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耳聋来袭,年轻人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12-25 19:08  浏览量:5

24岁的小王突然出现左侧耳朵耳鸣、听力下降,到医院检查,确诊为暴聋(痰火郁结证)。暴聋也就是突发性耳聋,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在生活和工作快节奏的今天,耳聋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突发性耳聋。这是什么原因呢?得了暴聋又该怎么办?

01

危险因素

大部分年轻人突发耳聋都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小王常年喜欢熬夜,深夜常常戴着耳机打电脑游戏。他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身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耳部也较长时间遭受噪音刺激。他平素不喜欢运动,体型肥胖,有高血脂。另外,小王是在冰库工作,低温环境也会导致耳部血管收缩,加重耳部缺血缺氧。以上都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危险因素。此外,突发性耳聋还与巨细胞病毒感染以及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耳毒性药物致耳神经损伤有关。

02

就医

小王休息了一段时间,听力下降的问题没有改善,于是在家人的催促下开始辗转于几家医院之间尝试各种治疗。经过服用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及接受高压氧等治疗,小王的耳鸣和听力有所改善。专家认为突发性耳聋预后效果因人而异,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但在现实中,很少有人听力下降1周内就来就诊的,大多数人像小王一样,会抱着“我只是上火了,休息一两天听力就会恢复” “我还年轻,不会发生耳聋”等侥幸心理,从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03

中医药治疗

为了治疗突发性耳聋,小王到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进行住院治疗。医生经望闻问切,判断小王的中医证型为痰火郁结证,制订了中医治疗方案,在继续使用甲钴胺以营养神经的同时,还采用了针灸、雷火灸、口服中药汤剂等治疗。护理人员根据小王的中医证型,指导小王多食用薏苡仁、枇杷、莲藕等以清热化痰,还指导家属制作中医药膳百合粥供患者食用,辅助增强治疗效果。

04

耳部保健操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通过刺激耳朵的经络可以调节五脏机能。因为百病之源五脏为根,所以调理好了五脏,也就改变了健康状态。因此,除了应用中药和针灸进行治疗,护理人员还指导小王练习中医耳部保健操,以帮助其听力的康复。

(1)鸣天鼓:调整好呼吸,将两手掌心紧贴于两外耳道口,使外耳道口暂时处于封闭状态,两手指放于枕部,食指叠于中指上,食指从中指上滑下,轻轻叩于脑后枕部。左右手各叩击24次,再两手同时叩击48次。

(2)营治城郭:以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每次做15分钟。

(3)鼓膜按摩:以食指(或中指)按摩耳屏,随按随放,每次按20~30下,用力均匀,应先左后右交替进行或同时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康复护理后,小王耳鸣消失,听力大大好转。这套中医耳部保健操不仅对突发性耳聋的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且还能对耳鸣、耳聋等问题有预防作用。建议大家将其作为听力日常保健的方法,每日坚持锻炼,有益于保护听力。

05

日常听力保护策略

小王出院前,护理人员提醒其可以每天继续练习中医耳部保健操,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听力,防止复发。

(1)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劳逸结合,保障睡眠,加强运动,避免熬夜、疲劳、焦虑、紧张。

(2)积极防治慢性病,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

(3)健康饮食,少吃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

(4)保持环境安静,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少用耳机,避免噪声刺激。

(5)洗头发时避免污水入耳。感冒有鼻塞、流涕时,正确擤鼻,防止涕液进入耳窍。及时治疗感冒,避免引起中耳炎。

(6)秋冬季节,可佩戴帽子或耳罩,注意耳部保暖,避免寒冷引起血管收缩,造成内耳缺血。

(7)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突发性耳聋的病史,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已知的耳毒性药物有近百种,其中氨基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的耳毒性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听力损失在用药停止一段时间后发生,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在噪声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因为内耳较脆弱,可加重药物性损害。

(8)建议不要用力挖耳,也不要将棉签等小物体插入耳道来清除耳垢或清洁耳朵。这可能会损坏耳道和鼓膜,并将耳垢进一步推入耳朵。

(9)一旦发生听力下降,应尽快就医,不要错过最佳就诊时间。治疗改善后,不要随意停止用药或治疗,防止病情反复。

06

必要时使用助听器

专家建议,对于听力永久丧失的年轻人,可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并佩戴助听器。听力丧失与痴呆症的发病率增加有关。据估计,在轻度至中度听力丧失的人群中,痴呆症的发病率是正常听力者的两倍,在严重听力丧失的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正常听力者的5倍。虽然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听力丧失会导致痴呆症,或助听器延迟了痴呆症的发病或降低了痴呆症的发病率,但助听器确实有可能改善听力和生活质量,推迟了痴呆症的进展或改善其症状。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时永超/文

编辑:林燕英

一审:陈素玲

二审:黄新珠

三审:宁永鑫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