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大爷晚上突然猝死?医生提醒:中老年人晚上要牢记“3避免”
发布时间:2025-01-04 07:14 浏览量:3
“唉,怎么会这样呢?我老伴身体一直都挺好的啊……”张阿姨抹着眼泪,声音里满是不解和悲痛。
说起68岁的张大爷,那可真是个自信满满的人,他总觉得自己的身体特别硬朗,还经常说:“我这身子骨,再活个二十年都没问题!”
可谁知道,就在一个平平无奇的晚上,意外却突然降临了。
那天晚上,张大爷吃完晚饭,像往常一样坐在沙发上准备看电视,却突然觉得胸口闷得慌,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张阿姨听到动静赶紧过来,却发现张大爷倒在沙发上,脸色苍白,怎么叫都没反应,于是赶紧打了120,把他送到医院,虽然医生全力抢救,可张大爷还是没能挺过来。
张阿姨实在想不通,平时那么健康的张大爷,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医生在了解张大爷的生活习惯后,叹了口气说:“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他还特别提到,晚上有几个习惯是一定要避免的。
听到这话,张阿姨愣住了,开始反思是不是平时忽略了什么?张大爷的离世,是不是和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习惯有关?
其实,很多中老年人都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看似无关紧要,但长期积累下来,却可能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那么,究竟哪些习惯会危害健康?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呢?
01
为什么表面看起来健康的人会突然猝死?
猝死,通常指的是在没有明显前兆的情况下,由于心脏等重要器官的突发性功能衰竭导致的突然死亡。
根据医学定义,猝死发生的时间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可以短至1小时,长至24小时内,这种死亡的特点是突然和不可预见,常常让人措手不及。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70%至80%的猝死案例是由于心源性原因引起的,也就是所谓的心脏猝死。
在我国,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高达54.4万例,这意味着每天大约有1500人因为心脏病突然死亡。
更令人震惊的是,绝大多数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此之前并没有被确诊过心脏病,这究竟是为何呢?
郭继鸿在《中国心脏性猝死现状与防治》一书中指出,猝死患者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在生前曾经被诊断为高风险群体,但还有三分之一的猝死患者在生前曾经就医,却没能准确预测到猝死的风险。
而最让人忧心的是,还有三分之一的猝死者在生前没有任何不适的表现,他们的死亡往往成为家人和医生始料未及的悲剧。
这说明,仅靠日常的自我感觉来评估健康状态远远不够,许多潜在的心脏问题可能不会有太多的前兆。
即使是看起来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应该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历史的人,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实际的猝死案例中,许多人都曾经在事发前出现过一些轻微的症状,但往往因为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
例如,心梗常常被误认为是普通的胸闷或消化不良,而不被当回事。
然而,这些症状可能是体内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信号,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动脉破裂,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02
这4个症状是猝死前的前兆,千万别忽视!
猝死虽然看似突然,但通常会有一些前兆,这些前兆往往被忽视,了解这些前兆并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猝死的风险:
1、胸痛与胸闷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应该引起重视的猝死前征兆之一。
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剧烈的压迫感或疼痛,这通常是冠状动脉疾病的表现,任何不寻常的胸痛或胸闷都应该立即就医检查。
2、乏力与疲劳
如果出现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性疲劳或体力下降,尤其是在没有增加活动量的情况下,这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警示。
3、呼吸困难
在没有进行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特别是如果伴随着活动后加重和休息无法缓解的症状,这可能是心力衰竭的前兆。
4、晕厥或眼前发黑
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缺氧,表现为突然晕厥或视力模糊,这类症状应该被视为紧急医疗条件,需要立即就医。
03
越来越多的老人半夜猝死,晚上要牢记“3避免”
晚上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时段,中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晚间的生活习惯:
1、避免晚餐吃得过饱
晚餐过饱不仅会影响消化,还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临睡前进食过多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2、避免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虽然适量的运动对心脏健康有益,但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突然增加心脏负荷,可能会触发心脏事件。
3、避免情绪激动
晚间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发生争执或者看激动人心的节目,情绪波动大是引发心脏病突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