动。那么为何人做不到理性的思考和行动呢?因为其的心理发展停留在本能水平,遇到事情只会用情绪和本能行为应对,虽然也有意识,但是意识没有主导力,这就是大家普遍都有的感受:道理都知道,但是做不到。人的心理成长发展则是取决于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需要从小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心理水平就会从本能发展到意识理性阶段,反之如果人的安全感、接纳认可、爱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那么人的心理发展就会停留在本能水平,遇事就只会本能反应。所以解决心理问题,不是去盯着那些症状,更不是去妄图消除那些症状,而是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满足未满足的心理需要:重建安全感、学会自我接纳认可、学会爱自己,这样个体的心理就会发展到意识理性水平,遇事自然就能够做到理性的思考和行动,去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需要得到满足,也就根本不会有什么心理疾病。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