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表现说明你缺铁了,医生多次提醒:老年人缺铁,或有3个隐患
发布时间:2025-01-08 16:04 浏览量:1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随着年纪的增长,许多老年人开始面临各种健康问题,而其中一些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
尤其是铁缺乏症,这个问题很多人不以为意,甚至未曾意识到自己早已陷入其中。
对于老年人来说,铁不仅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它还参与了血液的正常循环、免疫功能的维持、神经系统的支持等多项生理过程。
随着铁的缺乏,身体的健康将逐渐出现微妙的变化,而这一切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的。那么,缺铁到底会带来哪些问题呢?又如何发现自己是否缺铁呢?
我们常听到一些老年人说:“怎么最近总感觉特别累,做什么都没有力气?”他们以为是因为年纪大了,体力自然不如以前。
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都会逐渐减退,这本是自然规律,但“疲劳”却未必仅仅是衰老的唯一表现。
老年人常常面临的一种隐性问题就是铁的缺乏,而这种缺乏往往以“疲倦”为最初的表现。
铁对人体的作用众所周知,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它在血红蛋白中的角色,血红蛋白是红血球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负责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若体内缺铁,血红蛋白的生成就会受到影响,结果导致血液中的氧气输送效率大大降低。
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缺少足够的氧气,老年人就会感到持续的疲劳,甚至在平时做一些轻微的活动时,也会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
再加上铁缺乏还可能影响到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因此,铁缺乏所带来的疲劳感并非单纯的体力透支,而是全身系统的功能不完全。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表明,铁缺乏症与老年人慢性疲劳密切相关。据统计,约有15%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现象,而其中大部分人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铁缺乏症的早期症状多为隐匿型,许多人往往误以为是年纪大了而产生的生理现象,直到病情严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除了持续的疲劳感外,另一个可能是铁缺乏的明显表现,就是“头晕眼花”。
许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突然站起来或转身时,可能会出现一种“晕眩”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脚步不稳,甚至会有摔倒的危险。
而这种现象如果反复发生,且没有明显的其他病因,那么很有可能是由于铁缺乏导致的。
铁在人体内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缺铁会影响大脑的氧气供应,从而使得大脑的运转变得迟缓。
当脑部供氧不足时,人就容易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等问题。更严重的情况下,老年人可能会感到思维迟钝,甚至出现抑郁症状。
铁缺乏还可能导致血压的波动,特别是在体位变化时,出现低血压的现象,使得老年人更加容易出现晕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约有30%的全球人口存在缺铁性贫血,尤其是老年群体,缺铁现象更为普遍。
研究发现,缺铁性贫血的老年人,发生头晕的概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出近一倍。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铁缺乏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可能导致贫血进一步加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除了疲劳和头晕这两个明显表现外,铁缺乏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老年人缺铁,可能面临以下三大健康隐患,这些隐患往往被忽视,却会给健康带来持久的负面影响。
铁不仅仅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它还参与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调节。免疫系统是抵御外界病毒和细菌入侵的重要防线,而铁缺乏会使得免疫系统的各项功能受到抑制。
具体来说,铁缺乏会影响白细胞的生成,使得老年人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例如,铁缺乏与反复感染、慢性病的发生有着直接关联,老年人一旦缺铁,可能会变得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常见病。
长期缺铁会导致贫血,而贫血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心脏的负担加重。由于体内缺氧,心脏会加快泵血速度,以满足全身组织对氧气的需求。
久而久之,心脏的负荷就会大大增加,容易引发心脏问题,甚至导致心衰竭。对于老年人来说,心脏功能本就不如年轻时,而缺铁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铁缺乏症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影响神经系统的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的认知功能。研究表明,铁缺乏与老年痴呆症、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铁参与大脑神经传递物质的合成,尤其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而这些物质对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如果缺铁,大脑的神经传导将受到影响,导致老年人出现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缓等问题,甚至可能加速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
面对缺铁这一隐形威胁,老年人补充铁元素不仅是一个营养问题,更是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胃肠功能逐渐减弱,铁的吸收率会降低,这使得他们容易出现铁缺乏,进而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引发贫血、乏力等症状。
因此,如何在保证铁元素充分吸收的同时,避免过度补充,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老年人在补充铁元素时,最好选择“易吸收”的形式,如铁蛋白或含有维生素C的铁补充剂。维生素C能够有效促进铁的吸收,有助于增加肠道对铁的吸收效率。
与此同时,食物中的铁分为两类——动物来源的“血红素铁”和植物来源的“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更高,老年人可通过食用瘦肉、鱼类、禽类等食物来补充铁。而对于素食者,菠菜、豆类、坚果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也是很好的来源。
然而,补充铁时要避免过度,过多的铁摄入可能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便秘、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铁补充剂的使用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随意增加剂量,尤其是对于有慢性病史的老年人来说,过量补铁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因此,保持均衡饮食和适量补充是补铁的最佳策略。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黎雪娇,李强翔,李文静,等.铁调素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铁缺乏患者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24,27(02):232-236.